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有5項:
陳嘉庚數理科學獎獲獎項目是《實驗發現五夸克態》,項目主要完成人為北京大學高原寧教授
陳嘉庚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是《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項目主要完成人為四川大學馮小明教授
陳嘉庚生命科學獎獲獎項目是《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清華大學、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
陳嘉庚地球科學獎獲獎項目是《華北克拉通破壞》,項目主要完成人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朱日祥研究員
陳嘉庚技術科學獎獲獎項目是《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項目主要完成人為清華大學雒建斌教授
2020年度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空缺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有6位: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數理科學獎獲獎人是北京大學關啟安教授,獲獎成果為「多復變中的強開性猜想和相關問題的解決」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獲獎人是北京大學陳興教授,獲獎成果為「聚糖的化學標記和解析」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獲獎人是中國水稻研究所王克劍研究員,獲獎成果為「利用基因組編輯技術建立雜交水稻無融合生殖體系」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地球科學獎獲獎人是南京大學唐朝生教授,獲獎成果為「極端乾旱氣候作用下土體工程性質災變過程及應對措施」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獲獎人是北京大學肖雲峰教授,獲獎成果為「微腔光信息器件新原理與應用」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技術科學獎獲獎人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孫明月研究員,獲獎成果為「大鍛件均質化構築成形技術
在今年11個獎項中,北京大學獲得其中四項,成就輝煌;西湖大學施一公教授獲獎,也是一大看點。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是由中科院和中國銀行出資設立的非營利的全國性基金會,是獨立的基金會法人,接受中科院的業務指導和民政部的監督管理。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定位於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2020年度共有5項目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