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跟我媽過活,割稻穀的時候,田地裡永遠就我們家兩人的身影,我還在上小學,一到中午就回犯困,我睡在我媽堆的稻草裡,聞著稻香做了很多關於雲朵的夢,有時候看著高壓電線,我感覺那電線好像可以通道天上,到了初春,我提一個菜籃子去稻田裡採蘑菇,我媽能把蘑菇炒出肉的味道,我特別喜歡採蘑菇的時候,天下著濛濛細雨,覺得好浪漫啊。我現在的人生過去了四分之一,依然還渴望生活浪漫得像韓劇,只不過,我知道,一般韓劇的浪漫水分重,長大後發現,自己過得好,過得不想一隻狗那就是浪漫,一個人的浪漫。有自己的追求,只是,哪有初春裡的追求是如此純粹的,那時候發現遠處的一朵白白的蘑菇,會狂喜的飛奔過去,幾個人一起搶的踩。但大家總是收穫滿滿的。
人天生就是肉食性動物,熱衷於富含蛋白質、脂肪、澱粉、糖的食物。你按照大人的標準,不讓小孩吃肉等油膩性的東西,不讓小孩吃糖,天天讓他吃蔬菜。他正是長身體的時候,他能受得了嗎?還有水果,和蔬菜一樣的富含水分、纖維素和維生素的東西,為啥孩子就愛吃水果不愛吃蔬菜?
另外,人天生對很多食物的味道有反感情緒,幾千年來大家都吃的只有豬肉大米這些東西,魚、蘑菇等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到的。你年紀大了味覺退化感覺不出來了,但是孩子能感覺的到。以前有句話說「能吃苦瓜是成人的標誌」。我問過很多人,雖然長大後能吃胡蘿蔔蘑菇了,但是小時候都是覺得難以下咽的。還有香菜,有人愛吃有人不愛吃,問過不愛吃的人,都說有一股鐵鏽味。
所以,你不能強迫孩子吃下所有種類的食物,只要他能吃一種主食、一種肉、一種水果或蔬菜,他就不能算挑食。然後,如果你確實想讓他吃下某種東西,就必須在做菜的時候把這種味道去掉或者掩蓋。很多食物都有他讓人討厭的味道,胡蘿蔔、蘑菇/香菇、豆類、魚、雞肉、羊肉、茄子、海鮮,好在中國飲食文化深厚,很多食譜教你怎麼去掉這些味道,多學習一下就好了。
茶樹菇並不是只有做成乾鍋類的才最香最美味,何不試試這道小炒菜?這道菜最關鍵的材料是牛柳,牛柳是牛脊上最嫩的肉,適合煎、炒和炸。牛柳和茶樹菇之間不會喧賓奪主,反而會更突出彼此的甘香,惹味之際當今女性,誰都怕自己胖,總是把減肥掛在嘴上,記在心間。其實科學的飲食,搭配合理,營養豐富又低熱量的食材,才能既既美味又健康,還能保持好身材。西蘭花扣杏鮑菇。
小時候,表妹每次打架打不贏我,被我追著在家門口街巷裡跑,快跑不動的時候,她就會回過頭來衝著我大喊「你沒有媽媽!」「你媽媽不要你了」一招制勝,我毫無懸念地聽完就蹲地上哭。我當然是有媽媽的,我媽媽也必須是愛我的。只是在我小時候,媽媽常常出差,甚至有一段時間裡,她在北京進修,我就變成了街道小孩子們口中「沒媽媽的孩子」了。回想起來,我媽確實很少管著我,我屬於放養式長大的孩子。
我高考前幾個月,有天她神秘兮兮地跟我說,人家問她買什麼補品給我,她說從來沒買過。但她思考了一下覺得快高考了,確實應該注意營養問題,她在報紙上看到說吃西蘭花補腦。於是每天早上在餐桌上迎接我的,除了常規早餐,還有一碟澆汁白灼西蘭花。一直吃到我高考完為止。澆汁白灼西蘭花,其實很好吃。但早餐加一碟,感覺就是很奇怪很突兀。我媽的理論是,一日之計在於晨,補腦也是早上就要抓起!我一直是一個說話不留情面的人,但我那陣子並沒有對早上吃一碟西蘭花的時候表示抗議,還很乖地吃完了。因為什麼,你們都懂的。
最後獻上一道蘑菇炒大蝦的菜譜,材料:大蝦300克,蘑菇200克,生薑、鹽、生抽、香油、植物油做法:1、大蝦去皮去泥腸,洗淨,用少許生抽醃製五分鐘。生薑切片。 2、蘑菇掰成小塊,沸水中滴點植物油,放入西蘭花焯一分鐘,快速用冷水衝,再控幹水分,撒點鹽,顛簸均勻。 3、鍋內放少許植物油,七成熱後炒薑片,再放入蝦仁翻炒。 4、蝦仁變色後放入焯好的蘑菇,翻炒至均勻受熱後,滴幾滴香油,炒勻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