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陳嘉庚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2020年度共有5項目獲獎。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個人,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名獲獎人,獎勵獎金為20萬元人民幣。2020年度共有6人獲獎。
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陳嘉庚科學獎及基金會介紹
陳嘉庚科學獎的前身是陳嘉庚獎。陳嘉庚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
1988年,陳嘉庚先生的親屬出資設立了陳嘉庚獎,用於獎勵對我國科教事業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並委託中國科學院負責該獎的組織及評審工作。
1988年至2001年間,陳嘉庚獎共組織了8次評獎和頒獎工作,63位我國優秀的科學家獲此殊榮。後來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吳文俊、王選、黃昆、劉東生、吳孟超、葉篤正、李振聲、鄭哲敏、張存浩和趙忠賢等著名科學家都曾先後獲得過陳嘉庚獎。
1998年,因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陳嘉庚獎的獎勵工作被迫中斷。
為繼續發揚陳嘉庚先生「科學興國」精神,獎勵我國基礎科學領域的原創性成果,2003年2月,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共同出資,正式註冊成立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並設立陳嘉庚科學獎。
基金會實行理事會負責制,理事會由中國科學院、中國銀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單位的代表和中國科學院各學部代表以及熱心於科技事業的社會知名人士組成。
陳嘉庚科學獎定位於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其後2010年,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又設立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兩個獎項評獎標準均突出強調做出「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分別設立6個獎項,依託中國科學院學部的6個專業學部組織評審,包括:數理科學獎(包括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包括生物學、醫學、農學)、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每2年評選一次。
截至目前,陳嘉庚科學獎共評出35項獲獎成果(40位獲獎科學家),陳嘉庚青年科學獎共評出26位青年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