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材料帶來用電方式革命

2021-01-09 網易

2020-12-28 07:35:19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超導現象從1911年發現至今已有100年,在這百年歷史中,超導材料的發展經過了一個從簡單金屬到複雜化合物的過程。
超導材料除零電阻特性外,還具有完全抗磁性和宏觀量子效應等諸多常規材料所不具備的奇特性質。利用超導體的這些特性,可以傳輸大電流、獲得強磁場、實現磁懸浮、檢測微弱磁場信號等,因此超導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軍事、醫療、交通運輸、高能物理等許多領域。超導材料的應用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高溫超導材料將從根本上改變人類的用電方式,給電力、能源、交通以及其他與電磁有關的科技業帶來革命性的發展。
我國對超導材料的探索以及相關的材料科學基礎性研究方面,一直保持或接近世界前沿。在超導材料研究及其應用領域總體上處於國際先進行列,基本掌握了各種實用化超導材料的製備技術,在多個應用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發展。
以下列舉幾個前景可期的超導材料應用領域。
1.超導磁體
目前,超導材料應用最多的領域就是製作各種用途的超導磁體。超導磁體的優勢是可以實現常規導體材料無法實現的磁場強度、磁場梯度和磁場均勻度。
超導磁體有很多用途,比如核磁共振成像(MRI),已被廣泛地應用於醫療檢測、診斷之中,成為最為精確的醫學檢測手段之一。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用於重大科學研究工程的高強磁場,譬如各類粒子加速器、各類高能粒子對撞機,以及目前多國參與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磁場,都離不開超導磁體。另外,還有各式各樣的超導磁體被應用於檢測儀器、各類實驗裝置、晶體生長等其他許多方面。
2.超導電纜
電能在傳輸過程中損耗很大,超導電纜的優勢在於電能在輸送過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僅為傳輸功率的0.5%,而常規電線電纜的損耗要達到10%,能源節省一目了然。而且高溫超導電纜的容量比常規電纜提高3-5倍、損耗下降60%,節約佔地面積和空間,更為可觀的是,總費用降低20%,經濟效益明顯。超導電力技術是21世紀電力工業唯一的高技術,可有效解決能源短缺的問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把超導電力技術視為具有經濟戰略意義的高新技術。
高溫超導線材製成的超導器件具有損耗低、體積小、重量輕和效率高等特點。建設超導智能電網,是解決常規電纜遠距離輸電時對超高壓電纜及技術依賴的唯一途徑。
3.超導電機
超導電機重量輕、緊湊性好,在風力發電機中特別具有優勢,所以將超導電機用於風力發電是目前發展的趨勢。超導電機採用超導材料替代常規電機的轉子。傳統電機以銅作為線圈繞組,採用超導材料後,可大大減少金屬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而製冷系統電力消耗導致的成本,已由使用周期長、效率高而得以抵消。效率高、性能好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驅動著超導電機的發展。
4.磁懸浮
在導體截面相同時,超導體製作的導線可以比銅導線(傳統電磁鐵絕大多數由銅導線繞制)承載高出幾十倍的電流。也就是說,由超導線圈製作的磁懸浮機構可以產生比傳統磁懸浮機構大得多的懸浮力。另外,銅線圈通電時會不斷產生焦耳損耗,而超導線圈因為無電阻不會產生焦耳損耗。因此在磁懸浮軌道交通系統中使用超導電磁線圈不但可以產生更大的懸浮力和驅動力,而且更加節能、環保。
超導材料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使資源得到大大節約,減少大量的汙染,它不僅是過去、現在的研究熱點,也是將來的研究熱點。隨著超導體研究日新月異的變化,超導材料必將深刻影響相應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並直接或間接造福於人們的生活。
連結
超導體和臨界溫度
超導體(英文superconductor),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
導體是指電阻率較小且易於傳導電流的物質,像我們熟知的銅、鐵、鋁等都稱為導體。不過導體還是具有相當的電阻,往往因此減弱其使用效率,因此人們常常希望得到電阻率十分小的導體。
使超導體由正常態轉變為超導態的溫度,稱為這種物質的轉變溫度。目前發現超導材料可達到的臨界溫度最高值已提高到250K(約為零下23攝氏度)。
超導材料的特性與分類
超導材料具有零電阻和抗磁性兩大基本特徵。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電阻為零,能夠無損耗地傳輸電能。如果用磁場在超導環中引發感應電流,這一電流可以毫不衰減地維持下去。這種「持續電流」已多次在實驗中觀察到。超導材料處於超導態時,只要外加磁場不超過一定值,磁力線不能透入,超導材料內的磁場恆為零,即超導體具有完全抗磁性。
按照臨界溫度劃分,超導材料可分為低溫超導材料和高溫超導材料。如果按材料類型,超導材料也可以分為元素超導體(如鉛和水銀)、合金超導體(如鈮鈦合金)、氧化物超導體(如釔鋇銅氧化物)、有機超導體(如碳納米管)。

  本組文/市老科協 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超導材料:歷史的選擇?
