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中國古代科學家畫像>出版

2020-11-23 華夏經緯

  在今天舉行的《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和《中國古代科學家畫像》出版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們認為這兩本書記錄了我國古代傑出科學家的不朽業績和奮鬥歷程,大力營造了「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的濃厚氛圍,弘揚了科學精神和民族精神,值得向全社會推介。
 
   中科院院士席澤宗認為,中國古代科學家《故事》和《畫冊》涵蓋了各方面內容,科學性很強,堪稱科學史的精品。中科院院士柯俊說:「現在從小學到大學,都是守著課本,甚至研究生也是如此,不想著去突破課本有所創新,從這個角度講,這套書啟發了人們對創新的認識,對國家的貢獻很大。」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認為,這套書對培養、激發青少年的科學興趣和科學精神,意義重大。北京師範大學培訓學院院長俞啟定認為,這套書對中小學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實施因材施教很有意義。

  與會專家們還對這套書提出了一些修訂的建議。柯俊院士、中國科技館館長王渝生、中國倫理學會會長陳瑛、人民教育出版社新高中生物教材主編朱正威等專家建議在原著的基礎上編寫針對中、小學生的多種版本。另外,針對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發明的發明者無法考究,專家們建議在修訂時將這些無名氏的發明也編寫在冊。專家們還就如何在科技史的編寫中體現「古為中用」,如何發掘中國傳統科學的現代價值進行了探討。

  《中國古代100位科學家故事》和《中國古代科學家畫像》是由中央宣傳部宣傳教育局會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編寫和繪製的,日前已由學習出版社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光明日報 王慶環)

