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

2021-01-18 每日生物評論

一、定義

線粒體(mitochondrion) 是一種存在於大多數細胞中的由兩層膜包被的細胞器,是細胞中製造能量的結構,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被稱為"power house"。其直徑在0.5到1.0微米左右。

線粒體擁有自身的遺傳物質和遺傳體系,但其基因組大小有限,是一種半自主細胞器。除了為細胞供能外,線粒體還參與諸如細胞分化、細胞信息傳遞和細胞凋亡等過程,並擁有調控細胞生長和細胞周期的能力。

圖源:百度百科

二、主要功能

1.能量轉化線粒體是真核生物進行氧化代謝的部位,是糖類、脂肪和胺基酸最終氧化釋放能量的場所。線粒體負責的最終氧化的共同途徑是三羧酸循環與氧化磷酸化,分別對應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

細胞質基質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線粒體基質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環在會產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和還原型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FADH2)等高能分子,而氧化磷酸化這一步驟的作用則是利用這些物質還原氧氣釋放能量合成ATP。

在有氧呼吸過程中,1分子葡萄糖經過糖酵解、三羧酸循環和氧化磷酸化將能量釋放後,可產生30-32分子ATP(考慮到將NADH運入線粒體可能需消耗2分子ATP)。如果細胞所在環境缺氧,則會轉而進行無氧呼吸。

此時,糖酵解產生的丙酮酸便不再進入線粒體內的三羧酸循環,而是繼續在細胞質基質中反應(被NADH還原成乙醇或乳酸等發酵產物),但不產生ATP。所以在無氧呼吸過程中,1分子葡萄糖只能在第一階段產生2分子ATP。

2.三羧酸循環糖酵解中生成的每分子丙酮酸會被主動運輸轉運穿過線粒體膜。進入線粒體基質後,丙酮酸會被氧化,並與輔酶A結合生成CO2、還原型輔酶Ⅰ和乙醯輔酶A。乙醯輔酶A是三羧酸循環(也稱為「檸檬酸循環」或「Krebs循環」)的初級底物。參與該循環的酶除位於線粒體內膜的琥珀酸脫氫酶外都游離於線粒體基質中。

在三羧酸循環中,每分子乙醯輔酶A被氧化的同時會產生起始電子傳遞鏈的還原型輔因子(包括3分子NADH和1分子FADH2)以及1分子三磷酸鳥苷(GTP)。

3.氧化磷酸化

NADH和FADH2等具有還原性的分子(在細胞質基質中的還原當量可從由逆向轉運蛋白構成的蘋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系統或通過磷酸甘油穿梭作用進入電子傳遞鏈)在電子傳遞鏈裡面經過幾步反應最終將氧氣還原並釋放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於生成ATP,其餘則作為熱能散失。

在線粒體內膜上的酶複合物(NADH-泛醌還原酶、泛醌-細胞色素c還原酶、細胞色素c氧化酶)利用過程中釋放的能量將質子逆濃度梯度泵入線粒體膜間隙。雖然這一過程是高效的,但仍有少量電子會過早地還原氧氣,形成超氧化物等活性氧(ROS),這些物質能引起氧化應激反應使線粒體性能發生衰退。

當質子被泵入線粒體膜間隙後,線粒體內膜兩側便建立起了電化學梯度,質子就會有順濃度梯度擴散的趨勢。質子唯一的擴散通道是ATP合酶(呼吸鏈複合物V)。當質子通過複合物從膜間隙回到線粒體基質時,電勢能被ATP合酶用於將ADP和磷酸合成ATP。這個過程被稱為「化學滲透」,是一種協助擴散。

4.儲存鈣離子

線粒體可以儲存鈣離子,可以和內質網、細胞外基質等結構協同作用,從而控制細胞中的鈣離子濃度的動態平衡。線粒體迅速吸收鈣離子的能力使其成為細胞中鈣離子的緩衝區。

在線粒體內膜膜電位的驅動下,鈣離子可由存在於線粒體內膜中的單向運送體輸送進入線粒體基質;排出線粒體基質時則需要鈉-鈣交換蛋白的輔助或通過鈣誘導鈣釋放(calcium-induced-calcium-release,CICR)機制。

在鈣離子釋放時會引起伴隨著較大膜電位變化的「鈣波」(calcium wave),能激活某些第二信使系統蛋白,協調諸如突觸中神經遞質的釋放及內分泌細胞中激素的分泌。線粒體也參與細胞凋亡時的鈣離子信號轉導。

