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8月28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授予5個原創科研成果,共5位科學家獲獎,他們是高原寧、馮小明、施一公、朱日祥和雒建斌。
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授予6位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他們是關啟安、陳興、王克劍、唐朝生、肖雲峰和孫明月。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理事長白春禮對獲獎科學家表示了熱烈的祝賀,並在致辭中指出,陳嘉庚科學獎致力於通過獎勵發掘優秀科技成果、激勵傑出科技人才,促進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的湧現,推動提升我國科技界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為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據了解,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於2003年成立,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銀行出資設立的非營利的全國性基金會,是獨立的基金會法人,接受中國科學院的業務指導和民政部的監督管理。
基金會設立陳嘉庚科學獎,定位於獎勵近期在中國做出的重大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其後2010年,基金會又設立了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在中國獨立做出重要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的、40歲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
兩個獎項均突出強調做出「原創性科學技術成果」,鼓勵科學家從事基礎科學研究。
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依託中國科學院學部組織評審,分別設置6個獎項,包括:數理科學獎、化學科學獎、生命科學獎、地球科學獎、信息技術科學獎和技術科學獎。
陳嘉庚科學獎獎勵科技成果,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項獲獎成果,獎勵獎金100萬元人民幣,同時獲得金質獎章。
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獎勵個人,每個獎項每次評選1名獲獎人,獎勵獎金為20萬元人民幣。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於2019年1月1日啟動,經過推薦、有效候選項目評審、國內外同行專家通信評審、正式候選項目評審和理事會終審等幾個階段,最終產生5項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6位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很遺憾,2020年度陳嘉庚信息技術科學獎空缺。
獲獎名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