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著推介】《論中國古代數學家》簡介

2021-02-13 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郭書春研究員新著的《論中國古代數學家》一書,2017年3月由海豚出版社出版。

《論中國古代數學家》匯集了郭書春研究員長期以來對我國古代數學家張蒼、劉徽、王孝通、賈憲、秦九韶、李冶的研究成果,包括西漢以來到清中葉中國古代六位數學家的生平經歷、學術思想和數學成就。該書是郭書春研究員中國數學史研究工作的一個側面總結,既反映了作者不同於清中葉以來學界的某些看法,帶有撥亂反正的性質,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他研究數學史的某些方法。例如秦九韶,自餘嘉錫依據劉克莊和周密對秦九韶的指責,於1946年發表《南宋算學家秦九韶事跡考》之後,秦九韶成就大而人品壞的觀點在學術界一直佔據主導地位。郭書春將劉、周與秦的言行放到南宋末年複雜的社會背景下進行分析,並徵引秦九韶的長期被學術界忽視的九段「系」文,認為秦九韶是一位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與創新精神的數學家,同時是一位主張施行仁政,支持抗金、抗蒙戰爭的正直官吏,劉克莊、周密對他的指責是顛倒黑白。又如,關於李冶被授予翰林學士的年代,《元史》等有多種說法。郭先生根據王惲《中堂事記》考訂,斷定《元史▪李冶傳》等的記載不準確。

《論中國古代數學家》中的內容源於郭書春研究員上世紀90年代發表的有關六位數學家的論文。這次結集出版時,做了統一的體例調整,並增添了部分注釋,刪掉了重複的部分,以時間為順序,中國古代數學史發展的脈絡更加清晰。對於數學史專業研究者來說,本書更正了清中葉以來中國數學史界對某些所謂「史實」的誤解,對研究中國古代數學史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同時也進一步肯定了中國古代數學在世界數學發展過程中做出的貢獻。對於大眾讀者來說,本書也有較強的可讀性,不僅可以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知識,還可以當成人物傳記來讀,了解古人的愛國情懷及高尚的學術情操。