三、其它重要作用

最近越老越多的研究發現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它們參與了各種細胞功能調控,與很多人類疾病存在著莫大的聯繫。包括細胞信號傳導、代謝、自噬、衰老和腫瘤發生都與線粒體的質量和活性相關(此部分暫且按下不表,以後會做單獨分析)。

Molecular Cell 和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這兩個Cell子刊中用專題特稿來強調了線粒體的獨特性以及線粒體與細胞眾多功能之間的聯繫。

除此之外,線粒體還承擔了許多其他生理功能。

1.調節膜電位並控制細胞程序性死亡:當線粒體內膜與外膜接觸位點處生成了由己糖激酶(細胞質基質蛋白)、外周苯並二氮受體和電壓依賴陰離子通道(線粒體外膜蛋白)、肌酸激酶(線粒體膜間隙蛋白)、ADP-ATP載體(線粒體內膜蛋白)和親環蛋白D(線粒體基質蛋白)等多種蛋白質組成的通透性轉變孔道(PT孔道)後,會使線粒體內膜通透性提高,引起線粒體跨膜電位的耗散,從而導致細胞凋亡。

線粒體膜通透性增加也能使誘導凋亡因子(AIF)等分子釋放進入細胞質基質,破壞細胞結構。

2細胞增殖與細胞代謝的調控;

