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醫保繳費不再進入個人帳戶 累計結存超8000億

2020-12-05 河北新聞網

國家醫保局近日發布了《關於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在職職工個人帳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而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則全部計入統籌基金。

近年來,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結餘比例較高的問題逐漸顯現,2019年累計結存達到了8426億元。專家認為,本次意見削減了個人帳戶基金劃轉比例,同時擴大了個人帳戶的使用範圍,有助於醫保基金髮揮互助共濟的功能,提高參保人保障水平。

單位醫保繳費不再計入個人帳戶

意見指出,增強門診共濟保障功能。普通門診統籌覆蓋全體職工醫保參保人員,支付比例從50%起步,隨著基金承受能力增強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待遇支付可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

尤其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意見提出改進個人帳戶計入辦法。科學合理確定個人帳戶計入辦法和計入水平,在職職工個人帳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計入標準原則上控制在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以內,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帳戶原則上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劃入額度按所在地區改革當時基本養老金2%左右測算,今後年度不再調整。

這一規定對醫保個人帳戶制度做出了巨大調整。按照1998年12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劃入個人帳戶的比例一般為用人單位繳費的30%左右,這一政策自出臺一直沿用至今。

也就是說,在本次調整前,醫保個人帳戶裡的錢,是個人醫保繳費的全部和單位醫保繳費的30%。而意見正式實施後,在職職工個人帳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而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則將全部計入統籌基金。

職工醫保個人帳戶累計結存八千億元

調整醫保個人帳戶計入辦法近年來呼聲頗高。學術界普遍認為,個人帳戶分散了統籌基金總量,積累功能也有限,要增強醫保基金的共濟能力,就必須調整個人帳戶的結構。

事實上,個人帳戶是職工醫保制度設計之初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南開大學衛生經濟與醫療保障中心主任朱銘來表示,個人帳戶設立的初衷,主要基於兩方面考量:一方面是在當時參保率不高的情況下激勵廣大群眾參保,同時體現個人對自身健康的責任和就醫選擇權;另一方面是建立個人醫療基金積累機制,制約醫療需求過度釋放、抑制過度消費。

不過,隨著社會發展和醫保制度的完善,以及人人公平參保、深化醫保功能、單位和個人減負等政策目標的提出,個人帳戶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下的需求,其自身的缺陷也逐漸顯現。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仇雨臨認為,個人帳戶分散了統籌基金的總量,降低了醫保基金互助共濟功能的發揮。

隨著我國基本醫保基金規模的不斷增長,個人帳戶累積結餘也在隨之增加,個人帳戶累積結餘比例較高的問題逐漸顯現。國家醫保局公布的《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職工醫保統籌基金(含生育保險)當期結存2066億元,累計結存(含生育保險)14128億元,個人帳戶當期結存1116億元,累計結存達到了8426億元。

而帳戶資金沉澱過多,但資金使用效率低下,是醫保個人帳戶遭受眾多詬病的重要原因。專家認為,在縱向個人保障方面,雖然個人帳戶的資金一直有計入,但積累作用並不明顯,老年參保者累計結餘較少,在門診費用保障作用有限。而在橫向風險分散方面,個人帳戶基金雖然總體存在大量沉澱,但主要是年輕的、健康的人積累,這部分人群由於看病需求較少,只能讓這筆資金在帳戶中不斷累積。因此,建議未來可以進一步削減醫保個人帳戶基金劃轉比例,控制和縮小醫保個人帳戶規模。

「弱化」個人帳戶不會損害保障水平

對於職工個人而言,在本次意見實施後,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門診費用由統籌基金支付,支付比例從50%起步,同時擴大了個人帳戶的使用範圍,因此「弱化」後個人帳戶不會對職工的保障水平造成負面影響,而實際上提高了保障水平。

專家認為,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是一個醞釀很久的改革方向。在不增加企業和職工負擔前提下,通過調整基金結構,完善支付方式,健全門診共濟制度,進一步發揮醫保價值導向的戰略性購買功能,引導醫療資源配置和醫患雙方行為,可以推進醫療服務結構調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降低患者醫療負擔。

