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法
術者用指,掌或肢體其它部位在所施部位上做按壓或相對擠壓的一類手法。
1.動作要領
①指按法
以拇指螺紋面著力於受術部位,餘四指張開,置於相應部位以支撐助力,腕關節屈曲約40°-60°。
以腕關節為支點,掌指部主動施力,垂直向下按壓。當按壓力達到所需的力度後,稍等片刻,即所謂的「按而留之」,然後鬆勁撤力,再做重複按壓,使按壓動作既平穩又有節奏性。
②掌按法
以單手或雙手掌面重疊置於施術部位。
以肩關節為支點,利用身體上半部的重量,通過上,前臂及腕關節傳至手掌部,垂直向下按壓,用力原則同指按法。
2.注意事項
①按壓部位要準確,著力部緊貼體表按壓的用力方向多為垂直向下或與受力面相垂直。指按法接觸面積小,刺激較強,常在按後施以揉法,組成「按揉」複合手法。
②不可突然施以暴力,不論指按法還是掌按法,其用力原則均是由輕到重,再由重而輕,按壓到一定深度後,需在受術部位停留一定時間,結束時,指,掌應緩慢撤力。
二、點法
指端或屈曲的指間關節突起部著力於施術部位或穴位,持續地進行點壓。
1.動作要領
①拇指端點法
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並緊靠於食指關節,以拇指端著力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前臂與拇指主動靜止性發力,進行持續點壓。
②屈食指點法
屈食指,其他手指相握,以食指第1指間關節突起部著力於施術部位或穴位上,拇指末節尺側緣緊壓食指指甲部以助力。前臂與食指主動靜止性發力,進行持續點壓。
2.注意事項
①點法操作時,用力方向宜與受力面垂直,點取部位,穴位要準確,用力平穩,由輕到重,以得氣或患者能耐受為度,不可久點。點後宜加揉,以免造成局部軟組織損傷。
②點法操作時,術者要呼吸自然,不可屏氣發力,也不可施以暴力或蠻力。
③年老體弱,久病虛衰的患者要慎用,心功能較弱者忌用。
三、捏法
用拇指和其餘手指在施術部位做對稱性的擠壓,為捏法。
1.動作要領
用拇指和食、中指指面,或用拇指和其餘四指指面夾住施術部位肢體或皮膚,相對用力擠壓,隨即放鬆,在用力擠壓、放鬆,重複以上擠壓、放鬆動作,並循序移動。
2.注意事項
①捏法操作時拇指與其餘手指用力要對稱,宜由輕到重,動作要連貫而有節奏性。
②捏法操作時儘量以拇指指腹接觸被治療部位,以增強柔和感。
③擠捏時沿肌纖維方向對稱移動,一般由近端向遠端。
四、拿法
用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有節奏性地提捏或揉捏肌膚,為拿法。
1.動作要領
以拇指與其餘四指的指掌面相對用力,在腕關節與掌指關節的協調運動下,捏住施術部位的肌膚並逐漸收緊擠壓、提起,以拇指同其他手指的對合力進行輕重交替,連續不斷有節奏的提捏,並施以揉動。
2.注意事項
①拿法操作時宜用拇指與其餘手指的指掌面著力,不能用指端內扣施力。
②拿法含有捏、提、揉三種手法術式,或捏而提起,或捏而揉之,或捏而既提既揉,實則為一複合手法。
③拿法操作時腕關節要放鬆,動作柔和而靈活,連續不斷,富有節奏性。拿法同捏法一樣,用力要由輕漸重。
五、捻法
用拇指,食指夾住治療部位進行捏揉捻動,稱為捻法。
1.動作要領
用拇指螺紋面與食指橈側緣或螺紋面相對捏住施術部位,拇指與食指做相反方向主動運動,稍用力做較快的捏、揉捻動。
2.注意事項
①捻法操作時以揉動為主,搓動為輔。
②捻動動作要柔和有力,靈活連貫,捻動的速度宜稍快,而在施術部位上的移動宜緩慢。
六、撥法
用拇指端著力於施術部位進行單方向或往返撥動的手法,為撥法,又稱指撥法,撥絡法。
1.動作要領
拇指伸直,用指端著力於施術部位,餘四指置於相應部位以助力。
拇指適當用力下壓至一定深度,待有酸脹感時,再做與肌纖維或肌腱、韌帶、經絡成垂直方向的單向或來回撥動。若單手指力不足時,可雙拇指重疊進行操作。
2.注意事項
①按壓力與撥動力方向互相要垂直。
②撥動時拇指不能與皮膚表面有摩擦移動應帶動肌纖維或肌腱、韌帶一起撥動。
③注意用力應由輕到重,避免損傷性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