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地理 | 12月21日,今日冬至

2021-01-20 地理蹊

本文由地理蹊傾情首發編輯整理製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雖免費交流使用,但保留譴責直接拿過去作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權利。新啟程,新思路。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分析題目中的解題思路與知識含義。期待您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以共同交流。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



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前後,太陽黃經達270度時,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太陽基本直射在地球表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南回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人很重視「四始」,即歲始、時始、日始、月始。春節是歲始,立春是時始,冬至是日始。「一年之中,冬至日起,白晝由短而長,亦可謂日始。」

2020年進入冬至時節的時間是12月21日 18:02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有三層含義,一是陰極之至,陰氣最盛的時候;二是陽氣始至,陽氣萌生的時候;三是日行南至,陽光直射點最南的時候。


冬至前一天叫小至或小冬;當天叫長至或大冬;後一天叫至後。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還有冬節、長至節、亞歲等俗稱。《漢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 古代的時候冬至曾經是新年,所以民間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冬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


據資料記載: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測影,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為土中,本來這一有著政治意義的舉動,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節日之一。






「土圭測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國的中心)。這種方法的要義是「樹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長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長一丈三尺五寸」(即豎起高為8尺的標杆,在夏至日觀測,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測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驗四時」。用這種方法測到的就是「土中」洛陽、「洛邑」的理論位置。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當作歲首一直不變,至漢代依然如此。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



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專門過「冬至節」是自漢代以後才有,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用現代意思解釋就是:蚯蚓在土中蜷曲,麋鹿角脫落;泉水流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交纏在一起,結成塊狀,縮在土裡過冬;蚯蚓蜷曲不伸,抱團取暖,待來年開春回溫,它便再次化作大地的耕耘者,勤勉發奮,勞碌不休。



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鹿是山獸,屬羊,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雄麋鹿骨化的老角開始脫落,隨之又長出新的犄角,年復一年,更迭交替,犄角記錄下歲月的風霜。


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縱使天寒依舊,冰霜固結,泉底卻暗暗湧動,若遇東風吹來或日光漲溫,它們便冰消雪融。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北半球12、1、2大體上劃為冬季),但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已經明顯偏遲。因為從氣候學上講,連續五天日平均氣溫在10℃以下算作冬季。而節氣意義上的中國冬季則是從立冬開始,到立春結束,西方人則普遍稱冬至至春分為冬季。


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


所以,我國有俗話這樣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嚴格的來說只是進入冬至節氣的那個時刻才直射)。這一天,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小。

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正午物影達到一年中最長。


△臨近冬至,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金光穿洞」罕見勝景再現。


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運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我國大部分地區寒潮頻擾,此時節,進入數九天,多低溫、暴雪




古籍《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冬至四十五日,陽氣微上,陰氣微下。」意思是說,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升,陰氣漸降,白晝漸漸變長,夜晚漸漸變短


進入冬至後,氣候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階段,人們把這段時間每九天為一組,然後數著度過,也就是數九。



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數九,也就是交九。自冬至開始,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即人們常說的「進九」。2020-2021「出九」時間將在3月11日,「出九」(3月12日)之後,我國各地將迎來春暖花開。一般情況下較冷的時間段如下:

2021年三九時間: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2021年四九時間: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2021年五九時間: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2021年六九時間: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在我國不同地區,冬至起都進入數九寒天,但各地也流傳著不同的「數九歌」,但都生動形象的記錄著冬至到來年春分的物候變化。



華北地區就有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在我國不同區域,由於緯度熱量不同,數九歌也不同。



而江南地區則流傳

一九二九相見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篳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鷺宿。

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

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

七九六十三,布袖擔頭擔。

八九七十二,貓兒尋陰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



冬至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北京的白晝時間僅有9個多小時,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為什麼它並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並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冬至之後,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氣溫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於接收的熱量,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就越來越冷了。此時如果有冷空氣的影響,天氣就更為寒冷。





「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

從冬至日起向後數九個九天,天氣就由「冰天雪地」轉為「春深日暖」了。因為「數九」的過程,正是寒消暖長的過程。所以人們常把這九九八十一天,稱作「九裡天」、「數九寒天」。民間保留有多種塗畫「九九消寒圖」的習俗。


人們最熟悉的寫九,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這九個字,每個字(繁體)都是九畫,每天寫一畫,寫完這句話,春天便來了。


冬至節,在吃食上也有講究,這一天有北方吃水餃、南方吃湯圓的習俗。俗話說:北方食餃,南方食粑。冬至如年,糯米做圓。冬至餃子,夏至面。冬至蘿蔔,夏至姜。



正如杜甫詩中所寫「冬至陽生春又來」, 我國都有慶賀陽至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在我國華北和東北大部分地方,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據說吃餃子是怕凍掉耳朵,民間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餃兒」諧音「膠耳」。另外,還有多地有蒸冬的習俗,即用五穀雜糧面蒸窩頭、蒸餑餑等等。



