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NADH氧化時產生ATP,由三羧酸循環中琥珀酸脫氫酶催化

2020-12-05 娛樂中的藝術

第三節 電子傳遞和能量轉換

一、電子傳遞系統

線粒體中的NADH主要來源於下列反應過程:三羧酸循環、糖酵解和葉片光呼吸時甘氨酸的氧化作用。當NADH氧化時產生ATP,由三羧酸循環中琥珀酸脫氫酶催化產生的UQH2也可以氧化產生ATP。所有這些氧化過程都涉及到O2的吸收和H2O的產生。不過,無論是NADH或UQH2都不能直接將電子傳遞給O2而生成H2O。電子供體上的電子要將O2還原產生H2O,要經過幾種中間化合物(載體),這些電子載體組成線粒體電子傳遞系統(electron-transport system)。在這個系統中,能量水平較高的電子經過不同的載體傳遞到能量較低的水平,最後電子(e)和質子(H2)結合氧形成水(圖2-6)。電子載體以四種主要蛋白複合體的方式排列在線粒體的內膜上,每個線粒體存在幾千個電子傳遞系統。

線粒體電子傳遞系統的主要成分有:細胞色素(含鐵的蛋白,包括4種cyt.b和2種cyt.c)、Fe-S蛋白、黃素蛋白(FP,含FMN或FAD)、輔酶Q(UQ,電子傳遞鏈中的非蛋白成員)和細脫色素氧化酶(包含有cyt.a和a3)。關於電子傳遞的途徑,如圖2-6所示為:內源NADH→FP(含FMN)→Fe-S蛋白→輔酶Q→cyt.b→Fe-S蛋白→輔酶Q→cyt.c1→c→a→a3→O2。

在這個電子傳遞鏈上,Fe-S蛋白和細胞色素每次只傳遞1個電子,不接受質子。黃素蛋白和輔酶Q每次可接受2個電子和2個質子。因此,電子傳遞過程中輔酶Q和黃素蛋白從線粒體基質接受質子後不再往下傳遞,而是將質子傳遞到膜間腔。由於電子傳遞而引起H+的跨膜運轉,建立起跨膜的pH梯度(基質的pH約為8.5,膜間腔pH接近7),進而推動ATP的合成。

