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飛行員在萬米高空中拍到的世界(組圖)

2020-12-05 中華網

荷蘭飛行員海斯特(Christiaan van Heijst)在駕機長途飛行過程中,會從駕駛艙拍下空中時而詭秘時而壯麗的景象。海斯特每個月大約飛行100小時,雖然不是每次飛行都拍照,但這意味著他有足夠的時間研究空中攝影。

他常常把相機安放在駕駛艙的遮陽板上,鏡頭靠近機艙窗,長時間曝光。他說,對於夜間長時間曝光拍照,至少要拍攝5到10張照片,才能得到一張清晰的照片,還得看運氣。

海斯特經常飛長途,一般有3個或更多的飛行員,這讓他有機會走動,拍到滿意的照片,如這張從波音737客機機翼附近拍到的北極光的照片。他說,北極光非常亮,有時候僅需要幾秒鐘的曝光時間。

這張照片拍攝於俄羅斯北部,顯示出一抹微弱的北極光伴隨日出的景色。拍照時光線很暗,需要長時間曝光。由於曝光時間超過30秒,同時存在著顛簸,照片很容易模糊。海斯特開玩笑說,他發現一個規律,他每次擺好相機的時候,飛機就開始顛簸。

相關焦點

  • 萬米高空飛行員拍到一道絲帶狀亮光,從雲層頂升起
    最近一名墨西哥飛行員在1萬米高空飛行時,拍到一道絲帶狀彩色亮光從雲層頂升起。 今年10月15日,墨西哥飛行員Chris Holmes開著飛機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附近1萬米高空執行任務
  • 為什麼鳥類能在萬米高空自如呼吸,飛行員卻必須帶氧氣面罩?
    我們都見過飛行員在座艙裡帶著飛行頭盔和氧氣面罩,想必不用說大家也能想到帶氧氣面罩是避免在高空缺氧。的確,從二戰開始許多國家就開始給飛行員配備氧氣面罩,戰鬥機、轟炸機都是如此。B-17那種大型轟炸機最高能飛到1萬米高空,人要是不戴面罩呼吸就會缺氧窒息而死。
  • 戰機12000米高空漏油,飛行員拒絕跳傘,8分鐘創世界奇蹟
    不過在飛行員心中,更加看重國家的利益,因此在關鍵時刻,他們反而不會將自己的生命看得十分重要。我國一位特級試飛員梁萬俊就用親身經歷說明了這一點。當時戰機升至12000米突然漏油,但他並沒有選擇跳傘,反而用8分鐘證明了自己,創下世界奇蹟。
  • 出來看飛人了 美國飛行員在1000米高空拍到人形物體在飛行
    美國加州一名飛行員日前在3,000英尺(914公尺)左右的高空拍到一個人形物體在飛行,似乎就是先前穿戴噴射背包(jetpack)飛行而影響航班正常運作的男子。加州飛行學校「史林飛行員學院」(Sling Pilot Academy)日前在Instagram網站上分享了這個人形物體在空中飛行的短片。此短片由該校飛行教官福吉爾曼(Brandy Fogelman)於12月21日在帕洛斯弗迪斯(Palos Verdes)附近拍攝。其畫面呈現一名疑似穿戴噴射背包的男子在雲層上方來去自如地飛行。
  • 我軍新型飛彈擊中萬米高空超音速目標 5秒鎖定目標 (組圖:
    我軍新型飛彈擊中萬米高空超音速目標 5秒鎖定目標   (組圖:) 作者:     責任編輯:
  • 美飛行員拍下驚奇一幕:「神秘人」在千米高空高速飛行,視頻可看到清晰人影
    12月21日,在美國加州帕洛斯維德斯上空,一名飛行員學院的成員在訓練中拍下了一段令人震驚的視頻,一個背著噴氣式背包的神秘人在3000英尺(約914米)高空飛行。該公司為噴氣背包投進去的研究費用已經高達100萬美元。美國「火箭人」艾瑞克-史考特藉助固定在身上的噴氣背包,成功飛越457米寬的大峽谷,歷時21秒。用途馬丁飛機公司執行長理察·勞德(Richard Lauder)說,這種個人噴射背包適用於私人用戶,甚至是軍事應用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對於消防局或者緊急救援也是理想的工具。
  • 同樣是萬米高空,客機的乘客沒帶氧氣罩,為何戰機飛行員卻要戴?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說到高空飛行的鳥類,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黑頸鶴,能在一萬米的高空遷徙,穿越喜馬拉雅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更有甚者,如高山兀鷲,展翅能飛上一萬一千米的高空
  • 飛行員2萬米高空近距離拍攝極光 畫面震撼
    據攝影札記報導,Ross Franquemont是美國比爾空軍基地的一位U-2間諜飛機飛行員,同時也是一位攝影師,最近他在派往英國執行任務時,駕駛到70000尺(約23333米)高空,近距離拍攝了絕美的極光。
  • 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原標題:澳大利亞現藍色螢光海灘 唯美如奇幻世界(組圖) 藍色螢光海藻點亮澳大利亞東部海岸。(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南海岸傑維斯灣海灣(Jervis Bay)的夜晚近期被大量藍色螢光海藻點亮,美輪美奐如置身電影《阿凡達》的世界中。   為目睹這種奇特的生物發光景象,攝影師安迪·哈欽森夜晚來到海灘,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驚人照片。
  • 世界上命最大的3個人,其中1名空姐萬米高空墜落竟然生還
    只不過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發生空難,並且從幾千米的高空當中往下墜,生存的機率有多大,很可能是多人都無從知曉。但是,世界上卻存在著特別命大的三個人,其中一名空姐從萬米高空墜落,竟然奇蹟般的生還,今天我們一同來看一下。故事發生在1972年。