3.合成膽固醇及某些血紅素。

線粒體的某些功能只有在特定的組織細胞中才能展現。例如,只有肝臟細胞中的線粒體才具有對氨氣(蛋白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造成的毒害解毒的功能。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盤點:從線粒體看衰老與癌症
    線粒體在與真核細胞共生之前,就已經經過了漫長的進化史。科研工作者認為它與真核細胞的共生保證了細胞能正常生存、工作。最近越老越多的研究發現線粒體在細胞中的作用遠遠不止「細胞能量站」。它們參與了各種細胞功能調控,與很多人類疾病存在著莫大的聯繫。包括細胞信號傳導、代謝、自噬、衰老和腫瘤發生都與線粒體的質量和活性相關。
  • 動植物細胞中的線粒體其實是寄生細菌
    細胞中的線粒體其實是一種細菌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最新一項研究表明,首次發現早期寄生細菌可以對動物和植物提供能量,在細胞中作為能量寄生蟲存在,對寄居體十分有益。
  •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生物體中蛋白質和線粒體的質量控制對細胞基本活力的維持至關重要。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作為細胞的能量和代謝中心,線粒體具有相對獨立的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分子水平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分子伴侶蛋白系統和蛋白酶系統以及細胞器水平的融合/分裂機制和線粒體自噬機制等。
  • Nature:線粒體代謝在T細胞中發揮重要作用
    2019年6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是什麼讓健康的細胞發生變化,變得功能失調到引發疾病的程度?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除了調節細胞的基因受到破壞之外,細胞不良行為中還有一個涉及代謝的因素。
  • 細胞線粒體染料——MitoLite,實力超強
    線粒體是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的獨特的膜結合細胞器,作為ATP生產和細胞能量供應的主要場所,線粒體的獨特方面(包括稱為mDNA的單獨遺傳物質,其自身的蛋白質合成機制以及嚴格調節的膜電位梯度)使其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另外,隨著衰老過程和更多其他人類疾病方面的研究發現,線粒體的作用比以往更加值得我們研究。
  • 細胞線粒體提取試劑盒解決方案
    我們知道,螢光染色可以對細胞組分在細胞中的分布進行定位,但卻無法研究具體蛋白在各細胞組分內的定位和轉位,那麼,就講一下我們今天的主題——細胞組分分離,其實細胞組分分離我們今天講的還是細胞組分分離試劑盒,直接解決用戶需求,一起來看看吧~一、細胞膜分離試劑盒它其實是一款四合一
  • Cell|巨噬細胞通過吞噬作用「全心呵護」心肌細胞線粒體穩態
    利用基因嵌合(genetic mosaics)標記tdTtomato+心肌細胞和CX3CR1GFP小鼠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發現平均每個心肌細胞周圍被5個cMacs圍繞,每個cMacs可以與5個心肌細胞相互作用。
  • Cell:揭示細胞破壞受損線粒體機制
    論文通信作者、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自噬研究中心主任Beth Levine博士說,理解這個過程如何發揮作用可能潛在地導致人們開發出阻止某些疾病和甚至衰老的一些方面的新療法。該自噬研究中心研究一種被稱作自噬的過程---細胞自我處理受損的或不需要的組分。線粒體經常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在細胞內將糖等化合物轉化為細胞能夠使用的能量。
  • 線粒體母系遺傳或源於細胞「自噬」
    線粒體是存在於大多數真核生物細胞中的細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遺傳而與細胞的基因組不同。
  • Devell Cell:科學家揭示細胞中線粒體自噬的分子機制
    2019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線粒體損傷時,其就會通過向細胞蛋白發送信號促其降解的方式來避免進一步出問題,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奧斯陸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胞誘發上述過程的分子機制,即線粒體自噬過程(mitophagy),在攜帶破碎線粒體的細胞中,兩種名為
  • 線粒體蛋白影響膠質細胞命運轉換
    線粒體蛋白影響膠質細胞命運轉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6:12:42 德國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斯大學(LMU)Magdalena Gtz團隊取得最新進展。
  • 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質網接觸促進血管重塑
    反應性星形膠質細胞中的線粒體-內質網接觸促進血管重塑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8 21:50:52 德國科隆大學Matteo Bergami、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學研究所 Elisa Motor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
  • 科學網—哺乳動物細胞線粒體自噬分子調控現新機制
    據介紹,線粒體是細胞能量代謝中心與能量工廠,是細胞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脂肪酸的氧化等能量代謝過程發生所在地。線粒體也是細胞凋亡調控中心。它能感知凋亡信號,並通過釋放細胞色素C等凋亡相關分子來啟動細胞凋亡過程。同時,線粒體也是細胞自由基產生中心。線粒體電子傳遞鏈消耗的氧約佔細胞所需氧的85%,其中0.4%~4.0% 的氧在線粒體中被轉換生成超氧自由基。
  • 初中生物知識點梳理之線粒體和葉綠體是細胞中兩種能量轉換器
    細胞質基質中完成的糖酵解和在線粒體基質中完成的三羧酸循環在會產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rn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和還原型黃素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flavin adenosine dinucleotide,FADH2)等高能分子,而氧化磷酸化這一步驟的作用則是利用這些物質還原氧氣釋放能量合成ATP。
  • 線粒體反叛細胞核之戰
    有一天,某個細胞中的某個線粒體覺醒了。
  • 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T細胞缺陷
    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T細胞缺陷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3 14:55:37 希臘雅典學院Panayotis Verginis、Themis Alissafi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線粒體氧化損傷導致自身免疫中的調節性
  • Cell Metab | 一種新型線粒體細胞焦亡途徑
    另一方面,近些年來細胞焦亡這樣一種新型細胞程序性死亡也被多篇文章報導參與了感染性休克的發生發展中,而在感染性休克的進程中,除了這些細胞焦亡或者炎症信號外,合併產生的多種併發症如在病理情況下內源性物質代謝紊亂所造成的物質蓄積加重感染性休克進程的作用和確切分子機制仍然不明。
  • 線粒體片段化限制NK細胞腫瘤殺傷能力
    線粒體片段化限制NK細胞腫瘤殺傷能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2 16:14:0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學院魏海明課題組和田志剛課題組合作揭示,線粒體片段化限制天然殺傷
  • Cell Stem Cell:線粒體DNA突變潛藏於人誘導性多能幹細胞中
    Mitalipov說,「人們長期以來認為我們的線粒體DNA中的致病性突變是衰老和年齡相關性疾病的一種驅動力,不過一直都缺乏明確的證據。如今,利用這項研究中的證據,我們知道我們必須篩選iPS細胞中發生的突變,或者在年齡更為年輕時收集人體細胞製造iPS細胞,從而確保它們的線粒體基因是健康的。
  • 解開數十年謎團,科學家首次發現人類細胞中的線粒體關鍵蛋白
    而在線粒體介導的能量生產和細胞功能中,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中是必不可缺的關鍵分子。低水平的NAD+還是衰老的標誌,並與肌肉萎縮症、心力衰竭等疾病有關。  儘管百年來對NAD+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線粒體內發生的過程,然而NAD+究竟是怎麼跑到線粒體裡面去的,卻是長久以來的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