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發布《意見》鼓勵用人單位建立補充醫療保險

2021-01-08 金臺資訊

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結餘有望可以為家人購買商業險。昨天,記者從江蘇省醫保局獲悉,該局就《關於促進補充醫療保險發展、進一步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指導意見(試行)》(下面簡稱《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

《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用人單位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擴大補充醫療保險的覆蓋面。根據用人單位承受能力、員工隊伍結構等合理設定籌資和待遇保障水平,主要解決經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大額醫療費用補助、大病保險)保障後個人自負的醫療費用,重點向重特大疾病傾斜,併兼顧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保障需求,促進和諧穩定勞動關係的建立,更好保障職工權益。補充醫療保險所需費用可以由用人單位承擔,也可以在集體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承擔。其中,企業承擔的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5%以內的部分,可按照企業所得稅有關政策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補充醫療保險原則上由用人單位或行業自行管理,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或商業保險公司管理。對已經由醫療保障部門統一管理的,醫療保障部門可以通過公開招標,委託商業保險公司在「保本微利」的原則下經辦。醫療保障部門也可以接受用人單位的委託,對符合條件的補充醫療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一站式」結算提供支持。

《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發展商業補充醫療保險,政府引導支持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重點解決參保人員個人負擔的住院和門診發生的大額醫療費用,將醫保目錄外的自費醫療費用納入保障範圍,形成與基本醫療保險的有效銜接。允許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歷年結餘資金留足一定額度後,可用於個人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也可為其參加省內基本醫療保險的配偶、父母、子女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居民購買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按商業健康保險規定在計算個人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有條件的地區可以為醫療救助對象等困難人員提供資助或補貼,幫助其參加商業補充醫療保險。

