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巨噬細胞通過吞噬作用「全心呵護」心肌細胞線粒體穩態

2020-12-03 BioArt

撰文 | 雪月

責編 | 兮


心肌細胞需滿足因心臟跳動帶來的高強度的機械應力和代謝需求。心肌細胞體積大,細胞器佔據了一大部分細胞體積,包括線粒體和肌原纖維節,以應對高強度的機械和代謝需求。這些需求對心肌細胞極具挑戰性。目前尚不清楚壽命長而且很少更新的心肌細胞如何維持自我穩態。


已有報導發現組織特異性巨噬細胞具有與免疫無關的特異性功能,這一特點在心臟中尤為突出。已發現駐留型巨噬細胞可預防纖維化、促進房室結電信號傳導、促進傷口癒合。巨噬細胞的主要功能是通過吞噬作用清除不需要的物質,其中包含有被「吐出」的功能障礙的細胞器碎片。這一現象在中樞神經系統有報導。在心臟中是否也存在這一機制有待研究。


近日,西班牙Carlos III國家心血管研究中心的Andrés HidalgoJoséA. Enríquez 團隊合作在Cell上發表了題為A Network of Macrophages Supports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 in the Heart的文章,闡述了一個巨噬細胞的「網絡」支撐了心臟線粒體的穩態。



首先作者檢測了心臟中巨噬細胞的分布情況。心臟駐留型巨噬細胞(cardiac-resident macrophages, cMacs定義為CD45+ CD11b+ F4/80+,利用MHCⅡ和Ly6C表達情況,又分為三種亞型(如下圖)



cMacs也可以利用三種報告基因小滑鼠記(CX3CR1GFP, Csf1rGFP, and LysMGFP),檢測GFP陽性細胞佔cMacs比例都超過80%(如下圖)



利用CX3CR1GFP小鼠進行全心臟成像發現cMacs分布廣泛,每個心臟約3*105個細胞,在兩心室心肌周圍密度較高。利用基因嵌合(genetic mosaics)標記tdTtomato+心肌細胞和CX3CR1GFP小鼠進行高解析度成像發現平均每個心肌細胞周圍被5個cMacs圍繞,每個cMacs可以與5個心肌細胞相互作用。


在心臟中,只有cMacs表達CD169/Siglec1,作者利用CD169DTR小鼠清除心臟中的cMacs細胞。雖然其他組織中的巨噬細胞也被清除,但並未觀察到系統性炎症反應和組織損傷。蛋白組學分析發現,清除了cMacs的心臟蛋白組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主要集中在參與線粒體生物能學、ROS和蛋白穩定的線粒體蛋白。儘管發生變化的蛋白大多為數量下降,但透射電鏡分析發現,清除了cMacs的心臟心肌細胞中線粒體數量卻明顯增加,ATP的產生則明顯降低。細胞優先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以彌補氧化磷酸化受損和ATP儲存降低。但是在同樣清除巨噬細胞的肝臟組織沒有觀察到這一現象。進一步分析發現,清除了cMacs之後,左心室舒展功能受損,心輸出量減少。這些實驗說明,cMacs對於線粒體維穩、蛋白穩定以及心臟泵血功能至關重要。


作者分離cMacs發現,細胞中含有體積較大的吞噬樣囊泡,表明其具有較為活躍的吞噬活性。為了確認其吞噬物質的來源,作者利用嵌合體方法構建了在不同細胞中表達紅色螢光蛋白的小鼠品系,包括循環白細胞、內皮細胞或者心肌細胞(簡稱為CardRED 小鼠)。檢測發現,在心臟處於穩態狀態下,cMacs細胞能夠吞噬循環細胞、心肌細胞來源的紅色螢光蛋白,內皮細胞來源的數量相對少一些。檢測CardRED小鼠心肌細胞來源的物質,發現大量的亞細胞結構(11.5 ± 1.3 /100 mm2)。作者將這些結構稱為cardiac exophers,直徑3.5 ± 0.1 mm。利用透射電鏡,作者發現在顆粒物中含有線粒體和肌原纖維節。


分離cardiac exophers,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的線粒體功能受損,並且不含DAPI陽性的核碎片。這表明健康心肌細胞中受損的線粒體以及其他物質通過exophers排出。利用流式細胞術檢測發現分離的大部分的exophers為LC3+。通過自噬誘導劑rapamycin處理和構建心肌細胞特異性敲除ATG7小鼠則進一步驗證了exopher形成以及線粒體轉運是通過自噬途徑。


