名詞解釋
地熱田:指在目前技術條件下可以採集的深度內,富含可經濟開發和利用的地熱流體的地域。
在我國西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地熱資源區,它就是羊八井地熱蒸汽田。羊八井地熱位於拉薩市西北90千米的當雄縣境內,方圓7 000千米,是中國大陸上開發的第一個地熱發電站。羊八井地熱站每小時汽水混合物達500~600噸,溫度為145攝氏度~172攝氏度。在羊八井地熱資源區,分布著規模宏大的溫泉、熱泉、沸泉等資源。
地底下湧出的溫泉,其實就是地熱的一種表現。平時我們接觸到的地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巨大的地熱能卻深藏在地表之下。
世界地熱資源分布最明顯的特點是地熱田比較集中分布在環繞太平洋的一圈上,位置幾乎和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重合。溫泉的產生往往同火山和斷層有關,地下巖漿常常沿著地殼裂隙上升,在接近地表一帶,加熱了周圍的巖層和地下水,產生溫度很高的熱水和蒸汽,當它們溢出地表時,就成了溫泉。因此,在火山活動過的地區,就可能有溫泉出現。
地下的熱能非常巨大,假如我們將全球所儲藏的煤所釋放出來的熱能為1的話,地下熱能則為1 700萬。這些地下熱能如果能加以利用,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但是現在我們只能對地下10千米以內的熱能加以利用,而更深層次的熱能還無法利用。
人們往往尋找一些「地熱異常區」,這些地區的地熱比較明顯,有的甚至在地下100米處,其溫度就可以有100多攝氏度。人們正是利用這些溫度高於100攝氏度的地下蒸汽來發電的。此外,人們還從溫泉中提取工業原料,如碘、溴、硼、鉀鹽等。在農業方面,人們還利用溫泉進行溫室栽培、水稻育秧、融雪灌溉、養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