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影視或者文學作品中,人類和機器人的爭鬥都是以一方毀滅為結尾的,是不可化解的矛盾。雖然人類總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但是在路上我們會失去很多擁有的東西,或許是生活,或許是家庭,令人痛惜。關於這些作品,許多人只是將它們當作科幻來進行令自己愉悅的觀賞,可是從來沒想過現在的社會是否出現了這樣的現象,我個人認為這種關乎生存的現象已經出現了。
是的,我認為這種機器和人類互相鬥爭的現象已經出現,並且已經出現了很久了。
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進步,科幻作品中的幻想逐步的走出影視、書籍成為現實裡的一部分。我覺得,這裡的重點並不是我們逐漸發達的科技,而是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中,我們要如何存在,或是為了自己,或是為了家庭繼續生活。
而在這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到的是,怎樣讓自己趕在機器人的前方,或者說是怎樣能在自動化的工作中,不成為被自動化的人。
尋找方向
在世界經濟論壇報告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駭人聽聞的數據,比如自動化和智能科技的發展將取代7500萬份工作,雖然到2022年可能會因為公司的重新規劃而多出5000萬份工作,但是這些工作都是因為自動化和人類的分工引起的一些工作,相對來說可能技術性會高一點。
說個題外話吧,相比大家對電銷都是抱著深惡痛絕的想法,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今年接到的電話許多都是從有感情的人類變成了沒有感情的機器人,這就是智能科技取代人類的一種方式。我之前的老闆跟我說過,我們還需要電銷這個技術,但是相對來說人類的工作效率並不如智能的工作效率高,並且這種工作效率在生產行業來說更為明顯,可能一個機器在不討論損耗的情況下會比一個正常人類的半年產出還多。
說是題外話,其實我覺得還是和我們說的這個自動化的趨勢有關係,只是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太過的遙遠。不過世界發展的非常迅速,可能在以後小作坊還會繼續用著人工的模式,但是大部分的大企業應用到的設備絕對會比用人要多。
所以我覺得不論是剛工作的學生或者是工作了幾年的勞動者都要有相應的方向。因為一些工作就算可以被自動化取代,但是會不會被取代是取決於你和你的老闆的。
所以儘管自動化是未來的趨勢,但是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定下自己的方向,可以是一些自動化無法取代的方向,也可以是開發和部署自動化設備需要的方向。必須保持自己的暢銷性,找到屬於自己的賣點。
注重培訓
上面說了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在近五年內,可能大部分的簡單但是費時間的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這樣可能員工在工作有限的時間內出現了少量的空餘時間,你完全可以用這個時間來學習,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
一個優秀的人是不會停止學習的,你可以在偶然停頓的時間內有效的思考一下自己,自己有哪些方面的優點,自己在哪些工作中能提供意見、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如果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可以去學習,去培訓。記住了,在未來包括軟實力的一切都是你自己應該學會去辨析的東西,注重關於自我的培訓,才是對抗未來發展的最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