徵稿郵箱:ihnswx@ihns.ac.cn

相關焦點

  • 數學家論數學——數學的本質
    惠斯勒(J.M.Whistler,1834~1903,美國畫家)早年考入西點軍校,I855年去巴黎,1859年定居英國,擔任過不列顛美術家協會主席.代表作《在鋼琴旁》、《白衣女郎》曾引起轟動.晚年作品追求東方趣味,畫中少女常穿日本和服並擺上幾件中國瓷器
  • 中國古代數學家和他們的學問
    圓面積的算法「化圓為方」導語:當西方的數學體系傳入中國,中國的學者在感嘆其先進而自成體系時,也對中國古代數學研究的發展脈絡進行了梳理,最終認為,中國古代數學家們的「勾股術」、「重差術」、「天元術」、「四元術」等,其實也就是西方數學的源頭。
  • 中國數學界排名前十的數學家,你都知道嗎
    在中國數學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傑出的數學家,他們都為中國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以下是我心中排名前十的數學家: 1.華羅庚也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華羅庚在多複變函數論,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領先西方數學界10多年,是國際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國學派」。開創中國數學學派,並帶領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培養出眾多優秀青年,如王元、陳景潤、萬哲先、陸啟鏗、龔升等。 3.
  • 中國傑出女數學家
    算籌在中國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數者不用籌策」的記述,現在所見的最早記載是《孫子算經》,至明朝籌算漸漸為珠算所取代。  17世紀初葉,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一種算籌計算法,明末介紹到我國,也稱為「籌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為「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我國的這種籌算,並且寫了三卷書向國人介紹西洋籌算。
  • 紀念中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誕辰
    今天是著名數學家蘇步青118周年誕辰。他是平陽人,1919年赴日本留學,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1931年獲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教務長;1952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教務長、校長。長期擔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學報》、《數學年刊》主編,《辭海》副主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名譽主席。
  • 中國女數學家的故事
    算籌在中國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數者不用籌策」的記述,現在所見的最早記載是《孫子算經》,至明朝籌算漸漸為珠算所取代。  17世紀初葉,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了一種算籌計算法,明末介紹到我國,也稱為「籌算」。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戴震稱其為「策算」。王貞儀也從事研究由西洋傳入我國的這種籌算,並且寫了三卷書向國人介紹西洋籌算。
  • 至聖孔子,亞聖孟子,他們是中國古代聖人!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我國古代十大聖人。至聖孔子,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開創了私人講學的社會風氣,並且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將他的言行語錄整理為儒家經典《論語》。他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南宋數學家秦九韶:「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
    他所著《數書九章》,被稱為「算中寶典」他善於創新,用數學解決百姓的實際問題德國數學家高斯提出的同餘理論,是數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他之前五百多年的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秦九韶的數學家就提出了同樣的解法。他的理論被西方稱為「中國剩餘定理」,也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數學研究的先進水平。
  • 華羅庚是我國現代傑出的數學家,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華羅庚是新中國數學研究事業的創始人,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而他初中畢業後不到一年就因家貧而輟學,後來的成就完全是刻苦自學而取得的。
  • 中國古代歷史上十大科學家,不管在哪個時代,他們都是正能量!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
  •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和日地距離?
    (原標題: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日地距離?)也許你通過現代設備可以得出答案,但是如果讓你回到古代,你有辦法可以計算出來嗎?來看看聰明的古人是怎麼算出來的吧!
  • [思維拓展]中國當代著名數學家介紹
    1950年回國,先後任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所長,數理化學部委員和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主任、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主席團委員等職。還擔任過多屆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此外,華羅庚還是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全球頂尖數學家聚滬論智
    全球頂尖數學家聚滬論智   該國際性的數學家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這是其首次登陸中國。在5天的會議期間,近千名全球頂級數學家將在上海交大進行跨越太平洋的智慧對話。
  • 走近四川歷史名人|南宋數學家秦九韶:「中國剩餘定理」的開創者
    他之前五百多年的中國古代,有一位名叫秦九韶的數學家就提出了同樣的解法。他的理論被西方稱為「中國剩餘定理」,也代表著當時世界上數學研究的先進水平。秦九韶是南宋四川人,是我國古代宋元數學研究高峰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古代數學集大成者,被譽為「宋元數學四大家」之一。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秦九韶是唯一一位來自科學領域的歷史名人。
  • 中國古代鎳白銅及其西傳
    1924年,英國學者Alfred Bonnin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白銅史的專著《鋅與白銅:附十八世紀其它家用合金的注釋》,對中國白銅輸入歐洲及歐洲仿製白銅的歷史作了詳盡的考證和評述。  中國學者有關鎳白銅歷史研究的第一篇論文,是1929年我國化學史家王璡在《科學》上發表的《中國銅合金中之鎳》一文。該文首次注意到中國古代鎳白銅的存在,指出:「惟中國用白銅,則由來已久。
  •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都有哪幾個文/@成長新視點數學,是人類對事物的抽象結構與模式進行嚴格描述的一種通用手段,也是分析和結構相關事物的有效工具。在中國古代,就有無數的先輩對數學進行了先導研究,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編寫了一些著名的數學專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主要是《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海島算經》、《張丘建算經》和《緝古算經》等五部。一、九章算術。
  • 《數學家講解小學數學》簡介中篇:正確的中小學數學
    《數學家講解小學數學》,伍鴻熙著,趙潔、林開亮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數學家講解小學數》簡介 作者 | 趙潔 林開亮 3 《數學家講解小學數學》簡介
  • 著名數學家龔昇教授逝世
    著名數學家龔昇教授逝世
  • 華人數學家笑傲世界數學研究 成果以其名字命名
    在中國數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傑出人物,本網集合的這十幾位數學大師就是其中最優秀的代表。他們為振興我國的數學事業而不斷地奮鬥,他們大都是某些數學領域的奠基人或集大成者在確定數學進程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他們的思想和成就體現了各自所處時代數學活動的主流。中國古代算術的許多研究成果裡面就早已孕育了後來西方數學才涉及的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領先的數學研究成果就是以華人數學家命名的。
  • 古代中國數學家如何計算太陽直徑、日地距離?
    也許你通過現代設備可以得出答案,但是如果讓你回到古代,你有辦法可以計算出來嗎?來看看聰明的古人是怎麼算出來的吧!天文歷算是古代數學的重要部分。在古代中國,數學家被稱作「疇人」,其原意就是指世代從事天文歷算的職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