以2019年職工醫保基金收入(統籌基金10005億元,個人帳戶5840億元)為基數粗略估算,改革後統籌基金將會增加2000億元左右,這也就為提高參保者保障水平、降低患者醫療負擔提供了可能。

「之所以產生建立門診統籌會『損害』參保人權益的說法,實際是對個人帳戶資金屬性的誤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震說,根據現行法律,個人帳戶資金歸個人使用,但性質仍是醫保基金、專款專用,而這次意見擴大了個人帳戶的使用範圍。

意見明確提出,個人帳戶主要用於支付參保職工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店發生的政策範圍內自付費用。可以用於支付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意見提出,探索個人帳戶用於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清華大學醫療服務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對記者表示,醫療保險本質是社會互濟,未來個人帳戶使用範圍擴大,有助於加強家庭互濟,「一人參保保全家」。不僅如此,本次意見在「弱化」個人帳戶的同時,建立了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符合老百姓的需要,是與時俱進的政策調整。

來源:經濟參考報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醫保新變化,單位繳納的30%不劃入個人帳戶,醫保還值得交嗎?
    ,其實會有3點重要的變化:門診可以用醫保報銷、 醫保個人帳戶可以給家人使用,以及醫保卡的錢會變少。全部計入統籌帳戶,醫保個人帳戶的錢會變少。 按目前的規定,你醫保卡裡的錢=個人繳納部分+單位繳納的30%。 新規發布後,醫保卡裡的錢就只有個人繳納部分了,錢比以前少了,但是統籌帳戶的錢變多了。據估計,如果新規推行,統籌帳戶會增加2000億左右。
  • 深圳市醫保斷繳3月就清零?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就不用繳納?
    不知道大家從哪聽說過社保斷繳會清零之類的說法,「聽說社保斷交工齡會清空」、「醫保斷繳三個就會清零,是不是真的呀」、「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就不用繳納?」。闢謠:斷繳三個月「清零」的說法是對政策的誤讀,其實並無「清零」這一說法。參保人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連續參保時間。
  • 查詢個人社保繳費明細方法,單位社保號在哪裡查
    現在的上班族基本上都有參加社會保險,職工每月發工資時,都會從工資中扣除一項固定的社保費用,對於參保人員來說,社保繳費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那麼要如何查詢個人社保繳費明細呢?單位社保號在哪裡查?社保繳費明細就是參保人員及單位每月給繳納社保的詳細情況,單位社保編號是用人單位建立的社保登記編號,這個編號是單位用來給職工繳納社保的,單位可以根據此社保編號來進行社保查詢、統計、申報等工作,社保繳費明細以及單位社保號都可以通過以下方式查詢:1、社保服務網點查詢。
  • 2021年度日照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費開始徵繳啦
    醫保電子憑證 參保人員開通激活醫保電子憑證後,在醫保定點醫藥機構進行就醫購藥結算時,通過微信、支付寶出示醫保電子憑證二維碼實現無接觸醫保支付,不再需要刷社保卡及身份證。
  • 湖南確定2020年醫保繳費基準值
    紅網時刻7月18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張樹波 通訊員 黃潯 鄧聖明)近日,湖南省醫療保障局、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湖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關於確定2020年度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月繳費基準值的通知》,明確2020年度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和生育保險月繳費基準值。
  • 北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1個百分點 個人繳費...
    原標題:1月起北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至9.8%   據北京市醫保局網站消息,1月13日,北京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的通知》(京醫保發﹝2021﹞1號),自2021年1月起,本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降低1個百分點,由現行的10.8%調整至9.8%;個人繳費比例不作調整。
  •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和單位的繳納比例各是多少?
    問題:對於養老保險,個人或單位的繳納比例各是多少?你問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費率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全國不統一。因為現階段執行的政策省市級地方統籌。國家的指導文件是單位人參保,用人單位承擔的繳費比例為職工工資的20%左右,個人承擔8%。
  • 「個人參保」沒有「單位參保」養老金多?真相來了!
