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智庫特約研究員 王小理
3月8日-9日,由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斯坦福國際研究院(SRI International)聯合主辦的「瘋狂科學家2018會議」( Mad Scientist 2018:Bio Convergence & Soldier 2050)第一季在斯坦福國際研究院矽谷總部召開。此次年會的主題是「生物會聚與2050戰士」,探討新興生物技術帶來的機遇,改進未來戰士技能,降低潛在威脅。來自政府部門、學術界、產業界的科學家、創新人士參加了會議,並圍繞生物會聚、人類增強、生物技術增強的民主化如何影響2050年的作戰環境因素等主題進行了討論。會議多數內容進行了現場直播。
會議議程
第1天(2018年3月8日)
開幕講話: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瘋狂科學家計劃主任Lee Grubbs
歡迎講話:SRI國際組織總裁William A. Jeffrey
上午主旨演講:生物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會聚
開場白,SRI國際組織副總裁Peter Kant、陸軍部長負責加州(矽谷)事務文職助理Brynt Parmeter
操控和挖掘生物學中的複雜性,SRI國際組織生命科學部主任Greg Kovacs
Human 2.0,鴨嘴獸研究所首席科學家,Amy Kruse
下午主旨演講:人類增強
超人智能與人類創造性(非現場直播),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與天體學教授Seth Putterman
未來地面戰爭:為何需要人類增強,解旋酶公司CEO Andrew Herr
軍事環境中的DNA用途,空軍研究實驗室Stephanie Larson和Zarah Ahmad
通過定向神經刺激提升推理能力,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心理和腦科學教授Mike Miller
抗生物武器威脅的恢復力工程,哈佛大學George Church Lab & Edward Boyden Lab,Kettner Griswold
高級智能對於人類衝突的意義,科幻小說家、未來學家David Brin
總結:陸軍研究實驗室主任Philip Perconti
第2天(2018年3月9日)
開場白:美國陸軍能力整合中心能力發展部主任David P. Komar準將
主旨演講:生物技術增強的民主化
呼籲新思想:2035~2050年的A類特種作戰分隊(ODA),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G-9 Howard Simkin
生物技術的進步:不斷演化的安全圖景?史丹福大學國際安全與合作中心Megan Palmer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人機整合,新美國安全中心客座研究員Elsa Kania
美國陸軍科學家委員會:技術的方向,美國陸軍醫學研究和裝備司令部Wendy Sammons-Jackson,陸軍研究開發和工程司令部武器研究發展和工程中心Elizabeth Mezzacappa,美國陸軍研究開發和工程司令部陸軍研究實驗室Tien Pham
戰士體能增強(非現場直播),SRI國際組織SRI生命科學部高級顧問Tim Broderick
可穿戴設備、大數據和健康,史丹福大學基因組和個性化醫學中心主任Michael Snyder
靈活的傳感器和診斷設備:可穿戴與植入性技術的革命,NextFlex技術部主任Jason Marsh
生物類技術的未來法律和倫理影響,史丹福大學法律學教授、遺傳學教授,Hank Greely
總結: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Thomas Greco
影響未來作戰環境的10大生物會聚趨勢
瘋狂科學家實驗室認為,戰爭本質上是人類的冒險性行為。生命科學領域的快速創新,特別是生物、神經、納米、量子和信息神經科技的指數型會聚,已經改變了人類工作、生活與爭鬥的方式,推動了戰爭特徵的變革。這種科技會聚正引領眾多領域的重大突破,如傳感、數據獲取與檢索、處理器硬體,並創造了一種人類必須與這些技術共同進化的新環境。瘋狂科學家實驗室提出與這種共進化密切相關的10大生物會聚技術趨勢,指出這些將直接影響未來作戰環境。
1)「萬物互聯」。人類將通過內置及可穿戴設備與網絡互聯,並成為網絡的一部分。從超人類主義到對上傳大腦內容的理論化,未來作戰環境不是物聯網,而是走入「萬物互聯」(IoE),其中也包括人類。
2)從與AI共生到被AI超越。未來50年將見證人類社會的變遷。人類將走過一段歷程:先通過AI得到能力增強,再到與AI形成複合體,最後被AI超越。
3)超級互聯。AI增強需要人類與有線設備與可植入設備的超級互聯,從而可進行持續的監測診斷與人機互動。
4)認知潛能。陸軍將需要對應徵入伍人員及作戰士兵進行認知潛能及基準神經活性的測量。
5)神經可塑性與神經健身。陸軍需要新的訓練設備,充分利用神經可塑性,實現士兵認知天賦中的全部潛能。神經健身和增強現實/虛擬實境(AR/VR)訓練,將加速學習過程,並在特定場合下超越「1萬小時定律」,直接形成專業能力。
6)人類增強、基因組解密、AI改進。人類增強、基因組解密、AI改進將對陸軍的政策和倫理工作帶來新壓力。潛在的對手可以任意利用這三類能力,贏得對美國軍隊的優勢。這不是一個2050年才會出現的問題,而更像是2030年的現實。
7)非對稱倫理。非對稱倫理是指這樣一種情景:敵對勢力可以決策開展一些活動,而我們自身則不能,例如,對病原體進行DNA操作,從而靶向特定基因組人群或者培育「超級」戰士。非對稱倫理問題不是一個新問題,但在未來將更加突出,特別是新興技術對這一問題進一步放大。生物增強(Bio enhancements)是其中一個領域,因此需要開展實驗研究,以確定防禦體系是否脆弱。
8)認知增強與人類大腦攻擊,將不是科幻小說故事。美國陸軍必須建立士兵能力增強項目辦公室(PEO),探索有線設備、可植入裝置、神經激活劑、腦健身、外骨骼裝置等方面的各種科技可能性。
9)化學與生物防禦更加複雜化。技術的民主化和全球傳播,導致工程化操作、研發生物武器的能力,從原本屬於主權國家及高級研究機構和知名大學的專業能力,擴散到具有超級能力的個人、暴力非國家行為者以及犯罪組織的較普遍能力。
10)我們正在錯失生物技術在各種新興趨勢方面的機遇。我們必須集中精力超越人類增強,並重點面向生物技術如何影響材料科學、計算科學,DIY層次的、小規模精緻創新。
此前,「瘋狂科學家計劃」項目已於2015~2017年連開三屆,舉辦多次主題研討會,包括「瘋狂科學家2015:面向2025~2050維持陸軍相對技術優勢」、「瘋狂科學家2015:人類活動域2025及其超越」、「瘋狂科學家2016:超級城市與城市密集區」、「瘋狂科學家2016:戰略安全環境2050」、「瘋狂科學家2016:2050網絡陸軍」、「瘋狂科學家2017:機器人、人工智慧與自主權」、「瘋狂科學家2017:專業的監管」、「瘋狂科學家2017:2030~2050多維戰爭可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