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效率達CPU一萬倍的神經形態晶片發布

2020-11-30 電子工程專輯

近日,英特爾(Intel)官方宣布,英特爾研發一款名為「Pohoiki Beach」的新型神經形態晶片系統產品,該晶片系統是受人類大腦思維方式所啟發,將生物大腦原理應用於計算機體系結構。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人類大腦由 860 億個互相連接的神經元組成,英特爾最近推出的類腦晶片系統 Pohoiki Beach 向「模擬大腦」這一目標前進了一大步,這是一個擁有800萬人工神經元的計算機系統。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據英特爾介紹說,與通用CPU相比,Pohoiki Beach系統能將處理AI算法的速度提升1000倍,效率提升10000倍,可用於自動駕駛、電子機器人的皮膚和假肢等場景中。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想了解Pohoiki Beach,還得先從英特爾此前推出的Loihi晶片開始。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是一種神經形態晶片,可以通過數字電路來模擬人類大腦的功能,可以從環境反饋中直接學習,因此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Loihi內部由128個計算核心組成,每個核心有1024個「神經元」,總計超過13萬個神經元和1.3億個突觸連結,和大腦的神經元一樣,它們可以調整相互之間的聯繫,以適應新的任務。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從神經元數量上講,Loihi比龍蝦的大腦還要複雜一點。不過與人腦相比還相去甚遠,人腦由超過1000億個神經元組成。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此外還附有三個管理 Lakemont 核心用於任務編排。特別的是,Loihi 擁有可編程微碼學習引擎,可在片上訓練異步脈衝神經網絡(SNN)——這是一種將時間結合進模型操作的特殊 AI 模型,可以讓模型的不同組件不會同時被輸入處理。SNN 被認為可以高效實現自適應修改、基於事件驅動和細粒度平行計算。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而這個Pohoiki Beach系統,就由64個英特爾Loihi晶片組成,它們被安裝在一塊「Nahuku」板上,每個板上有8到32個Loihi晶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因此,Pohoiki Beach系統包含多個Nahuku板,可以與英特爾的Arria 10 FPGA開發套件連接。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與傳統CPU相比,Loihi處理信息的速度提高了1000倍,效率提高了10000倍,在某些類型的優化問題上,速度和能效比CPU提高了三個數量級以上。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此外,英特爾還表示將Loihi擴展50倍,保證算力,只增加了30%的能耗,而常規架構的晶片需要50倍能耗。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Pohoiki Beach將非常擅長神經類任務,包括稀疏編碼、路徑規劃、同步定位和映射等,這都是用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室內測繪和高效傳感系統等所有算法。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實驗室總經理Rich Uhlig表示,已經超過60個在英特爾的合作夥伴使用這個系統了,用此來解決複雜的計算密集型問題。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因為效率頗高,Pohoiki Beach 和 Loihi 有望成為人工智慧算法發展的新動力。英特爾稱,新形態的晶片可以在圖像識別、自動駕駛和自動化機器人等方面帶來巨大技術提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使用 Loihi,我們可以在運行實時深度學習基準測試時比 GPU 節省 109 倍的能耗,而與專用的物聯網推理硬體相比,神經形態晶片也節約了 5 倍能耗,」Applied Brain Research 聯合執行長、滑鐵盧大學教授 Chris Eliasmith 表示,他們的團隊正在使用 Loihi 進行研究。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英特爾表示,今年晚些時候,它將推出一個更大的 Loihi 系統——Pohoki Springs,該系統將擁有超過 1 億神經元、1 萬億個突觸,預計包含 768 顆晶片、1.5 萬億個電晶體。下一代神經形態系統將提供「前所未有的」性能和效率。dZt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英特爾發布AI晶片系統,比傳統CPU快1000倍
    在DARPA 2019 年電子復興計劃峰會上,英特爾發布了「 Pohoiki Beach 」神經擬態系統,該系統主要由64 顆 Loihi 神經擬態晶片構成,集成了 1320 億個電晶體,總面積 3840 平方毫米,可處理深度學習任務,速度比CPU快1000倍,效率高10000倍,耗電量小100倍。
  • 能「聞出」10種有害物質的神經形態晶片是什麼樣的?