    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按時足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費比例為16%全部記入統籌基金,個人繳費比例為8%全部記入個人帳戶;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個人身份自願參保,在本省上年度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和300%之間自主選擇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20%,其中12%記入統籌基金,8%記入個人帳戶。
  • 今起杭州市人力社保及醫保等系統開始停機切換,業務暫停辦理
    恢復後,部分業務的辦理渠道作調整:  各用人單位通過浙江政務服務網辦理就業、社保(包括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相關網上辦業務,杭州就業創業服務大廳、杭州市社會保險網上辦事大廳不再辦理就業、社保相關業務。  原由各級社保部門辦理的職工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參保登記、繳費基數申報等業務,按相應管轄地在全市各級醫保經辦機構辦理;涉及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的相關網上辦業務可繼續在杭州市社會保險網上辦事大廳、浙江政務服務網等渠道辦理。  ●單位繳費人社會保險費申報期調整  受停機切換影響,單位繳費人社會保險費申報期進行調整。
  • 臨沂市居民醫保自主繳費、查詢、退費…… 醫保的這些問題看這裡
    一文,對市民交的居民醫保用途等問題進行了解讀,近日記者又接到熱心讀者的電話,表示眼瞅著要到年底了,我市居民醫保到底如何繳費,如何查詢餘額等問題,23日記者又諮詢了我市醫保、稅務等部門,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相關人員進行了回答和解讀,關於我市居民醫保自主繳費、查詢、退費等乾貨,來看一下吧。
  • 個人帳戶利率高達7%到8%是怎麼回事?
    養老金個人帳戶的餘額,目前是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8%劃入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按照5000元基數繳費,每月進入個人帳戶就是400元。為了確保個人帳戶的保值增值,國家每年都會統一公布個人帳戶記帳利率,對個人帳戶裡的錢記發利息。《社會保險法》中只是要求,個人帳戶記帳利率不低於同期銀行存款利率。
  • 廣州銀聯網絡服務智慧「一卡通」,社保醫保支付一站解決
    「一卡通」APP功能介紹  目前,江門市民可通過手機查閱社會保險個人權益信息,去醫院就診時,只需拿起手機就可以實現預約掛號、遠程排隊等服務。就診完畢後,還可通過手機APP查看醫生處方信息和檢驗報告,自助選擇「社會保障卡社保帳戶、金融帳戶或其他綁定的銀行卡」等多種方式進行繳費。
  • 螞蟻社保:居民醫保與職工醫保,待遇差別有多大?報銷少了好幾萬
    針對人群不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農保,針對的是未就業未參加社保的農村戶籍居民,由個人自願繳納,沒有強制性;而社保針對的是在職職工,單位和個人依法必須繳納,具有強制性;包含項目不同:社保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
  • 北京9月開辦居民醫保 門診650元起付標準以外報50%
    央廣網北京8月30日消息(記者劉天思)北京市人力社保局8月29日公布,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城鎮居民將可辦理2014年醫保參保繳費手續,繳費標準與去年相同。據悉,2013年北京市城鎮居民參保涉及150餘萬人。
  • 一旦得了重大疾病,可以有哪些醫保待遇,國家救助或政府補貼?
    城鎮職工醫保累計交夠當地規定的年限(可能是15年,可能是20年,可能會25年,也可能是30年,各地規定不同),可以辦理醫保退休。之後不需要繼續繳費,可以終生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報銷比例或待遇通常比在職職工高。城鄉居民工醫保交一年,保一年,終生繳費才能保終生,沒有醫保退休之說。
  • 深圳市專屬醫療險重大疾病類產品今日發布 專屬重疾險可用醫保帳戶...
    據悉,此次即將推出的深圳專屬重大疾病保險為定額給付型產品,符合健康條件的0至69歲深圳基本醫保參保人均可購買。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用醫保個人帳戶購買,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個人帳戶餘額超過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目前為6387.85元)的,可將個人帳戶中不高於餘額30%的部分用於購買專屬醫療險產品,購買後,個人帳戶剩餘額不得低於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5%;二是一個醫保年度內,同一個人帳戶累計用於購買專屬醫療險產品的金額不超過12000元。
  • 醫保「歷年帳戶」有結餘,這樣操作,可以給家裡人一起用!
    每當一個醫保年度結束時你是不是突然發現自己的醫保「歷年帳戶」裡有好多結餘其實,這些結餘大有用處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個人帳戶的歷年結餘資金可用於支付浙江省內同一統籌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配偶、子女、父母(以下簡稱近親屬)的醫療保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