相傳餃子原名「嬌耳」

是「醫聖」張仲景發明的


一年冬天

張仲景見到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

耳朵都凍爛了

他心裡非常難受


冬至那天起

他叫弟子搭起醫棚,舍藥救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

「祛寒嬌耳湯」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

在鍋裡煮熬後切碎

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

下鍋煮熟後分給乞藥的病人


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

人們吃下後血液通暢、兩耳變暖

爛耳自然就好了

 


而這樣一個治病的「嬌耳」

慢慢演變成了我們現在吃的「餃子」


所以,冬至吃餃子
不僅僅是吃貨們的大「福利」
更飽含著濃濃的溫情
傳遞著人間大愛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圓」意味著「團圓」、「圓滿」。


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節,因此需要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調節飲食起居,保持良好的心境,進行適當的禦寒鍛鍊。「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傳統滋補習俗認為,冬至是秋冬進補的關鍵期、黃金期。



冬至

(宋)王安石

都城開博路,佳節一陽生。

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

幽閒亦聚集,珍麗各攜擎。

卻憶他年事,關商閉不行。


小歲日對酒吟錢湖州所寄詩

(唐)白居易

獨酌無多興,閒吟有所思。
一杯新歲酒,兩句故人詩。
楊柳初黃日,髭鬚半白時。
蹉跎春氣味,彼此老心知。


江城子·龍陽觀冬至作

(元)尹志平

六陰消盡一陽生。

暗藏萌。雪花輕。

九九嚴凝,河海結層冰。

二氣周流無所住,

陽數足,化龍升。



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 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望三秦?


邯鄲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日獨遊吉祥寺

(宋)蘇軾

井底微陽回未回,

蕭蕭寒雨溼枯荄。

何人更似蘇夫子,

不是花時肯獨來。


冬 至

(宋)朱淑真

  黃鐘應律好風催,陰伏陽升淑氣回。

  葵影便移長至日,梅花先趁小寒開。

  八神表日佔和歲,六管飛葭動細灰。

  已有岸旁迎臘柳,參差又欲領春來。


滿江紅·冬至

(宋)範成大

寒谷春生,燻葉氣、玉筒吹谷。

新陽後、便佔新歲,吉雲清穆。

休把心情關藥裹,但逢節序添詩軸。

笑強顏、風物豈非痴,終非俗。

晝永,使眠熟。

門外事,何時足。

且團奕同社,笑歌相屬。

著意調停雲露釀,從頭檢舉梅花曲。

縱不能、將醉作生涯,休拘束。


水調歌頭·冬至

(宋)汪宗臣

  候應黃鐘動,吹出白葭灰。

  五雲重壓頭上,潛蟄地中雷。

  莫道希聲妙寂,嶰竹雄鳴合鳳,九寸律初裁。

  欲識天心處,請問學顏回。

  冷中溫,窮時達,信然哉。

  彩雲山外如畫,送上筆尖來。

  一氣先通關竅,萬物旋生頭角,誰合又誰開。

  官路春光早,簫落數枝梅。


阮郎歸·客中見梅

(南宋)趙長卿

年年為客遍天涯。

夢遲歸路賒。

無端星月浸窗紗。

一枝寒影斜。 

腸未斷,鬢先華。

新來瘦轉加。

角聲吹徹小梅花。

夜長人憶家。


辛酉冬至

(宋)陸遊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雪晴

(唐)楊凝式

春來冰未泮,冬至雪初晴。 

為報方袍客,豐年瑞已成。


毗陵郡齋冬至晴寒 

(宋) 楊萬裡  

竹屋消殘半瓦霜,冰河凍裂一漁航。

不須宮線量曦影,化日今年特地長。


夏盡秋分日,春生冬至時。「冬至」意味著嚴寒的到來,春天還會遠嗎?所以「冬至」也昭示著回春的腳步。


「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這一天,如果你不能回家,無論你多忙,都請別忘記給遠方的親人一個電話,你的一聲問候,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的牽掛。



2020年,魔幻之年,

再過十天,2020年就結束了,

(註:傳統幹支紀年的庚子年

以立春為起始點,

亦有以除夕或「元旦」為起始點),

大家又將迎來新的一年。

即將過去的一年,

不知道你是否都心願達成?

未來一年,無論有多少殷切的期望,

地理蹊在這歲未年初之際都祝願大家:

