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展示Loihi神經形態晶片 僅憑氣味識別10種有害化學品

2020-12-05 Code8

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聯合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晶片Loihi的獨特能力:僅根據氣味就能識別多種有害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說,Loihi可以根據測試樣品的氣味識別出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影響此前學習到的氣味記憶。

Loihi晶片與任何傳統的識別系統、甚至是深度學習系統相比,具有更高的準確性。

而深度學習系統需要大約3000倍的訓練樣本,才能達到同樣的準確性。

英特爾實驗室高級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說:「我們正在開發Loihi晶片的神經算法,模仿人類聞到氣味後大腦的反應。」

「這是跨神經科學和人工智慧進行當代研究的一個典範,可應用於廣泛的行業。」

英特爾早在2017年首次發布Loihi晶片,並宣稱它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學習速度。Loihi晶片可以利用已有知識對新數據進行推斷,而且隨著時間累積學習速度也呈現指數級加快。

Loihi晶片是基於所謂的「神經形態計算」架構,這個架構的靈感來自科學家對人腦及人腦解決問題的最新理解。

今天《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稱Loihi晶片可以學習、識別10種不同的有害化學品氣味。

英特爾研究人員稱:「無論你聞的是葡萄柚、玫瑰還是有害的氣體,大腦中的神經元網絡都會產生該物體特定的感覺。同樣地,你的視覺、聽覺、記憶、情緒、決策都有各自的神經網絡,有自己特定的計算方式。」

英特爾團隊在研究過程中採用了一個數據集,其中包含了大腦對於72種已知化學物質的感覺,以及對每種化學物質氣味的反應方式。

這些數據被用於生成Loihi晶片的「生物嗅覺電路圖」,從而讓Loihi晶片可以辨別出每種氣味的神經表示,並識別每種氣味。

Imam在博客文章中表示,Loihi在嗅覺方面的獨特能力,可以被用於輔助醫生診斷的「電子鼻」,或者開發更有效的煙霧探測器和一氧化碳探測器,以及機場武器和爆炸物檢測器。

