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特爾(Intel)官方宣布,英特爾研發一款名為「Pohoiki Beach」的新型神經形態晶片系統產品,該晶片系統是受人類大腦思維方式所啟發,將生物大腦原理應用於計算機體系結構。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人類大腦由 860 億個互相連接的神經元組成,英特爾最近推出的類腦晶片系統 Pohoiki Beach 向「模擬大腦」這一目標前進了一大步,這是一個擁有800萬人工神經元的計算機系統。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據英特爾介紹說,與通用CPU相比,Pohoiki Beach系統能將處理AI算法的速度提升1000倍,效率提升10000倍,可用於自動駕駛、電子機器人的皮膚和假肢等場景中。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想了解Pohoiki Beach,還得先從英特爾此前推出的Loihi晶片開始。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是一種神經形態晶片,可以通過數字電路來模擬人類大腦的功能,可以從環境反饋中直接學習,因此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Loihi內部由128個計算核心組成,每個核心有1024個「神經元」,總計超過13萬個神經元和1.3億個突觸連結,和大腦的神經元一樣,它們可以調整相互之間的聯繫,以適應新的任務。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從神經元數量上講,Loihi比龍蝦的大腦還要複雜一點。不過與人腦相比還相去甚遠,人腦由超過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此外還附有三個管理 Lakemont 核心用於任務編排。特別的是,Loihi 擁有可編程微碼學習引擎,可在片上訓練異步脈衝神經網絡(SNN)——這是一種將時間結合進模型操作的特殊 AI 模型,可以讓模型的不同組件不會同時被輸入處理。SNN 被認為可以高效實現自適應修改、基於事件驅動和細粒度平行計算。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而這個Pohoiki Beach系統,就由64個英特爾Loihi晶片組成,它們被安裝在一塊「Nahuku」板上,每個板上有8到32個Loihi晶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因此,Pohoiki Beach系統包含多個Nahuku板,可以與英特爾的Arria 10 FPGA開發套件連接。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與傳統CPU相比,Loihi處理信息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效率提高了10000倍,在某些類型的優化問題上,速度和能效比CPU提高了三個數量級以上。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此外,英特爾還表示將Loihi擴展50倍,保證算力,只增加了30%的能耗,而常規架構的晶片需要50倍能耗。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Pohoiki Beach將非常擅長神經類任務,包括稀疏編碼、路徑規劃、同步定位和映射等,這都是用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室內測繪和高效傳感系統等所有算法。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實驗室總經理Rich Uhlig表示,已經超過60個在英特爾的合作夥伴使用這個系統了,用此來解決複雜的計算密集型問題。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因為效率頗高,Pohoiki Beach 和 Loihi 有望成為人工智慧算法發展的新動力。英特爾稱,新形態的晶片可以在圖像識別、自動駕駛和自動化機器人等方面帶來巨大技術提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使用 Loihi,我們可以在運行實時深度學習基準測試時比 GPU 節省 109 倍的能耗,而與專用的物聯網推理硬體相比,神經形態晶片也節約了 5 倍能耗,」Applied Brain Research 聯合執行長、滑鐵盧大學教授 Chris Eliasmith 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在使用 Loihi 進行研究。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今年晚些時候,它將推出一個更大的 Loihi 系統——Pohoki Springs,該系統將擁有超過 1 億神經元、1 萬億個突觸,預計包含 768 顆晶片、1.5 萬億個電晶體。下一代神經形態系統將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效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