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的世界:科技大推演,未來的技術是什麼?

2020-12-03 硬核錘子說

簡介:無人機,超級高鐵,超人制服,機械外骨骼,全系設備,人工智慧,萬物互聯,這些在未來會實現的科技,究竟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

從天空中的東西,到我們身體內的新東西,和我一起探索2050:未來的技術是什麼?

我們現在是在2020年,如果我們誠實地對自己說,科技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先進,我們正在取得的進步可以把事情推進得更遠。

我們現在的汽車比過去十年安全多了,我們甚至在生產可以幫助拯救地球的全電動汽車。甚至還有無人駕駛的計劃,這讓未來的交通非常令人興奮。

這只是我們快速發展的一項技術。那外面的其他人呢?隨著我們越來越接近2050年,科技將會是什麼樣子?

讓我們從一個很快就會發生的事情開始——無人機

並不是你們所看到的那種有人遙控的小型無人機,或者只給別人拿來找樂子,或者是被現在軍方用來監視用的無人機,未來的無人機可能會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未來幾年內,無人機會承擔起新形式的交付服務,從快遞到披薩。

到了2050年,我們可能不僅會有無人機給我們交付包裹,當我們抬起頭,會看到無人機以驚人的速度穿行,全新的程式語言將把他們變成更高效,更持久,更快捷的服務載體,甚至是能提供緊急服務。

想像一下一架無人機將重要的醫療物資帶回醫院,以保障醫療活動的順利進行,或者是將商人急需的文件在規定時間送達。

唯一的問題就是,我們在2050年,真的會量產這樣的飛行器嗎?

現在,我們來談談交通。

現在,在我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火車。火車以高效可靠的方式運送人和各種貨物,這就是為什麼火車已經被使用了幾百年。

但是…老實說,火車在某些方面是高效可靠的,但它們的速度並不快。尤其是客運列車和貨運列車。它們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到達目的地,而且有時採取其他交通方式更合乎邏輯。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公司都在製造跑得更快的特殊列車。毫無疑問,你知道日本的磁懸浮列車,但是像V. Hyperloop(超級高鐵)這樣的其他列車正試圖把交通運輸推向未來。

事實上,超級高鐵的第一輛車已經經過了測試和驗證,一些更大規模的測試計劃在未來幾年進行。如果這可行的話,在全國旅行將會快得多。快多少呢?超級高鐵的目標是讓人們以每小時約1000公裡的速度旅行。

想像一下,你今早在北京發了一批貨,在深圳的同時中午就收到了,這真是令人興奮。

再加上管道是建立在立下的,這樣可以避免對地面設施的幹擾,並且,這種高效的出行方式幾乎沒有碳排放,總的來講,它們很快,很可靠,而且對環境友好,這似乎是未來的必然產物。

或許你會想知道以每小時1000公裡的速度在地面上飛馳是一種什麼體驗,我們很快就能知道,而到了2050年,這將會成為連接各大城市的主要交通線路。

我們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但現在讓我們深入兔子洞,談談我們都害怕的那些……人工智慧是的,人工智慧。不管你怎麼看待它,人們都在認真地試圖讓它變成現實,而且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人工智慧無處不在,包括在你的車裡,通過手機等設備在你的家裡。

到了2050年,人工智慧產業將會發現的足夠龐大,以至於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整個世界都可以由它們來經營管理。從效率和統計數據的角度來看,或者以終結者的角度看,人類似乎已經過時了。

無論你相信與否,我們只會比你想像中的更接近它們。

谷歌的深度學習算法將會繼續優化,而到了2050年,他們的計算機算力可能已經達到了不可想像的地步,可能會出現意識,也就是人工智慧覺醒,這或許是末日來臨的開端,審判日不可避免嗎?或許也不一定,這取決於我們使用人工智慧的程度以及我們能在何種意義上對它加以控制。

如果它們達到一定智力水平,我們就無法完全控制它們,然而這一切都只是我們對於人工智慧的猜想。

換種角度想像一下,到了2050年,我們有一個有著人工智慧驅動的光明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私人訂製的AI我們可以自定義外觀,聲音,性格甚至是性別,它們會通過各種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

