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2020-12-04 壯志衝上雲霄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國古代數學成熟於南北朝時期,此時古希臘已經衰落很久了。2.比較《九章算術注》和《幾何原本》不管是篇幅和深奧程度,九章都遠遠不如幾何原本,《九章》還停留在簡單基本運算解題,如加減乘除運算和勾股定理,而《幾何原本》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裡體系,從幾個公社少量前提出發,推導出大量結論,更是給後人開啟了數學論證的先河,留下了如窮竭法、分析法、反證法、等各種數學證明方法,這些證明方法我相信任何上過初中數學的都應該學過。3.最重要的事中國古代沒有圓錐曲線知識,不知道橢圓,拋物線,雙曲線,阿基米德螺旋線等為何物,這是致命傷,要知道圓錐曲線是大自然物體運動的普遍形式。4.中國古代不重視數學,沒有專門記錄前人成果的數學史,也沒有專門從事數學研究的團體,這導致即使偶爾出現一兩個數學天才,他們的成果也基本得不到重視,著作不是失傳就是無人問津,

如祖衝之的《綴術》唐朝以來就無人能懂以致失傳,我們今天知道祖衝之圓周率算到後7位的成就還是史官寫的《隋書》告訴我們的,至於他如何算出來的則永遠無人知道了。.中國古代數學家極少極少,2000年裡能稍微叫得上名字的也就寥寥十來個人,遠遠不如古希臘500年裡出的數學家多。數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是歐幾裡得(公元前300年左右)的《幾何原本》,它不僅給出了一整套數學體系(平面幾何、代數、數論、立體幾何),更重要的是給出了公理體系、演繹法這種令人驚嘆的方法論,使嚴密的科學成為可能。這不只是數學史上最偉大的成就,而且是整個人類歷史上偉大的成就,或者說為其他所有成就奠定了基礎。

中國古代數學的確不如古希臘,我們以前是落後,但現在奮發圖強,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將來會更好,總有一天會領先世界,中國兢兢業業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著。先秦百家爭鳴,其實各種風格的學派都有,但墨家是唯一強調邏輯和實踐的學派,注重對客觀世界的抽象刻畫。墨子里有中國最早的三段論論述,也有各種自然現象樸素的科學理解。假如墨家在後世依然生命力旺盛,我覺得中國未必發展不出自己的科學體系。可惜後面儒道法盛行,經驗主義的思維方式成為主流,缺乏邏輯和實證精神,墨家銷聲匿跡了。

其實中國落後很正常,希臘文明和古埃及文明交流頻繁,希臘很多人都去過埃及遊歷的,古埃及已經積澱了倆千年了,雖然儒家使當時中國的精神文明高出同時期的其他文明幾個臺階,但弊端也是後患無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今荼毒著每個地方,大到國家未來,小到家庭處事。上就是權威,下不能犯上。儒家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是也束縛了中國人思想發展,不過還好我們現在逐漸在科技領域模仿學習西方,甚至在某些領域已經超越了西方。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數學為何如此的落後?
    陳景潤可為何中國的古代數學一直那麼落後,而沒有得到發展呢?數學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原因其實有很多,分析了一下1.中國古代數學成熟於南北朝時期2.比較《九章算術注》和《幾何原本》不管是篇幅和深奧程度,九章都遠遠不如幾何原本,《九章》還停留在簡單基本運算解題,如加減乘除運算和勾股定理,而《幾何原本》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裡體系,從幾個公社少量前提出發,推導出大量結論,更是給後人開啟了數學論證的先河,留下了如窮竭法、分析法、反證法、等各種數學證明方法,這些證明方法我相信任何上過初中數學的都應該學過。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上)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我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在我國,天文學不僅直接關係到農業生產這一國家經濟命脈,而且還是統治者了解「天意」、施行政令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官方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古代的天文學在天文觀測、曆法制定、天文儀器的製造和使用等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各文明古國的前列。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首先表現在天文觀測方面。天文觀測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內容,在恆星、行星、日月和異常天象觀測方面,我國古代天文學都有傑出的成就。而天象記錄方面的連續性、完備性和準確性,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都無法比擬的。
  • 中國古代數學成就輝煌 十四世紀以前始終是世界上數學較發達國家
    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是輝煌的,十四世紀以前始終是世界上數學最為發達的國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測量土地計算租稅興修水利規劃建設製造器皿交換貨物修訂律法等生產實踐的推動,數學知識得到極大地豐富和提高。但這時期的數學還處於經驗積累的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數學體系。
  • 解答李約瑟提出的世紀難題:中國古代科技發達,近代怎麼就不行了
    背景知識院士李約瑟提出的世紀謎題:中國古代科技發達,近代怎麼就不行了?本文嘗試解答此問題。大多數學者認為中國科技落後於世界的時間段為:明萬曆到清乾隆的二百年間。三是科學實驗與數學的結合,實驗數據和數學推理是近代科學的一大特點,在伽利略之前,實驗和數學還是分開進行的,直到伽利略時期,科學研究開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再經過推理和計算的方式,對實驗對象進行說明和描寫,可以說是開創了近代自然科學中經驗與理性相結合的科學傳統。伽利略反覆強調,只有通過數學證明了的東西,才是科學可靠的結論。
  • 中國古代沒有科學,那四大發明算什麼?我們的智力比西方人差嗎?