    而這不光是中國報導,而是全世界都是這樣,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大家一起扎進去準備刀子叉子分蛋糕……(這裡說的是技術革命,不要與科學革命混為一談。更準確來說是工業技術的革命,科學革命是以量子力學&相對論為代表的)。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超導技術為啥能成為革命的種子呢?咱們還是從超導的前身:電說起。
  • 留美中國21歲博士實現石墨烯超導重大突破!或引發全球新材料革命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石墨烯似乎總能輕而易舉地成為最吸引眼球的「超級材料」。Herrero教授與曹原開創性地發現,通過將兩層自然狀態下的二維石墨烯材料相堆疊,並控制兩層間的扭曲角度,即可構建成為性能出色的零電阻超導體。此時,電子在雙層石墨烯材料間所需的能量量級則降低至meV,令人稱奇!這一研究中最為關鍵之處在於雙層石墨烯材料的扭曲角度。當扭曲角度達到被稱為「魔角」的1.1°時,石墨烯層中的電子能帶結構不再對稱,超導性質也隨之顯現。
  • 超導的研究和應用,將會給未來帶來巨大的變革
    為何說重要呢,先來看看超導所帶來的貢獻和榮譽吧。從1911 年卡末林·昂尼斯發現第一個金屬汞超導體以來,超導的研究歷程跨越了一個多世紀,帶來過無數驚喜的發現,為物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探索新材料過程更是採用了廣積糧、高通量、面撒網的方式,結合大數據、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的應用,在「材料基因工程」和「原子製造工廠」等新概念模式下,人們正在加速超導材料的探索過程,越來越多千奇百怪的超導體,將在未來出現在我們面前。為何科學界會如此熱衷於研究超導呢,超導到底有何魅力所在?
  • 中國稀土在超導材料中的應用
    超導現象,也就是導體電阻變成零的現象,是20世紀最神奇的發現之一,從一發現就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帶來能源等行業的革命。據測算,我們通過電網輸電,有5-6%的電力損失在傳輸電能的電線裡面。中國2019年全年發電量71422億度,按上述比例,一年大概損失4300億度電!換用超導材料輸電,就可以把這些電的絕大部分都省出來,這是非常誘人的。
  • 找到室溫超導材料,將引發技術革命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在探索和解釋高溫超導體(high- tc)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高溫超導體是一類在高溫下表現為零電阻的材料。現在,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的一組科學家在《自然》上解釋了扭曲雙層石墨烯中的電子結構如何影響這些系統中絕緣狀態的出現,而絕緣狀態是高溫材料超導性的前身。
  • 太陽能與智能電網、超導技術的結合
    我們通過智能電錶,對電價進行了分時段的靈活調節,從而調整了德國人的用電習慣,使尖峰時段的部分用電需求分布到較低的時段去。這種方式使我們增加了14%的電力供應。」  與超導技術的結合  我國東部南部用地緊張且太陽能資源不如西部北部豐富,大規模的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更該建在西部北部,但東部南部又是我國人口最密集、用電需求最大的地區。
  • 英媒:室溫超導體問世或引發能源革命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14日發表題為《第一種室溫超導體可能引發能源革命》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幾十年來,室溫超導一直是材料科學領域的熱門詞。現在,它或許終於成為現實,有可能徹底改變我們的用電方式。我們生產出來的大量能源因電阻而浪費,電阻能生熱。但在超導材料中,電流遇到的阻礙幾乎為零,因而不會造成這些損失。
  • 科創板鳴槍,超導材料迎商業化新機遇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文件,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若干新材料品種將進入全球供應鏈,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將達到70%以上,初步實現中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性轉變。超導材料的零電阻和抗磁性使之成為前沿新材料之一,也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科創板鳴槍 超導材料迎商業化新機遇
    根據「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文件,到2020年,高端裝備與新材料產業產值規模將超過12萬億元;若干新材料品種將進入全球供應鏈,重大關鍵材料自給率將達到70%以上,初步實現中國從材料大國向材料強國的戰略性轉變。  超導材料的零電阻和抗磁性使之成為前沿新材料之一,也是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稀土用來製造高溫超導材料!創造未來生活
    今天我們的主角是老大鑭元素和鑭系的堂兄弟釔元素在超導材料中的應用。超導現象,也就是導體電阻變成零的現象,是20世紀最神奇的發現之一,從一發現就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帶來能源等行業的革命。據測算,我們通過電網輸電,有5-6%的電力損失在傳輸電能的電線裡面。中國2019年全年發電量71422億度,按上述比例,一年大概損失4300億度電!