現在讓我們將目光聚焦另一項技術——太空旅行

火星似乎是許多人認為我們可以去的地方。許多人推測,最晚到2030年,我們不僅可以殖民火星,而且有定期的太空梭前往那裡,人們可以親眼看到這顆紅色的星球。

當然,在這樣的事情發生之前,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解決,但在這方面我們有「頂級人物」,包括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太空X計劃,以及通過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工作的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等等。

他們在努力是的我們以更低的成本重返太空,而這將使得我們能夠在2050年之前殖民其他星球,我們將在火星建立定居點,或許在月球上也會有殖民地,甚至是比火星更適合宜居的泰坦星或者歐羅巴星,但顯然火星是人類實現太空殖民的第一步,隨著人類走向太空,誰知道之後的人類將會建立起怎樣龐大的人類帝國。

好了,現在讓我們來看看真正科幻的東西——假肢

是的,我知道現在假肢效果非常有限。但如果我們能夠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製造出與人類大腦和身體完全兼容的假肢,那就前途無量了。我們可能會進入一個半機器人的社會。

是的,這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很遠,但是我們已經離那個點越來越近了,想像一下,如果一名警官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失去了手臂,這通常意味著他的職業生涯即將結束,但是,擁有一支足夠先進的假肢後,他的生活甚至可以比之前更好。

但這些假肢最大的問題是,它們絕大多數是塑料的,而手臂和腿卻是生物組織,但我們仍然可以使用電子植入的方式在生物與機械之間建立橋梁,並且使用晶片與大腦同步,從而給出假肢準確的指示。

我們現在依舊還沒能做的很好,生活會因為這項技術的突破為變得更加有趣,並且,不要忘記這些假肢的用途不僅僅是幫助殘疾人改善生活,甚至可以作為外骨骼等強化設備。

小結一下,到了2050年,很多殘疾人的生活將因為假肢的誕生而變得重新煥發活力,他們能像以前一樣做任何事,而那絕對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現在,讓我們來講一些真正不同尋常的事情,現在看看你自己,尤其是看看你現在身上穿的衣服,它們是什麼做的?它們感覺上像什麼?它們看起來像什麼?

但我敢打賭,你絕對不會得出一個——它們會帶給我們超能力,這種結論。

只是現在不行而已,想像一下,如果未來的衣服,看起來,穿上去,感覺都和現在一樣但是卻能做更多事情。

隨著納米技術的發展,你的衣服可能會融入各種材料,以提升各項性能,加入何種功能。

舉個例子,如果你身上的衣服,不僅可以吸收汗液,還可能吸收衝擊,以至於讓你在摔跤的時候不會傷到你,這一定會給你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再者,如果消防員的防護服是完全耐熱,完全防火的,這樣可以確保他們在更小的風險下面完成自己的工作。

想像一下,到了2050年,我們能憑藉我們的想像任意挑選衣服,甚至能添加一些神奇的能力在上面。比如在你的衣服上有一個花紋,上面有一個按鈕,一按下去,你的背後就能長出一雙翅膀。

這真的很酷,而且會變成未來的一種新時尚。

我相信,最後一個將會是讓你怦然心動的未來科技。我們來講講學校。

過去,教學是一項極其繁瑣的事情,在過去的十年左右中,計算機一直是學校必不可少的設備,但是如果虛擬實境技術能夠走進校園,會發生什麼?

你可以告訴孩子們「它究竟是什麼?」無論是什麼內容,你都可以帶著孩子們身臨其境的去體會,去告訴他們到底發生了什麼。如果孩子們看到了事物的樣子,這樣老師就能更輕鬆的講解其中的知識。

生物課,歷史課將變得非常有趣,因為你不僅僅是聽到老師講述的一段文字,相反而是身臨其境的體驗。而孩子們也可以幫他們的老師解決更多的問題。

教育行業絕對可以從虛擬實境技術中獲得革命性的突破。

說到這,我們順便講講手機,在未來,你或許已經不需要手機了

你或許會產生疑問,每年都有新手機,新功能,新軟體,但是到了2050年你可能真的不需要用到手機,因為你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手段直接訪問它,而具體的形式則取決於我們使用什麼樣的技術,不過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手環。不需要打字,你只需要用語音控制它。

當然,不僅僅如此,它可能具有全息屏幕,你可以用它來做更多事情,比如掃描物體等,這個對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給出警告,甚至是通知其他人工智慧,所以,你的手機現在看起來很重要,但是在未來,真的不算什麼。