相關焦點

  • ADP是異檸檬酸脫氫酶的激活劑,而ATP,NADH是此酶的抑制劑
    此反應是不可逆的,是三羧酸循環中的限速步驟,ADP是異檸檬酸脫氫酶的激活劑,而ATP,NADH是此酶的抑制劑。(4)第二次氧化脫羧在α-酮戊二酸脫氫酶系作用下,α-酮戊二酸氧化脫羧生成琥珀醯CoA、NADH+H+和CO2,反應過程完全類似於丙酮酸脫氫酶系催化的氧化脫羧,屬於α氧化脫羧,氧化產生的能量中一部分儲存於琥珀醯CoA的高能硫酯鍵中。
  • 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部分知識點(生物化學)
    kJ5.下列化合物水解時,ΔG0′最大的是A.葡萄糖-6-磷酸  B.焦磷酸  C.ATP水解成ADP及PiD.烯醇丙酮酸磷酸  E.AMP水解成腺苷及Pi6.關於三羧酸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A.循環一周可生成4分子NADHB.循環一周可使2個ADP磷酸化成ATPC.乙醯CoA可經草醯乙酸進行糖異生D.丙二酸可抑制延胡索酸轉變成蘋果酸
  • Osmosis 生化 · 三羧酸循環 Citric Acid Cycle
    細胞當然要事先產生NADH和FADH2,它們由特定的酶(脫氫酶)產生。脫氫酶是檸檬酸循環(也叫Krebs循環)中的主要酶。事實上,檸檬酸循環由一系列以一分子乙醯輔酶A(acetyl-CoA)為起始物的8個酶促反應組成其中一半,或4個酶都是脫氫酶。
  • 獻給所有為三羧酸循環抓狂的人
    時光飛逝,異檸檬漸漸褪去青澀(異檸檬酸脫氫酶),有一天,在一叢水草之間,她發現了隱居在其中的一顆琥珀(4),她們發現彼此竟然如此相像!於是她們在兩棵梧桐樹(5)下鄭重地結拜成了姐妹,從此大家就叫檸檬「琥珀腐妹」(7)(可見檸檬是個腐女喔喔)。後來大家認為此名過長,於是乎她有有了第二個名字——「酸琥珀」(8)。檸檬有一個表弟住在鹽湖城(9),名叫蘋果(10)。
  • 脫氫酶與氧化酶有何不同
    但是,在酶的命名上,脫氫酶和氧化酶雖然都屬於氧化還原酶類,但卻分別屬於不同的亞類,催化不同類型的反應。脫氫酶(dehydrogenase)催化的反應不需氧,電子受體為還原輔酶,如NAD、NADP或FAD,如催化酒精代謝的乙醇脫氫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 三羧酸循環解析及記憶技巧
    要想學好三羧酸循環,大家首先要記住循環中涉及到的各種物質及次序。
  • 尿素循環
    鳥氨酸由精氨酸通過精氨酸酶水解而來。尿素的兩個N原子來自一個氨分子和一個Asp分子,C原子來自HCO3-。尿素循環中包括有5步酶反應。其中兩步反應在線粒體,三步反應在細胞溶膠。該步反應在線粒體中進行,但鳥氨酸是從細胞溶膠運送到線粒體內的,產生的瓜氨酸也要從線粒體內運送至細胞溶膠進行接下來的反應。綜上,前兩步反應在線粒體中進行,即氨甲醯磷酸的產生與消耗都是在線粒體中進行的。精氨琥珀酸合成酶(細胞溶膠)尿素第二個氮原子的獲取。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生物化學(三)考試真題
    A.2 B.4C.10 D.3211.三羧酸循環中共有A.2次脫氫,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B.3次脫氫,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C.4次脫氫,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D.4次脫氫,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12.糖原合成時,葡萄糖的活化方式是A.6-磷酸葡萄糖 B.ATP-葡萄糖C.UDP-葡萄糖 D.CDP
  • 棉織物多元羧酸免燙整理催化反應機理
    既催化成酐又催化成酯理論認為在多元羧酸成酐階段.催化劑能有效削弱多元羧酸分子內部的氫鍵.促使多元羧酸在低於熔點時成酐。成酯階段,則與環酐形成活潑的醯化次磷酸鹽中間體.作為纖維素的酯化劑。但含磷催化劑存在很多缺點:價格昂貴、會使染色織物產生色變、排放到水中易產生富營養化.汙染水源。目前,國內外已對河流中排放液含磷量作了嚴格的規定.對含磷物質在紡織品加工中的應用作了限制。為此,人們研究開發了多元羧酸防皺整理的無磷系催化劑。
  • Cell:揭示鍛鍊期間肌肉細胞釋放琥珀酸促進肌肉重塑機制
    運動神經元產生了新的突起:肌纖維變得更加均勻,以獲得收縮時的力量,所有細胞中的血糖攝取增加,以產生ATP[三磷酸腺苷,細胞燃料]。」這篇論文中報導的研究結果是基於大量的動物和人類志願者的實驗。這些研究人員對小鼠在跑步機上跑到筋疲力盡之前和之後腿部肌肉中的500多種代謝物進行了比較。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生物化學(三) 考試真題
    A.羧酸    B.碳酸 C.磺酸    D.磷酸 7.除稀有鹼基外,組成核酸的鹼基成分共有 A.兩種嘌呤,兩種嘧啶    B.兩種嘌呤,三種嘧啶 C.三種嘌呤,兩種嘧啶    D.三種嘌呤,三種嘧啶 8.酶原激活時不一定發生 A.一級結構改變    B.活性改變
  • 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
    線粒體負責的最終氧化的共同途徑是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分別對應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在有氧呼吸過程中,1分子葡萄糖經過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將能量釋放後,可產生30-32分子ATP(考慮到將NADH運入線粒體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如果細胞所在環境缺氧,則會轉而進行無氧呼吸。此時,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便不再進入線粒體內的三羧酸循環,而是繼續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被NADH還原成乙醇或乳酸等發酵產物),但不產生ATP。
  • 全國2011年7月自學考試生物化學(三)真題
    D.競爭性抑制E.競爭性激活10.被稱為生育酚的維生素是( )A.維生素A B.維生素CC.維生素D D.維生素EE.維生素K11.在體內參與構成輔酶A(HS—CoA)的B族維生素是( )A.維生素A1 B.維生素B1C.維生素B2 D.葉酸E.泛酸12.在三羧酸循環中
  • NAT COMMUN:饒子和院士等團隊合作解析含有SdhF膜蛋白的恥垢分枝桿菌琥珀酸脫氫酶三聚體的冷凍電鏡結構
    數據證實,純化的Sdh2是將琥珀酸氧化與menadione(甲萘醌)還原偶聯的功能性複合物。Sdh2的結構是通過冷凍電鏡(cryo-EM)確定的,解析度為2.8Å,呈三聚體形式。研究人員確定膜錨定的SdhF是複合物的一個亞基。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
    線粒體負責的最終氧化的共同途徑是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分別對應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在有氧呼吸過程中,1分子葡萄糖經過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將能量釋放後,可產生30-32分子ATP(考慮到將NADH運入線粒體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如果細胞所在環境缺氧,則會轉而進行無氧呼吸。此時,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便不再進入線粒體內的三羧酸循環,而是繼續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被NADH還原成乙醇或乳酸等發酵產物),但不產生ATP。
  • 還原性TCA循環代謝促進胰島素分泌
    還原性TCA循環代謝促進胰島素分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5 16:22:33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Christopher B. Newgard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