「下一步,就是把這種能力用於解決更多問題,從感官場景分析到抽象問題,了解大腦神經迴路如何解決這些複雜的計算問題,將為設計高效而強大的機器智能提供重要線索。」

相關焦點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從氣味中識別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Loihi獨特的能力,能夠僅根據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化學物質。研究人員說,Loihi可以從一個測試樣品中根據其氣味識別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其對先前學習到的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神經擬態計算晶片Loihi學會聞10種有害化學物質
    【CNMO新聞】在所有感官中,訓練AI分辨氣味是一件特別困難的事情,但這並不能阻止研究人員嘗試。近日,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了神經擬態晶片Loihi,讓它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氣味。將來,這項技術可能使「電子鼻」和機器人能夠檢測武器、爆炸物、麻醉品甚至疾玻英特爾神經擬態晶片Loihi該團隊使用英特爾的神經擬態晶片Loihi設計了基於大腦嗅覺電路的算法。根據英特爾的說法,即使存在其他強烈氣味,該晶片也可以識別10種氣味,包括丙酮、氨和甲烷。
  • 能「聞出」10種有害物質的神經形態晶片是什麼樣的?
    雷鋒網消息,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今天發表了一份聯合論文,展示了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的新能力:它能夠從氣味中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物質——即使存在「顯著的」數據噪聲和遮擋的情況。合著者說,它表明了神經形態計算技術可用於檢測爆炸物、麻醉品、聚合物等的前體氣味物質。
  • 英特爾的神經晶片學會「聞」 10種有害化學物質
    在所有感官中,氣味是AI的特別困難的一種,但這並不能阻止研究人員嘗試。最近,英特爾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訓練了一種神經晶片,以學習和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氣味。將來,這項技術可能使「電子鼻」和機器人能夠檢測武器,爆炸物,麻醉品甚至疾病。該團隊使用英特爾的神經形態晶片Loihi,設計了一種基於大腦嗅覺電路的算法。
  • 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
    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但相對於視覺和聽覺來說,嗅覺的感知更加困難,雖說人的鼻子在生物界並不特別靈敏,但也具有450種不同類型的嗅覺受體,機器(計算機)模擬起來依舊困難重重,近日,一直在晶片領域佔有重要席位的英特爾在晶片嗅覺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據報導,英特爾旗下一個神經形態計算小組一直在與康奈爾大學的嗅覺神經生理學家合作,研究人工智慧是否可以幫助計算機模仿大腦對嗅覺數據進行分析和分類的方式。
  • 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
    人類對於技術突破的追求永不止步,當面部識別技術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遍布手機、機場、商超時,科技人員正在努力為賦予機器(計算機)以嗅覺,進一步模擬人類。但相對於視覺和聽覺來說,嗅覺的感知更加困難,雖說人的鼻子在生物界並不特別靈敏,但也具有450種不同類型的嗅覺受體,機器(計算機)模擬起來依舊困難重重,近日,一直在晶片領域佔有重要席位的英特爾在晶片嗅覺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據報導,英特爾旗下一個神經形態計算小組一直在與康奈爾大學的嗅覺神經生理學家合作,研究人工智慧是否可以幫助計算機模仿大腦對嗅覺數據進行分析和分類的方式。
  • 登上Nature子刊封面:英特爾神經晶片實現在線學習
    論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6-020-0159-4在該研究中,研究者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在存在明顯噪聲和遮蓋的情況下學習和識別危險化學品的能力。
  • 計算機晶片能「嗅出」危險化學品氣味—新聞—科學網
    3月17日,美國康奈爾大學和英特爾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展示了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晶片Loihi在有明顯噪聲和遮蓋的情況下學習和識別危險化學品的能力
  • 掌握10種氣味 沒有鼻子的計算機晶片有嗅覺是咋回事!
    【來源:網易科技】3月17日消息,近日,英特爾研究院和康奈爾大學於《自然-機器智能》雜誌共同發表一篇論文,探討了神經計算用於辨別爆炸物和毒品等氣味。據了解,英特爾神經擬態測試晶片Loihi展示了學習並識別10種有害化學物質的能力,甚至是在有噪音和遮擋的情況下。
  • 研究人員以神經形態晶片打造超靈敏「電子鼻」
    Lab)神經形態運算小組資深研究科學家Nabil Imam展示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測試晶片。Imam與來自英特爾和康乃爾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正於計算機晶片上建立數學算法,以仿真大腦嗅覺系統聞到氣味後的神經網絡運作模式。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能效較之提升1000倍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能效較之提升1000倍   12月3日,英特爾宣布其研發的Loihi神經形態晶片在語音命令辨識、
  • 靠一種樣本學習多種氣味 神經擬態晶片拉近AI與人腦距離
    近日,一直致力於模仿人類五感的人工智慧又有新突破,通過神經擬態晶片,人工智慧已經掌握了丙酮、氨和甲烷等10種氣味的神經表徵,強烈的環境幹擾也不會影響它對氣味的準確識別。這項由英特爾研究院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共同參與的研究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機器智能》雜誌上。神經擬態即通過模擬人腦神經元的工作機制,讓計算機具備像人一樣的自然智能特性。
  • 擁有「嗅覺」 的新神經算法晶片
    神經擬態計算可以大幅度提升數據處理能力和機器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神經擬態晶片比傳統晶片的能耗要低得多。神經擬態計算是英特爾為應對計算領域非結構化、有噪聲數據日益增加等挑戰而研發的新的計算機架構。應用神經科學的最新見解,來創造作用方式更類似於人腦的晶片而非傳統計算機的晶片。神經擬態系統在硬體層面上複製了神經元組織、通信和學習方式。
  • 英特爾:效率達CPU一萬倍的神經形態晶片發布
    近日,英特爾(Intel)官方宣布,英特爾研發一款名為「Pohoiki Beach」的新型神經形態晶片系統產品,該晶片系統是受人類大腦思維方式所啟發,將生物大腦原理應用於計算機體系結構。
  • 英特爾將推新型神經擬態計算系統,可模仿人腦工作方式 | 硬科技
    這個名為Pohoiki Springs的神經擬態系統將於本月發布,向英特爾神經擬態研究社區(Neuromorphic Research Community)的成員開放。Pohoiki Springs將768塊Loihi神經擬態研究晶片集成在5臺標準伺服器大小的機箱中。不過該系統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
  • 最大規模的神經擬態計算系統,神經容量相當於小型哺乳動物的大腦
    一直以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在努力復刻人腦的工作原理,由此誕生了我們熟悉的神經網絡。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在嘗試複製感官能力,英特爾的神經擬態晶片 Loihi 就是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它擁有 13 萬個神經元(1024 核),實現了嗅覺模擬,掌握了 10 種危險品不同氣味的神經表徵。
  • 最大規模的神經擬態計算系統,神經容量相當於小型哺乳動物的大腦
    一直以來,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在努力復刻人腦的工作原理,由此誕生了我們熟悉的神經網絡。在這一過程中,人們也在嘗試複製感官能力,英特爾的神經擬態晶片 Loihi 就是一項最新的研究成果:它擁有 13 萬個神經元(1024 核),實現了嗅覺模擬,掌握了 10 種危險品不同氣味的神經表徵。
  • 現實版黑客帝國:AI能給氣味編程了,想要啥味要啥味
    除了以上提到的兩家專注於「數字嗅覺」業務的初創公司,谷歌、英特爾等頭部玩家在近些年也開始踏足「數字嗅覺」領域。1、谷歌團隊使用神經圖形網絡識別、預測氣味人類的氣味感知是激活400種不同類型嗅覺受體,其中的百萬分之一的嗅覺感知神經元(OSN)將信號發送到嗅球,然後再發送到大腦中其他結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