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寧程程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醫生,我內膜厚、不均,怎麼辦啦?
你需要先做一下診斷性刮宮,把子宮內膜刮出來送去病理檢查。
把子宮內膜刮出來?
那不要疼死了!!!
這個婦產科相當常見的小手術,就是伸個刮匙在肚子裡搗鼓,把「肉肉」(其實是子宮內膜啦)生生刮下來。光是這個描述,就讓人覺得疼。為什麼一定要受這份罪?有木有替代方法?
今天小編就來給你揭密刮宮!(不想看文字的直接拉到文末有動畫解釋哦)
01
什麼是「刮宮」?
刮宮,是通過刮匙刮取子宮內膜或宮腔內容物的小手術,分為診斷性刮宮(簡稱診刮)及治療性刮宮。
1、診刮又分一般診刮和分段診刮。一般診刮只刮取內膜,將特製的刮匙伸入宮腔,沿宮腔四壁和兩側宮角有次序地將內膜刮除並送病理檢查,目的是了解子宮內膜變化或有無病變。分段診刮指操作時先刮頸管再刮宮腔,將刮出物分別送檢,可協助判斷病變/腫瘤範圍。主要的工具是刮匙,有大大小小的各種尺寸:
2、治療性刮宮有吸刮及鉗刮之分。吸刮是用負壓吸管吸出宮腔內容物,鉗刮是用卵圓鉗鉗取宮腔內容物,而後再行刮宮,比如人流。
02
那麼,刮宮到底有多疼?
收到醫生說要刮宮的診斷,你是不是開始瘋狂網上衝浪,小心翼翼搜索:
醫學上最常使用視覺模擬(VAS)評分來描述疼痛。
診刮涉及到擴張宮頸和宮腔操作的內臟痛,因此,大多數人將其評為中度疼痛,也就是4-6分。當然,疼痛程度還受個人的痛閾、心理狀態影響,具體的評分還會不一樣。
直觀上來講,尤其是沒有生育過的或是絕經多年的女性朋友,在「刮宮」面前真的會疼痛難耐。忍痛力強一點的妹子,隱忍的背後往往也會汗珠直冒。
當然,怕痛的姑娘,確實可以選擇無痛診刮!這是在全麻下進行的手術操作。但沒有了患者的反饋,刮宮過度的發生可能性會略有增加。
刮宮過度會怎麼樣呢?會造成子宮內膜過度損傷,導致Asherman症候群的發生,以後可能會出現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閉經!
03
哪些情況「刮宮」逃不掉?
儘管很痛,但遇到以下情況,內膜病理檢查是逃不掉了:
1、 異常子宮出血或陰道排液,需證實或排除子宮內膜病變甚至子宮內膜癌、宮頸管癌,或其他病變如流產、子宮內膜炎等。
2、 月經失調,需了解子宮內膜變化及其對性激素反應者。
3、 超聲或影像學提示子宮內膜增厚或不均,需證實或排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或內膜增生性病變者。
4、不孕症,需了解有無排卵或內膜是否符合排卵周期變化者。
5、子宮內膜增生性病變、子宮內膜樣癌或癌前病變保育患者,藥物治療後完全緩解,需定期了解內膜性質的。
6、因遺傳因素需定期篩查子宮內膜者,如Lynch症候群、攜帶高危基因突變等。
必須刮宮的姑娘們
路在何方?太難了!
04
另一個選擇:子宮內膜吸取活檢
醫學如此發達,進展日新月異,要刮宮的小姐姐們,也可以有另外的選擇——「子宮內膜吸取活檢」!
將特定的帶有活塞內芯和外鞘的套管取樣裝置深入宮腔,抽取內芯時,通過產生的負壓作用,就能將內膜抽吸至管腔內取出送檢。
在很多西方國家,這個檢查已經取代了診刮,成為子宮內膜病變篩查的首選方法。操作只要5-15秒即可完成,患者往往在感知到不適之前,手術就結束了。
05
是不是可以徹底和刮宮拜拜?
並不是!子宮內膜吸取活檢後,根據病理結果和治療效果,可以進一步判斷要不要刮宮。當然,有很大一部分患者是不需要經歷刮宮的痛苦滴。
如此「神器」,哪裡有?
仙女們莫急,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看過來,預約掛號下面的專病門診即可↓↓↓
內膜病變及宮體腫瘤專科門診
門診時間:
黃浦院區
周一、二、五全天;周三、周四下午
楊浦院區
周一、三、四、五全天;周二下午
看到這,是不是沒那麼害怕了?
還怕的,再看視頻壓壓驚吧
-The end-
審 核 專 家
羅雪珍,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子宮內膜病變及內膜癌優秀團隊骨幹,主攻子宮內膜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擅長各種婦科常見病及良惡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宮頸癌、卵巢囊腫的診治及腹腔鏡手術治療,同時擅長子宮內膜癌及各類內膜增生性病變、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
撰文 | 寧程程
原標題:《揭秘那些「可怕」的婦科檢查—「肉疼」的刮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