好了,這就是我們將面對的2050年的未來。

如果喜歡,請關注留言支持一下,感謝您的閱讀與收聽,下期帶大家繼續探索未來。

相關焦點

  • 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2050年科技發展路線圖的含義
    今天,一份被稱為「中國到2050年的科技發展路線圖」的報告——《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系列報告在北京舉行了隆重而簡單的發布儀式。「不管什麼技術到2020年都走不動了!」李國傑院士解釋:我們現在的網絡發展很快,但是當網速大到一定程度後,無論是可靠性、安全性還是可擴展性的問題,人們都解決不了。計算機也面臨著同樣的瓶頸。 「信息科學領域必然面臨著革命性的突破!」李國傑院士說。儘管上個世紀後半葉信息科學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是,基本上是信息技術在發展。
  • 科技部部長:中國要在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科技部部長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國要在2050年要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據報導,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提到了中國科技創新的「三步走」戰略: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2035年左右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2050年成為世界科技強國。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還要在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本世紀中葉更要成為現代化強國。
  • 推演洞見未來
    用推演來預判未來形勢、檢驗決策方案已經成為國家、組織和企業的一種較為普遍的戰略需求。  探索未知、洞見未來的根本目的就在於贏得戰略競爭和博弈。推演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洞見未來、贏得博弈的有效手段。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統籌研究部署的徵程中,國家需要推演,組織需要推演,企業也需要推演。  如何開展推演?如何形成可靠的推演結論來輔助決策?
  • 2050年的世界居然長這樣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英國智庫亞當斯密研究所發布了一份未來報告,向我們預測並描繪了2050年的世界的輪廓。除了衣食無憂之外,亞當斯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預測:到2050年的時候,每個人都將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和更強健的體魄,癌症、老年痴呆都將被徹底治癒,而實驗室將成批生產出我們所需要的組織器官。亞當斯密研究所的主席梅森·皮裡博士更是大膽地向我們預測了渡渡鳥和恐龍的復活。
  • 2050年,會發生什麼?為什麼說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年?
    2050年,被大家稱為是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年,這是什麼原因?科技的出現,能讓一個國家在世界上佔領主導地位,科技代表一個國家的強大,在科技的前提下出現了科學,科學界有眾多偉人,一些偉人也曾留下過許多預言,這些預言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慢慢實現了。
  • 西方推演2050年的亞洲,會出現3大強國,地位將無法撼動
    經常對各個大洲的一些主要國家的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推演,據西方國家的推演來看,在我們亞洲地區,30年後將會產生出這3大強國。由於軍事限制的解除,30年後的日本也將會擁有本國的核武器,再加上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日本將成為30年後的亞洲第三經濟體,所以30年後的日本將成為亞洲的3大強國之一。
  • 2050年的世界
    本系列共有三篇文章,分六個時期來回憶新中國七十年外交的風雲往事:《外交風雲七十年:朝花夕拾》《外交風雲七十年:絕處逢生》《外交風雲七十年:柳暗花明》本篇為該系列的番外:2050年的世界1954年4月,日內瓦。
  • 2050年是人類的轉折點,將面臨這4大局面,未來該怎麼辦?
    再過30年,人類將面臨這4大問題,該怎麼防禦問題的出現!不知從何開始,2050年成為關乎人類命運的一年,從工業革命開始,見證了人類的進步,飛機、高鐵的出現打開了人類的大門,人工智慧的現身代表了國家的強大,幾乎已經離不開高科技,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言論逐漸出現,有人說到了2050年一切都變了,人工智慧變成半人半智能,擁有了獨立意識,儘管人類科技發達,仍有很多問題困擾著我們,科學家預測將來要面臨這4個問題。
  • 科技改變生活 2050年花式交通工具前瞻
    為清楚了解2050年可能會出現的高科技交通工具,電子公司RS Components創建了一個交互式模塊,並做出一些令人興奮的預測。用戶輸入年齡就可以知道還有多少年他們乘坐全景客機的願望能夠成真。到2035年,預計90%的道路車輛將成為自動或電動駕駛。雖然現在看起來不太可能,但世界上大多數主要汽車製造商如沃爾沃和寶馬正在研究自動駕駛技術。即使像Google這樣的科技巨頭也加入其中,為消費者提供了足夠經濟的自動駕駛汽車。到2050年,當自動駕駛汽車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太空旅行將更加吸引人們。