《指導意見》也提出,以省或設區市為單位,發揮規模化集約化的優勢,支持優質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推廣。由商業保險公司自願申報,鼓勵採取聯保共保的方式,醫療保障部門會同銀保監等相關部門根據商業保險公司服務能力、品牌信譽、風險控制能力、產品價格以及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情況等因素,評估優選符合條件的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納入醫保公共服務平臺推廣,供群眾選擇購買。省及設區市醫療保障部門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對納入推廣的相關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產品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和設計指導,提升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的精準性和合理性。建立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聯動經辦服務模式,充分發揮「網際網路 」的優勢,推動在商業保險公司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以及「江蘇醫保雲」 APP全面實施 「線上參保」。推進商業補充醫療保險賠付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實現「一站式」結算,提升參保人員服務體驗。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醫保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9.8%
    來源:央視原標題:用人單位注意了!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9.8% 今天(1月13日),北京市醫療保障局發布消息,從1月開始,下調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進一步減輕用人單位繳費負擔。
  • 《南通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後評估報告
    《南通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辦法》後評估報告 來源: 備案審查處 發布時間:2020-12-29 字體:[ 大 中 小 ] 一、前言 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建立城鄉統一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根據國家和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規定,按照《關於切實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整合併軌工作的意見
  • 北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月起降至9.8%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北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1月起降至9.8%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杜燕)自2021年1月起,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0.8%降至9.8%,進一步減輕用人單位繳費負擔。
  • 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1個百分點 個人繳費...
    原標題:1月起北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9.8%   據北京市醫保局網站消息,1月13日,北京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的通知》(京醫保發﹝2021﹞1號),自2021年1月起,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1個百分點,由現行的10.8%調整至9.8%;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
  • 1月起北京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0.8%降至9.8%
    1月13日,北京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的通知》(京醫保發﹝2021﹞1號),自2021年1月起,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0.8%降至9.8%,進一步減輕用人單位繳費負擔。
  • 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58條最新意見
    如因用人單位原因導致其與勞動者籤訂的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六條要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 5.倒籤勞動合同應否支付雙倍工資? 答:倒籤以勞動關係建立之日作為合同籤訂之日,而補籤以勞動關係建立之日作為勞動合同開始的期限。補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需支付雙倍工資。
  • 全國範圍內至少60個城市落地城市定製醫療險專家認為 醫療保險新...
    例如,今年4月,由江蘇省蘇州市醫療保障局、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共同指導的蘇州城市定製化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蘇惠保」正式發布;今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推出「杭州市民保」;今年9月,安徽省合肥市「合惠保」上線;今年10月底,天津市推出「津惠保」……  近日,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上海健康醫學院聯合完成並發布健康保險藍皮書。
  •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門市基本醫療保險管理辦法​的...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個人應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九條 以城鄉居民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財政補助相結合。(二)以職工身份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1.用人單位和職工一檔繳費費率為3.5%,其中用人單位為3.0%,個人為0.5%。二檔繳費費率2018年為4.3%,從2019年起為4.0%,其中用人單位逐年降低繳費費率,2018年為2.8%,從2019年起為2.5%,職工個人繳費費率統一為1.5%。
  • 單位醫保繳費不再進入個人帳戶 累計結存超8000億
    國家醫保局近日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職職工個人帳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而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則全部計入統籌基金。近年來,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結餘比例較高的問題逐漸顯現,2019年累計結存達到了8426億元。
  • 完善食品藥品追溯體系意見發布!鼓勵藥品、醫械企業對產品最小銷售...
    9月27日,CFDA官網發布《關於推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完善追溯體系的意見》,對推動食品藥品生產經營者完善食品藥品追溯體系提出了一些意見原則上,食品生產經營者均應採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追溯體系。不具備信息化條件的生產經營者,可採用紙質記錄等實現可追溯。紙質記錄保存期限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執行。三、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其生產質量管理規範(GMP)要求對各項活動進行記錄。記錄應當真實、準確、完整和可追溯。鼓勵藥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對產品最小銷售單位賦以唯一性標識,以便經營者、消費者識別。
  • 北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至9.8%,每個月能省多少錢?
    近日,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的通知》。通知明確,自2020年1月起,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由10.8%降至9.8%,個人繳費比例不做調整。
  • 北京擬統一城鄉失業保險政策,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
    首都之窗昨天公布《關於統一城鄉勞動者失業保險政策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集意見。本市擬自5月1日起統一全市城鄉失業保險政策,農民合同制工人與城鎮職工同等繳納失業保險費,同等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 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現就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提出如下意見。在醫療保障方面,離休人員繼續執行現行辦法,所需資金按原渠道解決;轉制前已退休人員,轉制後繼續按規定享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障等待遇。有條件的轉制單位,可按照有關規定為職工建立補充醫療保險和企業年金。要進一步做好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六、推進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改革  14.明確改革目的。
  • 已與國家、地方和軍隊用人單位建立勞動人事關係的社會人才能否...
    【導讀】華圖寧夏軍隊文職考試網同步軍隊人才網發布:已與國家、地方和軍隊用人單位建立勞動人事關係的社會人才能否報考20,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點擊下載:2020寧夏軍隊文職招聘111人職位表   已與國家、地方和軍隊用人單位建立勞動人事關係的社會人才能否報考?   徵得所在用人單位同意後,可以報考。
  • 第三屆中國醫養保險高峰論壇召開
    9月23日,由泰康保險集團主辦、泰康養老承辦的長壽時代——第三屆中國醫養保險高峰論壇在京成功召開。全國28城同步直播,3000位來自醫養保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事業單位相關負責人參會,聚焦多層次醫養保障體系建設,見證首份《中國企事業員工醫療養老保障白皮書》發布。
  • 探索破解重補償、輕預防和康復問題——湖北推動工傷保險制度「三...
    省人社廳工傷保險處相關負責人坦言,由於側重於強調工傷保險的補償功能,工傷預防和康復尚缺乏具體、可操作性的規定;多數人認為完成工傷賠付即意味著工傷保險工作結束,極少數工傷職工擔心康復後影響評殘等級進而影響經濟補償,選擇放棄康復;部分用人單位過於強調短期效益,不願投入工傷預防……該負責人表示,面對工傷保險工作面臨的諸多挑戰,湖北省將多措並舉,推動工傷保險制度「三位一體」均衡發展。
  •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和單位的繳納比例各是多少?
    問題:對於養老保險,個人或單位的繳納比例各是多少?你問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費率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全國不統一。因為現階段執行的政策省市級地方統籌。國家的指導文件是單位人參保,用人單位承擔的繳費比例為職工工資的20%左右,個人承擔8%。
  • 用商業保險替代工傷保險 企業須另付工傷賠償金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將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混為一談,一些用人單位則故意將兩種保險混淆,以圖私利。不久前,發生在廣東清遠市一家貨運公司的工傷事故就很典型。不過受傷職工經過自己不懈努力,最終維護了自己的權益。
  • 財聯社保險周報(6月15日)
    監管喊話各保險機構強化網絡安全措施北京擬開展車險繳費實名制試點工作北京推行建設單位購買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制度北京工傷保險費率階段性下調20%上海銀保監局:鼓勵中外資銀行保險機構在股權等方面加大合作江蘇銀保監鼓勵險資投資產業基金海南、甘肅兩地銀保監局發布個人貸款信保業務消費者提示黑龍江銀保監局發布網際網路保險風險提示
  • 「鼓勵員工停薪留職」?華夏保險回應:支持各單位自主經營、化解壓力
    4月21日晚上,一封華夏人壽保險「關於鼓勵管理幹部停薪留職自行創業的通知」文件引發了保險業內的強烈關注。裁員?優化?競爭?疫情影響下的壽險市場又在經歷怎樣的困境?市場猜測紛紛,畢竟在疫情後經濟如何發展的敏感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