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論壇、外灘金融峰會還是央行的管好貨幣總閘門,都在敲打大家,股票價格上漲要靠分子而不是分母。
今天重點講講上周五一個大瓜,知名整車企業華晨汽車集團債券違約了。沒錯,就是大家熟知的華晨寶馬的母公司。堂堂遼寧省大國企,知名品牌車企,2019年總資產近2000億,營收1811億,旗下4家上市公司,說違約就違約了。雖然市場已經有預期了,但是10月份就違約了還是五雷轟頂,不少債券基金還踩雷了,有個別淨值一下子下調了5-6個點。最受市場詬病的不是違約本身,而是違約前的一頓騷操作。這頓操作的核心是一邊安慰投資人,一邊把借錢的華晨汽車集團掏成一個空殼。
具體操作如下:6月8日把上市公司申華控股股權轉讓給子公司華晟汽車零部件,10月16日申華控股的註冊地從上海更改成遼寧省;7月14日,轉讓上市公司華晨中國7.92%的股權給其他遼寧省地方國企,9月22日臨時成立一個新的子公司遼寧鑫瑞汽車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繼續轉讓華晨中國30.43%的股權劃轉至這家子公司旗下。轉讓之前半年報的數據顯示,華晨汽車集團一共持有38.35%。轉讓後還剩多少,博主數學不好,大家自己算一下吧。
註冊地變為老本營的小算盤不難理解。轉讓給自己的子公司有啥好處呢?避免直接持股最直接的好處之一就是避免股權被凍結,方便轉移。嗯,反正已經把旗下值錢的資產轉移,就算債權人上了法院也不能怎樣。這就叫拿起法律的武器。上一次見到這種操作,還是2013年的兵裝集團和保定天威集團,兵裝集團作為堂堂央企,把旗下子公司保定天威集團的好資產輸變電業務置換出來,置入虧損的新能源資產,然後才放心讓天威集團違約。所謂瀟灑,就是該放手時就放手,反正作為母公司不過是承擔出資額的風險。手段簡直如出一轍,只不過這次輪到了座山雕。就逃債了,你想咋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韭菜三個道理,1、大股東是食物鏈頂端的生物,再精明的機構都能被騙,何況你一個小散戶;2、國有企業、上市公司、資產千億,都是浮雲,實打實賺錢的才是好公司;3、宇宙的盡頭是鐵嶺,投資的盡頭是山海關。
最後,提醒一下大家,螞蟻確定發行價68.8元,有科創板打新權限的積極申購啊,離主流投行的定價至少還有20-30%的漲幅空間。
版權說明:原作者授權發布,713金庫版權所有
轉載請標明:轉自微信公眾號:713金庫(vault_713_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