相關焦點

  • 《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立足科普 講好故事
    國內兒童科普作品出版方面一直存在著兩個問題,一是優秀的原創作品少,二是乾巴巴缺乏可讀性。此次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一舉跨過了這兩道坎兒,科普性、原創性、可讀性、多樣化一個不少。
  • 中國古代第一女科學家,是如何把一生過成傳奇
    王貞儀,200多年前的第一位中國女科學家! 默默無聞的一生裡她曾堅定地抬頭仰望星空,她的一生尤如流星般短暫,留下的卻是永恆的璀璨。 (二) 我們在教科書裡,在歷史典故裡都找不到名字的人,但是她確實存在,作為中國首位女性科學家的存在
  • 科學網—10年,為130 位科學家畫像
    這份工作在他看來意義不凡,他更希望這些畫像走進學校、走進單位,讓更多人看到並因此了解中國現代科學家勵精圖治的奮鬥歷程。 ■本報記者 袁一雪 當科學家博物館的籌備單位與杜愛軍聯繫,希望收藏他的科學家肖像畫作時,已經退休的中國科普研究所編輯杜愛軍心生感慨——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
  • 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積累:中國古代科學家
    今天寧夏人事考試網給大家整理了「中國古代科學家」的介紹,希望大家理解記憶。   中國古代科學家   1、張衡 (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
  • 中國古代有哪些科學家,又有哪些成就,和近代西方科技差在哪裡
    說到厲害的科學家,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大多是西方人,如牛頓,伽利略,近代愛因斯坦等。而中國古代又有哪些科學家呢?沈括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等等,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沒有之一,其個人經歷就是一部輝煌史,絕對是中國古代天才中的代表人物。他在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測量學,力學,醫學,經濟軍事政治都有很大的成就。
  • 簡述古代歷史上的十位科學家,你知道的還有哪些?
    在幾千年來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湧現出許多的科學家、發明家。為人類的發展和文化傳播做出了傑出貢獻。體現出古人的超前智慧和勞動創造的能力。下面就簡單的來介紹十位古代有名的科學家。這個人就是蔡倫,他的造紙術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對人類文化傳播的進步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後來因權力的鬥爭自殺而亡。3、張衡張衡不僅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而且還是地理學家、數學家。曾先後擔任過朝廷的許多職務。他開啟了中國天文、地理研究的先河。
  • 《科學家的筆記本》出版
    本報訊(記者 秦華)中國畫報出版社近日推出了由英國科普作家傑克·查洛納撰寫的《科學家的筆記本》,通過28個在科學技術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主題,300多項發明創造、理論、著作,展現從距今200萬年的能人時代至21世紀的科學發展史,見證科學家們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 中國古代四大神獸的傳奇故事
    四大神獸是古代中國傳說的神獸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屬於古代神話和天文學結合的產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四大守護神獸,希望大家喜歡!四大神獸之青龍來歷青龍,源於上古星宿崇拜。我國古代把天空裡的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 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
    文/濤聲依舊中國古代世界級科學家,他是一位僧人,也是一名天文學家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科學發展歷史其實不算太久遠,直到近幾十年來才得以飛速猛進的發展,這和其他國家有著很多的不同,因此中國的科學實力才會如此的薄弱
  • 《陝西古代青銅器》正式出版
    日前,《陝西古代青銅器》一書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  該書精選了陝西境內出土的100件(組)青銅器,主要圍繞青銅器的發現、發掘、流傳、收藏和研究過程,以及器物的特點特徵、歷史地位、文化內涵及重要意義,重點講述了青銅器背後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是學習了解陝西歷史、研究青銅器文化的一部精品力作。
  • 好書推薦 ‖《100位科學家的中國夢》
    一百位科學家 一百個中國夢【音頻簡介】在「兩彈一星」領域、科學理論研究領域、科學實踐領域頗有建樹的科學家和榮獲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以他們的科學夢想為切入口,展開一百個熱血、勵志的成長故事。1968年12月5日,一架飛機在首都機場著陸時突然失控,栽到了附近的玉米地裡。
  • 《中國古代科學家及著作(一)》紀念郵票26日發行
    年5月26日發行《中國古代科學家及著作(一)》紀念郵票1套4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李時珍、《本草綱目》、宋應星、《天工開物》,全套郵票面值4.80元。為修正古代本草書中存在的錯誤,李時珍歷時27年,到各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編撰完成了長達52卷的中醫典籍——《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全書分為16部、60類,共收藥1892種,附圖1109種,其對植物的科學分類,要比瑞典的分類學家林奈早二百年。《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古代中國為何沒有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偉大科學家?
    筆者-小文中國是聞名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無論是文化、歷史、經濟、發明都曾享譽世界,但縱觀過去的中國,一些人卻感到好奇,中國的歷史文人無數,但為什麼擁有四大發明的中國在過去卻沒有誕生過像愛因斯坦、牛頓、伽利略這樣的科學家?
  • 10年,他畫了130位科學家
    當科學家博物館的籌備單位與杜愛軍聯繫,希望收藏他的科學家肖像畫作時,已經退休的中國科普研究所編輯杜愛軍心生感慨——自己的努力終於得到了認可。在事業遇到瓶頸時,杜愛軍曾經向多位名畫家「取經」,詢問應該如何發展,曾經有位畫家對他說:「總是欠缺臨門一腳並不是畫作的問題,你應該畫自己熟悉的內容。」當時杜愛軍只認為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直到他畫完錢學森的畫作後,突然找到了「畫熟悉內容」的感覺。「畫科學家不容易,但是我堅信自己找對了方向,並要克服一切困難去做。」
  • 我國古代五位傑出科學家,第五位堪稱東方達文西,絕世天才!
    說到天才的科學家,大多數人腦海裡首先跳出的是西方人,比如伽利略、牛頓、高斯等等。其實在我國古代,也出現過一些天才人物,他們在各個領域都有涉獵,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時候沒有科學家這一稱呼,不過他們的確是不折不扣的科學家。
  • 8位科學家故事被編成繪本,講述生動故事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中國第一代航天人梁思禮……這些被譽為「共和國脊梁」的科學家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崇拜的偶像。如何讓科學家們的人生經歷和奮鬥故事以更加新穎有趣的方式走近孩子們、發揮榜樣引領作用?
  • 【專著推介】《論中國古代數學家》簡介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郭書春研究員新著的《論中國古代數學家》一書,2017年3月由海豚出版社出版。
  • 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 他是中國古代唯一被稱為「聖」的科學家,3項成就早西方一千多年
    他是中國古代唯一被稱為「聖」的科學家,3項成就早西方一千多年 古代中國人是不怎麼重視科學的,所以,到了近現代後,我們的科學水平直線下跌的落後於西方,當然這跟我們實用主義的文化相關。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成就也還體現在具有東方特色的宇宙理論上。宇宙理論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渾天儀製作的理論根據。地動儀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又具體體現在燦若星辰的古代天文學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