  • 一萬米高空的跳傘飛行世界紀錄
    Shinichi Ito是一位職業翼裝飛行員,享受著自由落體的快感同時,他一共打破了6項金氏世界紀錄稱號。什麼是翼裝飛行?無動力翼裝飛行進入理想飛行狀態後,飛行時速通常可達到200公裡/小時左右,翼裝飛行的滑降比約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時前進約三米。(摘自百度百科)Shinichi Ito此前曾創造了【翼裝飛行最大水平距離】和【翼裝飛行最快速度】的世界紀錄。這一次,Ito想來一個不一樣的破紀錄方式——跳傘。
  • 3萬米高空熱氣球之旅 帶你到太空的邊緣
    3萬米高空的熱氣球之旅6月17日午夜,大約二十個工作人員摸黑抵達試飛地點集合,將眾多的儀器、熱氣球、滑翔翼傘、控制系統與傳感器等設備安裝妥當。18日清晨7點45分,設備起飛,花了大概1小時45分鐘,就將載重的裝備成功升空到距離地面11.8萬英尺(約3.35萬米)的太空邊緣。
  • 美太空旅遊公司推乘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旅遊服務
    美一家太空旅遊公司近日推出一項乘坐氦氣球上3萬米高空的旅遊服務,其相對較低的價格和較長的持續時間,對於普遍意義上的富翁將更有吸引力。但第一趟正式旅遊服務預計在3年內才能啟程。需經航管局批准競爭對手明年起飛據英媒報導,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的「觀世界」太空旅行公司當地時間22日推出了一項高空旅遊服務。這項旅遊服務每次旅程都將利用一個巨型氦氣球,帶著2名飛行員和6名遊客,飛上約3萬米高的對流層,鳥瞰壯觀的地球曲線和黑暗無垠的宇宙空間。
  • 奧地利男子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
    騰訊遊戲 10月15日消息 奧地利菲利克斯·鮑姆加特納(Felix Baumgartner)14日從接近3.9萬米的太空邊緣跳傘,最終歷時4分22秒平安降落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指定地點。最新視頻請點擊:菲利克斯3.9萬米高空跳傘超音速視頻 14日上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傳聞當年有UFO墜毀及出現外星人的羅斯韋爾小鎮,鮑姆加特納乘坐太空艙
  • U-2偵察機讓不少飛行員得「潛水減壓病」(組圖)
    升級後煥發「第二春」  由於配備了先進的照相和偵察設備,加之2.5萬米的飛行高度令別國戰機和防空力量難以企及,U-2一經問世就深受美軍倚仗。然而時過境遷。2006年,美國國防部準備讓其退役。好在國會反對,認為它還能派上用場。事實也是如此。經過現代化升級,換裝性能強大的傳感器後,U-2又活躍在阿富汗的反恐前線,並且成為「最吃香」的偵察機。
  • 在萬米高空作戰 如廁是個技術活兒-青年參考
    在萬米高空作戰 如廁是個技術活兒 編譯 陳榮生   青年參考  ( 2020年11月27日   08 版)
  • 谷歌副總裁4萬米高空跳傘 打破3項世界紀錄
    北京時間10月26消息,根據美國《紐約時報》的報導,谷歌57歲的高級副總裁阿蘭-尤斯塔斯(Alan Eustace)近日完成了一項冒險挑戰,他乘坐氦氣球升到4萬多米高空,自由落體後打開降落傘著陸,打破了人類最高自由落下世界紀錄。   尤斯塔斯搭乘高空熱氣球前往大氣層邊緣,高度為135890英尺(約合41419米)。
  • 空姐拍到的
    ,這位機長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時候,身為一個飛行員所看到的日常,也許是普通人一生都不曾見過的風景。」而作為一名飛行員,你可以有幸在空中體驗到各式各樣的奇幻景色!高空下的綿陽山脊從飛機上拍到的雪梨歌劇院和雪梨大橋
  • 萬米高空俯瞰中國,世界看到了什麼
    【國際銳評】萬米高空俯瞰中國,世界看到了什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皮特·鮑泰利(圖片提供:論壇官方攝影)為期兩天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專題研討會星期天(16日)在北京舉行。曾任世界銀行駐中國首席代表的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皮特·鮑泰利坦言:「我已有20多年不在中國工作,我的看法就像從一萬米高空上看中國,就是(提供)一個國際視角。」當中國改革開放歷經40年,今天面對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勢力抬頭,身處不確定、不穩定的國際大環境,這樣的視角與思考維度確有必要。從萬米高空看中國,中國和世界都看到了什麼?
  • 世界首個劫機者:背20萬贖金從3000米高空跳下,消失49年
    世界也因此加快形成整體,我們的面貌也煥然一新。不過在飛機發明之初,很多的配套措施並沒有完善起來,特別是安全保障措施。因為那時候飛機遠在高空,沒有人能夠威脅到它,只有空氣與自然災害。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劫機者,為了20萬贖金劫持的飛機,而且還從3000米高空一躍而下,後來人間蒸發49年。那麼這到底是怎樣一個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