    ,古埃及人和兩河流域的居民,在農業、天文、數學、醫學、文學方面的成就,傳播到了古希臘,古希臘人運用這些知識來解釋物質世界中的現象,從而誕生了科學。因此,希臘古典時代的科學是有源頭的,這個源頭就在古埃及文明和兩河流域的文明中。當然,中國人在夏、商時期也有著豐富的天文、數學、醫學、農學、文學方面的成就,但是,中國與希臘相隔甚遠,所以,中國夏商時期的知識並未傳播到古希臘,也沒有成為科學的源頭。
  • 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下)
    讓我們接上之前的文章,繼續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科學:偉大成就之——天文學,中國古代的天文學成就也還體現在具有東方特色的宇宙理論上。宇宙理論是我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渾天儀製作的理論根據。渾天說是一種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理論,但在當時,它比其他宇宙理論能更好地說明天體運動,因此在我國古代宇宙理論中居主導地位,影響也最大。宜夜說與蓋天說、渾天說相對立,它反對有固定的天球,主張宇宙處處充滿無邊無涯的氣體,日月星辰在其中漂浮遊動。宣夜說顯然已有宇宙無限的觀念萌芽,這在哲學上有一定意義,但它過於思辨,無法用其指導天象觀測,所以其科學價值不大。
  • 數學界的李約瑟難題:宋元數學高度發達,為何未能產生近代數學?
    前言 1976年,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個問題被稱為「李約瑟難題」,引發了後人無數解答和爭論。李約瑟難題有很多子問題,在數學界同樣適用。
  • 《科技篇一》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本節重點:(★★★★☆):中國古代天文、數學、地理、物理、醫藥、建築、農業、科學成就。一、 中國古代天文成就1. 春秋:《春秋》記載 「有星孛入於北鬥」,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2. 戰國: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3.
  • 為什麼說科學是近代才產生的,與古希臘無關?
    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產生科學?除了西方,為什麼其他文明都沒有產生科學?為什麼科學只在歐洲產生?其實,看了本文你就知道:科學是近代產物,古代任何文明都沒有科學,包括古希臘羅馬。二,古希臘有科學和民主嗎?科學和民主是古希臘的兩大主題。古希臘的科學和民主發展到近代,就促成了西方的近代化。這一點幾乎得到了所有學者的認同。但這個觀點其實是錯的,不符合歷史事實。
  • 中國古代有哪些科學家,又有哪些成就,和近代西方科技差在哪裡
    而中國古代又有哪些科學家呢?以下列舉著名的古代科學家:張衡:我國東漢時期,傑出的科學家,他精通數科,天文學,數學,建築學、天文學等,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幾乎是古代的一位全才,還被譽為"木聖"。他在數學上留下很多著作,還是一個著名的發明家,如地動儀、指南車、混天儀等。這些發明讓中國人都引以為豪!
