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忤逆子」名稱和為逝者畫像的由來(民俗故事)

2020-12-05 大眾文藝

聽我爺爺生前說,忤逆原來是一個中性詞,後來為什麼成為不孝的代名詞,相傳是因為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從前,有位母親養了一個獨生子,這獨生子名叫陳忤逆,為人很是不孝,他常對母親非打即罵,往往弄得這母親偷偷地傷心落淚。

陳忤逆雖為子不孝,但還算勤勞,常在田地裡勞作。由於自家的田地離家較遠,母親常為他送午飯。只是這飯送早了,陳忤逆便對母親非打即罵;這飯送晚了,忤逆也對母親非打即罵;送得不早不晚,忤逆仍對母親非打即罵。一天,烈日當空,忤逆在地裡鋤草,鋤累了,便倚在一棵大樹下歇息。正閉目養神之際,一陣嘰嘰喳喳的鳥鳴聲將忤逆驚醒,他忍不住抬頭仰望,只見一隻母鳥正含著食物從外面飛來,落在小鳥窩旁,一口一口地餵養著小鳥。忤逆猛地天良發現,暗想:鳥媽媽餵養小鳥尚且如此不易,想當年我年幼時,母親把我哺乳長大,也是多麼的不容易啊,而我這麼多年一直對母親非打即罵,哪裡對得起把自己哺育成人的母親呢?想到這裡,忤逆很是後悔,他發誓要改掉以往那種對母親不孝的惡習,要好好地伺候自己的母親。這麼想著,他便往母親前來送飯的路上遠遠望去,啊,是母親來了!是那年邁的母親,提著盛飯的籃子,冒著炎炎的烈日,正匆匆忙忙地往這裡趕來。忤逆看到這裡,不由一陣辛酸,便一躍而起,向母親跑去。他要痛改前非,親自迎接自己的母親了!母親見忤逆向自己狂奔而來,暗想,這忤逆一定又是跑來打罵她了,自己養的兒子竟如此不孝,這一輩子活著還有啥意思?真不如死了的好!想到這裡,她放下藍子,迎頭向一棵大樟樹撞去,頓時頭破血流,瞬時氣絕。忤逆跑到母親身傍,撫摸著母親的身體,不由失聲痛哭:「母親啊,母親,過去是我做了對不起你的事,今天可是來接你的呀……」自此以後,人們便將不孝父母親的,或者逼著父母走上絕路的人便稱為忤逆子。

忤逆為了贖自己的罪孽,將那棵母親撞死的樟樹砍了,用其中一節雕刻成其母親的塑像,寫上母親的名字、生辰八字,每天燒香供飯,吃飯睡覺時,都喊著母親,猶如母親活著一般,無論在何時何地,總是把母親塑像背在身上,做事時就讓「母親」安靜地坐在一邊。

一次,忤逆正在曬穀了,猛地萬裡晴空忽然烏雲密布,雷聲隆隆。原來,雷公爺爺見忤逆不孝,嚇死了母親,這次要考驗他是否真有孝順之心,若沒有的話,就一個響雷劈了他。忤逆,見烏雲滾滾而來,暗想,穀子溼了不要緊,保護「母親」要緊。於是他將母親背回了家,待他把母親一背回家,雷公爺已看出他是真孝順,便收了烏雲,不久,又是萬裡藍天。

後來忤逆娶妻生子,富甲一方。人們見孝敬父母親的人能有好報,便學著忤逆的樣子,一旦死了父母和老人,便請人雕刻其像,再後來,人們嫌雕刻像不如畫像逼真,也不如畫像方便,就改用畫像,自此,為死人畫像便這樣流傳了下來。

文字簡寫*笑話故事

吟詩罵財主(民間笑話故事)