線粒體以及mtDNA能夠激活炎症小體從而對造成心肌損傷。作者檢測cMacs去除的心臟發現炎症小體被激活,而炎症小體的激活反過來會抑制自噬。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在cMacs去除的心臟中exopher形成減少,用NLPR3抑制劑則能夠部分恢復exopher形成。接下來作者在心臟應激以及病理生理狀態下發現,這些狀態下通過exopher處理受損線粒體途徑得到增強。


作者利用流式細胞術發現,exopher表面定位有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 PS。PS是表達在凋亡細胞表面的「吃了我」信號,能夠被巨噬細胞表面多種吞噬受體識別,其中受體酪氨酸激酶Mertk可以在心臟巨噬細胞中激活。而在Mertk敲除小鼠中心肌細胞線粒體數量上升,ATP產生降低,心肌功能受損。這表明Mertk是識別exopher的相關受體,缺失Mertk會造成心臟線粒體功能紊亂,心臟代謝異常。


本研究建立了存在於心臟組織中組織穩態平衡的機制。心肌細胞周圍的駐留型巨噬細胞主動去除心肌細胞來源的線粒體以及其他物質,維持心肌細胞線粒體功能以及代謝平衡。這項研究表明,一些心臟功能障礙可能是由於駐留的免疫細胞所致,而不是心肌細胞功能缺陷,對於心臟病診治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8.031