  • 2050年前將改變我們生活的17大科技!
    Iran Pearson,預測準確率高達85%的未來主義者,預測以下17大科技,會在2050年前改變我們的生活。  修復學在未來10年裡會發展迅速,幫人們獲得新技能    現在已經有人使用現金的修復學技術了。
  • 時評|2050大會:距離未來9億秒
    4月26日下午,第二屆2050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啟幕,來自全球的上萬名「年青人」共聚一堂。2050大會是什麼?很多人聽到名字已經有些摸不著頭腦,當你了解了它的運作方式和議程之後,會更加佩服組織者的腦洞。會場上的雲棲之眼,不停閃動的數字顯示著從現在到2050年的倒計時。9億多秒時間,這也是我們和未來之間的距離。
  • 未來竟會是這樣!近距離接觸「2050大會」創新青年
    4月26日至28日,第二屆2050大會在杭州雲棲小鎮召開,吸引了全球各地兩萬餘名青年。他們自發組織73場青年團聚和100場新生論壇,打造1萬平方米的探索展區,為我們帶來前沿的科技、文化與藝術。「年輕人心中的未來就是世界的未來,追逐年輕人就是追逐人類對未來的最大自信。」大會發起人之一王堅如是說。
  • 前沿 | 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
    《智人》(中文譯本為《人類簡史》)一書的作者在他的新書《21世紀的21課》中向我們預言了2050年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子。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該如何應對一個充斥著史無前例的變革和極端不確定性的世界?今天出生的嬰兒到2050年將三十多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這個嬰兒將活到2100年左右,甚至可能成為22世紀的活躍公民。
  • 中國用時200秒,日本最先進計算機卻需數億年,未來可推演核戰爭
    然而很少有人意識到,想要進一步開發和運用大數據,還需要足夠強大的超級計算機。其中像是「天河二號」、「太湖之光」等等,都是我國較為有名的超級計算機。 然而就在近期,我國量子原型機「九章」問世。根據研發團隊的介紹,它比日本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富嶽」在求解5000萬個高斯玻色取樣時速度足足領先6億年。
  • 2050年後的地球,這5種事物或會消失,讓人類科技更進一步!
    2050年後的地球,這5種事物將會被代替,讓人類科技更進一步!人類高速發展的同時,對這個地球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在2020年許多災難似乎在暗示人類,如果再肆意破壞地球環境,人類將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一些科幻小說作家在不斷揣測未來地球將會是什麼現象,現如今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和100年前的地球也有很大差距,對此科學家推斷30年後的世界將是另一般景象,那麼30年後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呢?
  • 數字看世界:到了2050年,地球上會發生的10個驚人變化
    2050年,距離我們說近不近,說遠也不遠。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都在預測,強大的人工智慧可能將會主宰人類的未來。但即便是到2020的今天,這種情況也沒有發生,而科技的發展讓我們似乎逐漸看到了這種可能性。那麼,在2050年這一切是否會發生呢?到了那個時候,這個世界會怎麼樣呢?
  • 未來30年上海會怎樣?——有關"上海2050"的十個暢想
    2014年對於上海來說,是一個「規劃大年」。當前,上海正同時開展三大戰略規劃研究:針對2020年的「十三五」規劃研究,針對2040年的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研究,針對2050年的「面向未來30年」發展戰略研究。
  • 《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解讀
    展望2050年,中國將進入世界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呈現一幅激動人心的畫面。在實現這一宏偉願景的歷史進程中,我國既面臨著新科技革命的機遇,又面臨著能源資源、生態環境、人口健康、空天海洋、傳統與非傳統安全等諸多方面的嚴峻挑戰。這些挑戰關係現代化建設的全局,我們該如何應對?
  • 如今科技不斷發展,那2050年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如今科技不斷發展,那2050年的生活會成什麼樣?可算知道了我們經常都在想著未來我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科技的出現改變了,我們以往很多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而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的也更加的便利與舒適。
  • 人類如何在未來科技時代求生?《超級技術》一書給你答案
    11月28日下午,《經濟學人》執行主編丹尼爾·富蘭克林(Daniel Franklin)在北京中信書店分享他的新書《超級技術:改變未來的技術趨勢》,探討如何找到改變世界的基本動力,展望未來商業與社會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