清代最有名的桂林人之一陳宏謀:為地方民眾與金鉷的鬥爭驚心動魄

見到這個紅34師英烈留下遺址,我的淚水差點要落下來了

走進桂林市興安名鎮之秦皇宮

相關焦點

  • 張家口街道名稱的由來,背後的故事!
    張家口,咱從小長大的地方,長青路、武城街、紅旗樓等等,每條街道都熟悉,然而這些街道名字由來卻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一起來看看,漲漲姿勢!展覽館解放後,人民政府將舊社會的「新民街」(本義取自《大學》:「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改名為「新華街」。將日偽時期的「中央大街」(因張家口在日偽時期曾是偽蒙疆自治政府的中央機關所在地,故名「中央大街」),改名為「解放大街」。將舊社會反映娼妓制度的街道名稱「三間房」,改名為「利民巷」。
  • 河北故事|20餘年自費收藏上萬件 民俗博物館和楊友的脈脈鄉愁
    在他看來,每件物品都代表一段記憶,每個東西都有一段故事。除了紅色展品和這些「舊物品」,博物館的櫥櫃中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老藏品,有各種家常器具、布貼字畫、車軸模具,還有清中期的柜子、民國的油燈,以及近現代時期的瓷碗等等,凡是年代久遠的民俗器具、古董珍品全都陳列其中。「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時代的變遷。」
  • 愛晚亭的名稱由來-中新網
    愛晚亭的名稱由來 2015-01-12 15:50:17有以之為中國四大名亭之一。  亭是在乾隆年間,由當時嶽麓書院院長羅典創建的,本名「紅葉亭」,又稱「愛楓亭」,後來改為「愛晚亭」。一說是詩人袁枚改的,他嫌「紅葉」、「愛楓」這些名字太俗氣了,據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改成「愛晚」。亭雖然這樣出名,可是坐落處一點也不曠闊,那天遊人很多,更顯得有點侷促。
  • 中國語言的由來故事
    說起中國的語言,實在是數不勝數,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那麼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最應該知道的一些關於中國語言的故事。比如漢語、中文、語文、漢語拼音和普通話,它們的由來故事。先說一下「漢語」和「中文」,這兩個詞有聯繫又有區別,實際上是兩個概念。
  • 「幾何」名稱的由來
    原標題:「幾何」名稱的由來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門分科叫作「幾何」,然而卻不一定知道「幾何」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是誰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的,是誰用它來稱呼這門數學分科的呢?
  • 為什麼說從馬提尼克島的起源中可以獲知加勒比海名稱的由來呢?
    是向風群島中最大的、多火山的和風景如畫的島嶼。它的原名叫「馬地尼那」含義是「花的島」。該島是法國的海外大區,首府是法蘭西堡。馬提尼克居民克裡奧爾人還保留著傳統的民俗習慣,催長身高的傳說更使得該島充滿了神秘色彩。公元1492年8月3日,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第一次向著印度出發了,可是他卻並沒有到達目的地,而是反方向著陸在了美洲。
  • 七月半中元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元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  》》中元節來歷由來及傳說七月半中元節的來歷由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 那些化學元素名稱背後的故事
    我們一般都是這樣背誦元素周期表的:「氫、氦、鋰、鈹、硼、碳、氮……」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我們只看到一個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其實,人們在給元素命名時,往往都賦予其一定的意義,或彰顯特性,或體現出處,或致敬大家,或紀念祖國,或有天神加持,或與星辰同在……每個元素名稱後面,都有一段專屬於它的故事。
  • 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小年祭灶習俗有什麼講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2月8日電(記者 上官雲)「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每當這首「過年謠」唱起,就意味著傳統的「小年」到了,人們開始做糖瓜、祭灶,忙忙碌碌打掃屋子,準備過年的各種吃食……  》》過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有什麼習俗  》》2018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什麼時候小年來歷由來傳說故事
  • 史家胡同名稱的由來