    雷鋒網消息,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今天發表了一份聯合論文,展示了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的新能力:它能夠從氣味中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物質——即使存在「顯著的」數據噪聲和遮擋的情況。英特爾神經形態計算實驗室高級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認為,這項研究將為神經形態系統鋪平道路,該系統可以診斷疾病,檢測武器和爆炸物,發現毒品以及發現煙霧和一氧化碳的跡象。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正在開發Loihi上的神經算法,它可以模擬人類聞到什麼東西時大腦裡發生的事情。」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能效較之提升1000倍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能效較之提升1000倍   12月3日,英特爾宣布其研發的Loihi神經形態晶片在語音命令辨識、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從氣味中識別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Loihi獨特的能力,能夠僅根據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化學物質。研究人員說,Loihi可以從一個測試樣品中根據其氣味識別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其對先前學習到的氣味的記憶。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論文第一作者,英特爾實驗室的 Nabil Imam 和 Loihi 測試版神經晶片。該團隊正在晶片上構建算法模仿人類聞到某種氣味後大腦神經網絡中發生的情況。通過Pohoiki Beach,研究人員可以利用英特爾的 Loihi 研究晶片開展實驗。在稀疏編碼、圖搜索和約束滿足問題等專業應用領域,Loihi 能讓用戶以千倍於 CPU 的速度和萬倍於 CPU 的效率處理信息。
  • 英特爾展示Loihi神經形態晶片 僅憑氣味識別10種有害化學品
    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聯合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晶片Loihi的獨特能力:僅根據氣味就能識別多種有害化學物質。研究人員說,Loihi可以根據測試樣品的氣味識別出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影響此前學習到的氣味記憶。Loihi晶片與任何傳統的識別系統、甚至是深度學習系統相比,具有更高的準確性。而深度學習系統需要大約3000倍的訓練樣本,才能達到同樣的準確性。英特爾實驗室高級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說:「我們正在開發Loihi晶片的神經算法,模仿人類聞到氣味後大腦的反應。」
  • 英特爾研究院五大前沿領域研究進展揭秘!神經擬態架構性能已達CPU 2000倍
    二、神經擬態計算:2021Q1發布下代「Lava」軟體開發框架開源版2015年起,英特爾開始以現代神經科學為靈感,開發神經擬態計算的新型計算架構。相比傳統計算機架構,神經擬態架構完全模糊了內存和處理之間的界限。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的神經晶片學會「聞」 10種有害化學物質
    最近,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了一種神經晶片,以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氣味。將來,這項技術可能使「電子鼻」和機器人能夠檢測武器,爆炸物,麻醉品甚至疾病。該團隊使用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設計了一種基於大腦嗅覺電路的算法。當您聞一聞東西時,分子會刺激您鼻子中的嗅覺細胞。這些細胞將信號發送到大腦的嗅覺系統,然後釋放出電脈衝。
  • 英特爾很嚇人AI技術:神經網絡處理器及VPU性能飆升3-4倍
    在本次AI開發者大會上,Rao就爽快公開了英特爾新一代AI芯——英特爾Nervana NNP-L1000,代號為「Spring Crest」的專用人工智慧晶片,而這款晶片也即將成為英特爾第一款商用神經網絡處理器產品,並計劃在2019年發布。儘管Rao並沒有再多透露新代AI晶片的細節,但同為Nervana創始團隊的Carey Kloss卻掌握著機密——我們當然不會放過他。
  • 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晶片Loihi學會聞10種有害化學物質
    近日,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了神經擬態晶片Loihi,讓它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氣味。將來,這項技術可能使「電子鼻」和機器人能夠檢測武器、爆炸物、麻醉品甚至疾玻英特爾神經擬態晶片Loihi該團隊使用英特爾的神經擬態晶片Loihi設計了基於大腦嗅覺電路的算法。
  • 研究人員以神經形態晶片打造超靈敏「電子鼻」
    Lab)神經形態運算小組資深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展示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測試晶片。Imam與來自英特爾和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正於計算機晶片上建立數學算法,以仿真大腦嗅覺系統聞到氣味後的神經網絡運作模式。
  • 宋繼強透露英特爾神經擬態和量子晶片進展
    【網易智能訊 4月19日消息】昨日下午,英特爾在北京舉行主題為「數造未來,IN無止境」的2018媒體「紛享會」活動。會後,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接受了網易智能等媒體的採訪,透露了英特爾在神經擬態晶片和量子晶片上的研發進展,同時談到了AI晶片的應用與未來發展。
  • 神經擬態晶片可讓機器人擁有觸感,感知比人類快1000倍
    澎湃新聞記者 王心馨 實習生 何青怡機器人如果也能像人一樣能用皮膚去觸摸世界,並能通過晶片給出計算和反應,會是什麼樣?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研究人員利用英特爾神經擬態晶片Loihi開發了一種人造皮膚,能夠讓機器人以比人類感覺神經系統快1000倍的速度檢測觸覺,還可以比眨眼快10倍的速度識別物體的形狀、質地和硬度。
  • 擁有「嗅覺」 的新神經算法晶片
    神經擬態計算可以大幅度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機器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神經擬態晶片比傳統晶片的能耗要低得多。神經擬態計算是英特爾為應對計算領域非結構化、有噪聲數據日益增加等挑戰而研發的新的計算機架構。應用神經科學的最新見解,來創造作用方式更類似於人腦的晶片而非傳統計算機的晶片。神經擬態系統在硬體層面上複製了神經元組織、通信和學習方式。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英特爾高級院士、副總裁、英特爾研究院院長Rich Uhlig介紹道,集成光電旨在將光科學與大規模晶片生產的成本效益相結合,計算模型方面有神經擬態計算和量子計算項目。在推動提高數據利用率的技術方面,有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新技術(保密計算),以及支持人們加速計算系統編程的新工具(機器編程)。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英特爾高級院士、副總裁、英特爾研究院院長Rich Uhlig介紹道,集成光電旨在將光科學與大規模晶片生產的成本效益相結合,計算模型方面有神經擬態計算和量子計算項目。在推動提高數據利用率的技術方面,有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的新技術(保密計算),以及支持人們加速計算系統編程的新工具(機器編程)。
  • 電腦CPU到達物理極限,這是國產晶片追趕的好時機
    電腦CPU到達物理極限,這是國產晶片追趕的好時機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就拿電腦cpu來說吧,現在市場上最主流的兩個cpu品牌就是英特爾和amd,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兩個品牌壟斷了全球電腦的cpu市場。但是我們國內的晶片企業這些年也從未停止發展,比如說我們的龍芯、申威等企業,龍芯的cpu已經用在了北鬥導航衛星之上,而大名鼎鼎的超算設備神威太湖之光使用的就是申威的晶片。
  • 英特爾將推新型神經擬態計算系統,可模仿人腦工作方式 | 硬科技
    當下,晶片的角色和應用正在不斷擴展,從自動化到人工智慧以及其他領域對電腦的需求越來越高,迫使電腦需要像人腦一樣運作,這項挑戰了催生了一種全新的專門化的晶片架構。英特爾公司近期宣布,將發布一種神經擬態計算的實驗研究系統Pohoiki Springs,這種前沿技術可以模擬人腦的運作方式,以更快的速度進行計算,同時大大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