心中所有的念想,

定能如願以償。


重刊者註:本文系謝皆兵老師舊作,原刊於2019年12月22日(點擊日期查閱)地理蹊公眾號。略有改動。



下一節氣: 小寒

圖片來自百度搜圖、人民日報微信、新華社、央視新聞等

資料參考自百度百科

地理蹊

地理愛好者的家園

歡迎關注 | 分享

您的支持就是小蹊的動力

轉載需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12月21日,冬至
    12月21日,冬至 2020-12-21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12月21日國內時事政治新聞熱點
    【導讀】中公教師網為各位考生整理了2019年12月21日國內時事政治新聞熱點(部分),關注2019時事政治熱點匯總,掌握時事政治熱點為教師招聘考試做好準備!1.2019年12月21日電,今日起,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舉行,本次考試報考人數達到341萬人,創歷史新高。
  •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2月23日)
    今日時事政治:2020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2月23日) 2020-12-23 10:38:26| 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
  •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2月24日)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際新聞熱點評論(12月24日)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特別為考生們製作了2019年時事政治匯總,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等,更多內容請點擊
  • 2020年12月21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20年12月21日國內外時事政治。考生也可參考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他公職類考試。
  •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2月25日)
    今日時事政治:2019國內新聞熱點評論(12月25日) 為幫助廣大考生備戰福建公務員考試,福建公務員考試網特別為考生們製作了2019年時事政治匯總,內含國內、國際時事政治、時政新聞、新聞熱點評論、時事要聞等,更多內容請點擊
  • 時事地理 | 8.22,今日處暑
    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一般還在上一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極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
  • 2020年12月21日時事新聞播報
    國內要聞 1.12月20日日15時,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將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2.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推動將託育服務有關內容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編制「十四五」託育服務體系建設規劃。3.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長期借用給湖南省,在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展出。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12月21日冬至與新地球實相
    明日12月21日的「大合相」,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土星和木星的轉變 - 是從土象星座(摩羯座)轉入到風象星座(水瓶座),以量子場域來看每種問題的解決方案都關聯著它。水瓶座新時代所鼓勵的是人們通過集體的力量以量子態的更高方式找到解決我們世界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的根本方案。
  • 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
    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時間:2020-12-21 17:49   來源: MyPrice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江南百景圖冬至燈會活動玩法介紹 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 江南百景圖遊戲中的冬至燈會已經在12月21日正式開啟了,這次活動也是玩家們期待已久的,今天就是冬至了
  • 2020今年冬至是幾時幾分幾秒 12月21日冬至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在二十四節氣當中第22個節氣是冬至節氣,而在冬至的時候也是白晝最短的時候,並且冬至的時候天氣也比較寒冷,那麼22020今年冬至是幾時幾分幾秒?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節氣吧!  2020年12月21日冬至幾點幾分具體時間  陽曆時刻:2020年12月21日,18:02:12  陰曆日期:冬月(小)初七,星期一
  • 你知道冬至的地理意義嗎?為什麼冬至的日期總是12月22日左右呢?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氣,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古人利用土圭觀測日影的變化,將每年日影最長之日定為冬至。之後又分別測定了日影最短、白晝最長的夏至日,以及晝夜等長的春分和秋分。
  • 2012年12月21日是冬至不是「芥末日」
    今天,公元2012年12月21日,到底會發生什麼呢?白天不見太陽,晚上沒有月亮(因為下雨),黑夜將比平時更漫長——一年一度的冬至,來了!  今晚早點回家吧,不僅僅是因為下午5:04就將早早日落天黑,也不完全是因為晚上有小雨夾雪,而是「冬至大如年」!
  • 古時亞歲是指哪個節氣 螞蟻莊園2020年12月21日答案
    古時亞歲是指哪個節氣 螞蟻莊園2020年12月21日答案時間:2020-12-20 23: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時亞歲是指哪個節氣 螞蟻莊園2020年12月21日答案 螞蟻莊園12月21日題目都是和冬至相關的,都是節氣的問題,大家知道這方面的小知識點嗎,數九寒天是指冬天最冷的哪些日子
  • 預言中的冬至覺醒潮:12月21日水瓶座時代
    阿比基亞提到的2019年11月到2020年4月這段時間,確實有日食的出現,2019年12月26日地球上出現了日環食,然而特殊的是在這一天火星,木星、土星從地球的角度來觀看,它們全部都在一條直線上,阿比吉亞認為這將嚴重損害地球的能量,導致一些嚴重的災難或是事件的發生。這個說法可以在2020年6月21日得到一些側面的參考。
  • 2019年12月21日國內外時事政治
    另外時事政治也是事業單位考試常見內容,時政知識重在日常積累,為幫助考生複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將為廣大考生公布每日國內外時事政治,本文為2019年12月21日國內外時事政治。考生也可參考2021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備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及其他公職類考試。
  •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時間:2018-12-22 13:41   來源:IT之家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12月22日消息 今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冬至,也是農曆當中的重要節氣,冬至這天,太陽運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
  • 12月21日,「庚子年災難日」?
    ……」今年的12月21日原本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但在網際網路上卻被一些人貼上「庚子年災難日」的標籤散播。對此,天文專家明確表示,這和2012年12月21日被說成是「世界末日」一樣,都是譁眾取寵,危言聳聽,純屬無稽之談。「庚子年災難日」的所謂「依據」是,從地球運行軌跡來看,「冬至日」這一天,黑夜最長,也最陰暗;從太空星際天象來看,「冬至日」這一天恰逢「日環食」,屬於「天狗吞日」的「兇相」。
  • 12月21日冬至以後白天變長嗎 冬至節氣知識黑夜最長一天嗎
    冬至之後的天會變得長一些嗎,冬至之後白天的時間是不是有所不同,那麼冬至之後白天會有所變化嗎,小編就來說說吧。  冬至之後白天會變長嗎  冬至之後白天的時間會變得更長,不會跟現在一樣了。而冬至那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