  • 中國古人真的缺乏科學精神嗎?純屬誤解
    從那以後,中國知識分子和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問類似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科學,為什麼中國古人缺乏科學精神,他們還認為相比歐美白人,現在的中國人依然缺乏科學精神。類似的問題還有,為什麼古希臘擁有科學、自由和民主,中國沒有?這樣的問題看似嚴謹,其實就是瞎扯淡,中國人什麼都不缺,只是現在有些知識分子缺少骨氣和水平太低罷了。一,中國古代發展水平比古希臘高好幾個檔次。
  • 古代中國與古希臘的研究思想比較
    本文主要內容出自勞埃德的著作《古代世界的現代思考》,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看一看~勞埃德在他的書中他以亞里斯多德的思想與我國西漢時期的雜家作品《淮南子》為例,對古代中國語古希臘的研究思想做了對比。我們可以來看一看古希臘人和古代中國人對同一個世界所產生的不同的看法。1、對世界構成的看法亞里斯多德:月下區(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所處的世界)的一切事物由土、水、氣、火四種元素構成,月上區(指除地球外的天體,如金星、木星、太陽等)由特殊且高貴的元素——以太構成,他還認為地球應該是球形的。
  • 似神而非神:淺析古希臘神話與中國古代傳說中神靈的異同
    許多人不知道,「四大文明古國」之說,其實出自清末民初的維新人士梁啓超先生之口,這一論調的提出,其實不乏梁先生「振奮國民之心」的考慮。事實上,這一說法在國際上的認同度並不如想像中高。相對應的,在美國學者威廉·麥克高希所著《世界文明史》中,將「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稱為「世界五大文明發源地」。
  • 中國古代五千年文明史中為什麼沒有發展出系統的科學?
    「科學」,對於中國長達數千年的文明史而言,其實算是一個十分新鮮的事物。有一種觀點認為,世界上所有文明中,從古到今延續下來沒有斷絕的,只有中華文明。然而,問題來了:為何在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之間,古代中國人在科技方面的發達程度遠遠超過同時期的歐洲,近代科學卻沒有產生在中國,而是產生在十七世紀的西方,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後的歐洲?
  • 中國古代最著名的三道數學題,到現在經久不衰,有一題被國際認證
    隋唐時期,在數學教育方面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在國子監內設立算學館,並相應地在科舉考試中設有明算科。如隋朝國子寺設立「算學」,置有博士二人,助教二人,招收學生八十人,進行數學教育。唐沿隋制,國子監亦設置「算學」,但其設於何時則有兩種說法。
  • 2020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山東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古代數學成就 2020山東事業編考試備考正在緊張進行中,為了幫助大家複習備考,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2020山東事業編考試備考資料,來一起學習下吧!
  • 古代科技的發展與歷程
    這就使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得以世代相傳、連續積累,並在這個基礎上走向自己的巔峰。世界著名科學史家李約瑟曾把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為縱線,世紀年代作為橫線,製作了一幅科技發展的示意圖,它清楚地表明:無論是以前4000年,還是近50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事實上一點沒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穩緩地前進」。
  • 中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居然比國外領先這麼多
    我國古代的天文成就在歷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你知道當時古代的天文成就有多厲害嗎?一、天象記錄公元前28年在西漢時期,是目前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記錄在《漢書·五行志》中。並且中國學者李淳風總結彗星尾巴總是背向太陽,這一規律比歐洲人早發現900多年。而我國對天文學貢獻最大的是新星與超新星的記錄。公元前134年,在《漢書·天文志》中是中國文獻最早記錄的新星。其實中國早在公元前14世紀的甲骨文中,就記載了新星。從那時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3000多年中,中國共記錄新星90顆集中超新星10顆。
  • 中國古代領先世界的天文科技成就
    張衡星 張衡環形山浩瀚星宇中有一小行星名喚「張衡星」,月球背面有一大撞擊坑形成的環形山稱為「張衡環形山」,紀念中國偉大的天文科學家張衡,同時彰顯了二千前年的中國天文科技成就。張衡是東漢時傑出的太史令,才高於世、從容淡靜,他在天文、數學、機械、陰陽、歷算(推算歲時節候)和文學上都有極高的成就。月球背面的大撞擊坑周邊的環形山,被命名為張衡環形山。
  • 中國古代科技成就
    提起中國古代科技成就,人們不禁想起舉世公認的「四大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和印刷術),馳譽中外的萬裡長城,人工開鑿的世界最長的運河。實際上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上,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卓越的科技成就。是中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他翻譯的過《幾何原本》,《測量法義》,《泰西水法》等書。他逝世後歸葬於上海法華涇與肇家浜兩水的匯流處,其地被稱為「徐家匯」。他的墓址在上海市徐家匯光啟公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