    史家胡同往西距故宮,往南距東單、長安街,均為一千米左右,往北距東四,往東距二環路均五百米左右,往南走約百米便是世界著名的商業街金寶街。地處市中心,交通非常便利。清朝建立,史家胡同成為鑲白旗的屬地,鑲白旗的屬地北起報房胡同,南至今天東單大街北側,東至東城垣,西至皇城,這是北京城一塊絕佳地段,可以講是:「地處內城東,最先迎來朝陽紅,」鑲白旗能分得這塊絕佳地段,那得感謝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曾經熱播一時的電視劇《孝莊秘史》裡的男主角多爾袞,當時多爾袞貴為攝政王又是兩白旗旗主,給自已的下屬找塊好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十二生肖排座次,民俗文化有故事
    許多時候,我們在欣賞收藏者的那些情懷時,總是在傾聽別人的故事——儘管他們還陶醉在自己的玩賞中。 作為歷史悠久民俗文化符號,歷代留下了大量描繪生肖形象和象徵意義的詩歌、春聯、繪畫、書畫和民間工藝作品等。
  • 花卉名稱的由來
    花有不同的美,有的有美麗的株型,有的有鮮豔的花朵,有的有漂亮的花葉,在這些萬紫千紅、千姿百態的花卉背後,還有著美麗動人的故事。這些玫瑰花由來的故事,至今還在流傳。康乃馨人們常常把美麗的康乃馨送給自己親愛的母親,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要送母親康乃馨嗎?
  • 萬聖節的由來?萬聖節英語怎麼說?英語和漢語關於萬聖節的介紹
    如果讓你為萬聖節的由來做一篇介紹,你知道萬聖節由來的英語怎麼寫嗎?萬聖節用英語怎麼說11月1日萬聖節英文:Hallowmas,南瓜是萬聖節的代表。10月31日是萬聖夜英文:Halloween,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稱為萬聖節。
  • 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斯,英國名稱背後的故事
    可能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英國有好幾個名字,像它的正式名稱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此外在歷史上,它又被稱為不列顛,英格蘭,英吉利,大英帝國等等,為什麼一個國家有著這麼多的名字呢?咱們這期就好好聊聊英國這些名字的由來。眾所周知,英國是一個島國,這座島的名字就叫不列顛。
  • 二十四節氣民俗故事有哪些 臨沂人要知道它們的含義
    在我國民間,大街小巷裡傳頌的民俗故事一直為大家津津樂道。現在已基本不見街頭巷尾的說書人,但民俗故事卻以更多的方式在傳播著。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 <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中國古代科學家畫像>出版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和《中國古代科學家畫像》出版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們認為這兩本書記錄了我國古代傑出科學家的不朽業績和奮鬥歷程,大力營造了「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濃厚氛圍,弘揚了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值得向全社會推介。
  • 守墓人:夜夜守護墓園,只為逝者安息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殯葬習慣的改變,守墓人不用刻意去守護墓葬財物了,但他們依舊以墓園為家,白天打掃墓區、清理雜草,晚上巡邏、陪伴逝者。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逝者安息、讓生者安心。清明節期間,南國早報記者走進這個特殊的群體,體驗他們的工作,傾聽他們的故事。4月3日晚,在南寧市四廈嶺墓園,黃舟打著手電筒巡邏。
  • 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中國春節過年傳統習俗介紹
    [小年大年是什麼意思]春節的來歷由來及傳說故事  關於春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幾種較具代表性的說法,如春節源於臘祭,春節源於巫術儀式說,春節源於鬼節說等,但其中被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時期興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九尾狐傳》民間傳說故事解析,劇裡的人物角色原來是這個意思!
    亞太地區民間傳說故事中的冥河(日本國也是一樣的叫法),在中國地域常說的奈河,一度過三途川便進入了冥府地區,和中國臺灣較為常見的奈何橋是同樣,僅僅是叫法上的不一樣。3、奪衣婆劇裡奪衣婆是三途川看門人也是閻王爺的親姐姐,懸衣翁是他的丈夫,而在傳說中這二位是守在凡間與陰曹地府交界處三途川的冥府神靈(大約便是大家說的牛頭馬面的存在)。
  • 清明寄哀思 致敬英雄烈士 悼念每一位逝者
    醫護人員和抗疫工作人員,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全,負重前行,逆行而上,因公殉職,他們的生命永遠就定格在2020年。他們既是普通人,他們也是英雄;他們是普通的醫生、警察、官員、工人、志願者……正是一批又一批像他們一樣的人,無懼艱險,逆行而上,才有我們現在的平安。他們的故事也就此結束了,永遠的停留在這個嚴冬後的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