  • 超導材料的重大發現
    1913年他在一篇論文中首次以「超導電性」一詞來表達這現象,把某些物質在冷卻到某一溫度點以下電阻為零的現象稱為超導電性,相應物質稱為超導體。超導現象的發現,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並寄予很大期望。但直到1986年以前,已知超導材料的最高臨界溫度只有23.2K,大多數超導材料的臨界溫度還要低得多,這樣低的溫度基本上只有液氮才能達到。
  • 什麼是稀土超導材料?
    什麼是稀土超導材料?其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種含有稀土元素的超導材料。超導體是一種抗磁體,低於臨界溫度(Tc)時,其會排斥任何試圖施加於它的磁場,這就是所謂的邁斯納效應。超導材料由於具有零電阻、抗磁性和電子隧道效應,而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非常有發展潛力的材料。
  • 超導材料的分類_超導材料的優點和不足
    打開APP 超導材料的分類_超導材料的優點和不足 發表於 2019-08-01 09:13:31   概念   超導材料,是指具有在一定的低溫條件下呈現出電阻等於零以及排斥磁力線的性質的材料。
  • 高溫超導磁懸浮不需車輪就能跑 超導技術應用多
    「超導技術產品離市民生活並不遠。」9月20日,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重科院」)超導科技研發中心,了解到該中心作為「高速飛行列車」項目聯盟單位之一,負責高溫超導磁懸浮技術的工程設計和實施。
  • 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型超導材料特性 具有重要意義
    研製能量傳輸無損耗的室溫超導體,引發一場新的能源革命——這個夢想已支持科學家探索了將近一個世紀。對物理學家來講,弄清楚鐵基超導材料是否類似於以前研究過的銅氧化合物高溫超導體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假如不一樣,那就意味著新材料的發現比預想的還要重要得多,也許能從中發現全新的超導機制。」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理論物理學家菲利普·安德森這樣預言。
  • 證明存在常溫超導(室溫超導)材料
    證明存在常溫超導(室溫超導)材料作者:馮美良1什麼是超導超導體(英文名:superconductor),又稱為超導材料,指在某一溫度下,電阻為零的導體。但是從銅到超導之間的材料,都與超導相關。銅系超導,碳系超導,鉛系超導,汞系超導和鉍系超導。這是巧合還是有內在的關係。尤其除碳之外具有共性的是,銅鉛汞鉍的氧化物陶瓷超導。而碳系超導的則與構型有關(可以自行了解魔角相關的資料)這裡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 凝聚態物理學界的聖杯——室溫超導材料,被科學家找到了嗎?
    超導材料有兩種:低溫超導和高溫超導。高溫超導材料包括銅氧類化合物,鐵基超導和一部分金屬間化合物,由於它的獨特結構和高溫工作環境(這裡高溫是相對於絕對零度的,之前是零下73最近有個零下23攝氏度打破了這個記錄)使得其內部電子運動所受阻力很小;而絕大多數是低溫超導材料,原理就是當溫度降到極低(一般大於零下200攝氏度)時,原子熱運動減弱,與電子的碰撞機率減小,使電子運動的阻力突然變為零。
  • 科學家首度合成出室溫超導材料,在15℃展現超導特性
    超導材料雖然因零電阻、抗磁性而威名遠播,但將其技術化的困難點仍在於,這些材料只能在低溫高壓環境中發揮作用,也因此,尋找室溫下具有超導特性的材料,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現在科學家似乎成功了,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們,首次在高壓力下開發出室溫超導材料,於15℃出現超導特性。
  • 科學家首度合成出室溫超導材料,在15℃展現超導特性
    超導材料雖然因零電阻、抗磁性而威名遠播,但將其技術化的困難點仍在於,這些材料只能在低溫高壓環境中發揮作用,也因此,尋找室溫下具有超導特性的材料,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現在科學家似乎成功了,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工程師和物理學家們,首次在高壓力下開發出室溫超導材料,於15℃出現超導特性。
  • 北京英納超導技術有限公司 超導概述
    2)高溫超導材料  高溫超導材料一般是指臨界溫度在絕對溫度77K以上、電阻接近零的超導材料,通常可以在廉價的液氮(77K)製冷環境中使用,主要分為兩種:釔鋇銅氧(YBCO)和鉍鍶鈣銅氧(BSCCO)。釔鋇銅氧一般用於製備超導薄膜,應用在電子、通信等領域;鉍鍶鈣銅氧主要用於線材的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