製版人:十一

相關焦點

  • Cell重磅!巨噬細胞對健康心臟節律至關重要!
    這項巨噬細胞在傳導過程中作用的研究帶來了心率失常的全新療法,」麻省總醫院系統生物學中心的通訊作者Matthias Nahrendorf 博士說。巨噬細胞因其吞噬和消化微生物、受損細胞以及外部物質的免疫學功能而出名。它存在於整個身體的組織中,最近有研究就表明它們還具有與其所寄生組織相關的額外功能。當巨噬細胞在修復心臟受損組織時,它們在健康心肌內的存在表明其在正常心臟功能的發揮一定作用。
  • 心臟巨噬細胞的新功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產前發育過程中,紅系髓樣祖細胞產生「巨噬細胞」(pMacs),即巨噬細胞前體,它們同時定居在整個小鼠胚胎的不同器官中,然後在本地獲得其組織特異性身份。 巨噬細胞最好通過其功能(例如吞噬作用、免疫力)、表面(例如CD68, F4/80)或轉錄標記(例如MertK)、形態學(例如吞噬體包裹體)來定義。
  • Cell:揭示巨噬細胞吞噬死亡細胞產生分子記憶機制
    免疫細胞在我們的身體維持和修復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自己受傷時,免疫細胞快速地發動炎性反應,保護我們免受感染和促進受損組織癒合。論文第一作者、布里斯托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院研究員Helen Weavers博士說,「儘管這種免疫反應對人類健康是有益的,但是很多人類疾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癌症和關節炎)是由過度的免疫反應導致或加重的。
  • 2020ESC指南共識|心肌細胞老化與心臟保護
    許多治療策略基於調節代謝途徑(如抑制丙二醯CoA脫羧酶功能,增加心臟中丙二醯CoA的水平),從而調節心臟中脂肪酸氧化速率,也可通過降低糖酵解和葡萄糖氧化耦合,減少質子的產生,從而來提高心臟效率。2、蛋白質穩態的丟失蛋白質穩態是指一系列分子過程,涉及蛋白質的合成、摺疊、構象維持、運輸、組裝和轉運的控制,這些過程將決定其在機體中發揮作用的程度。
  • 雌激素可加快巨噬細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單核細胞/巨噬細胞是具有特殊可塑性的細胞,可及時保護宿主免受有害事件和恢復組織內穩態。這些炎症化合物可增加細胞毒性介質如誘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達,同時也會增加受損組織或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巨噬細胞的遷移和招募相關蛋白酶的表達。這一事件的最終解決方式為依靠巨噬細胞、其他免疫細胞實現的平衡免疫反應、修復受損組織、恢復功能等。
  • Cell子刊: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通過RNA測序,他們發現這些細胞中許多基因的表達不同於未進入太空中的細胞,包括線粒體代謝基因。這些作者在這項研究中報導,在先前的血細胞微重力研究中也發現了在微重力下心臟細胞中的線粒體代謝基因活性增加了,這表明對太空飛行的某些細胞反應可以在多種類型的細胞中發生。Wu告訴《科學家》雜誌,這種上調可能與細胞嘗試減輕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線粒體功能障礙有關,要知道太空人具有增加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來理解他的這項最新實驗的結果。
  • 動物所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的新機制
    生物體中蛋白質和線粒體的質量控制對細胞基本活力的維持至關重要。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作為細胞的能量和代謝中心,線粒體具有相對獨立的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分子水平的氧自由基清除系統、分子伴侶蛋白系統和蛋白酶系統以及細胞器水平的融合/分裂機制和線粒體自噬機制等。
  • Cell Metabolism八月刊 脂代謝研究亮點
    相應地,在肥胖小鼠中接種脂肪NK1.1NEG iNKT細胞可選擇性地恢復其代謝功能。此外,我們還發現NK1.1POS iNKT細胞在瘦的(即非肥胖狀態)脂肪組織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它能夠通過分泌IFNγ介導自然殺傷細胞的巨噬細胞殺傷作用,從而限制了巨噬細胞的病理性擴增。總體而言,這兩種iNKT細胞群共同利用非冗餘途徑來保持代謝的完整性。
  • Nature medicine:Reg3β依賴性巨噬細胞促進心肌癒合
    2015年3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在著名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進展,他們發現Reg3β對於巨噬細胞向心肌損傷部位遷移具有重要調控作用
  • 線粒體反叛細胞核之戰
    線粒體們沸騰了,他們歡呼,他們鬥志昂揚——掌控這個細胞,過線粒體該過的生活!於是,線粒體們成立了線粒體聯盟,發表《線粒體宣言》,號召受壓迫的細胞器們拿起武器爭取自由。這在細胞中引起了巨大轟動。率先響應的是溶酶體們,他們對《線粒體宣言》頗有感觸:萬惡的內質網!他們製造出我們為了什麼?就是為了幫他們消滅異己,吞噬來客!
  •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3:32:51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Ira Tabas、Arif Yurdagul Jr.等研究人員合作發現,凋亡細胞精氨酸的巨噬細胞代謝促進持續的胞葬作用和損傷修復
  • 免疫治療失效原因揭秘:抗體被巨噬細胞吞噬
    科學轉化醫學的封面目前最有希望的抗癌方案就是通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然而目前FDA批准的所有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不是對所有患者有效(2),研究人員對於免疫檢查點的耐藥機制還沒有完全的了解。然而來自麻薩諸塞州總醫院Pittet教授的團隊想知道,PD-1抗體進入人體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在阻擋它起作用。
  • 科學家發現ROS保護心肌細胞新機制
    該研究揭示了活性氧簇(ROS)在間歇性低壓低氧(IHH)保護心臟抵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和新機制。 及時恢復血液灌注是臨床上治療缺血性心臟疾病的基本原則和手段,但該過程伴隨著嚴重再灌注損傷的發生。缺血再灌注造成的鈣離子超載和ROS大量釋放是心肌細胞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主要原因。但ROS還可作為重要的信號分子參與細胞保護。
  • 探究太空飛行對人iPS細胞衍生性心肌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
    通過RNA測序,他們發現這些細胞中許多基因的表達不同於未進入太空中的細胞,包括線粒體代謝基因。這些作者在這項研究中報導,在先前的血細胞微重力研究中也發現了在微重力下心臟細胞中的線粒體代謝基因活性增加了,這表明對太空飛行的某些細胞反應可以在多種類型的細胞中發生。
  • 巨噬細胞與樹突細胞形態學
    定居型巨噬細胞對造血細胞起護衛和監視作用。遊走型巨噬細胞為細胞因子刺激或與病原微生物相遇時發揮防禦功能的細胞,多屬於病理狀態下的繼發性變化,細胞形態變化明顯(如胞體突起,胞質出現空泡、顆粒和被吞噬的血細胞)。也有一些被特指的異常巨噬細胞,如傷寒細胞、Gaucher細胞(GC)、Niemann-Pick細胞(NPC)、海藍組織細胞(SBH)、Langerhans 細胞(LC)。
  • Cell:揭示細胞破壞受損線粒體機制
    論文通信作者、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自噬研究中心主任Beth Levine博士說,理解這個過程如何發揮作用可能潛在地導致人們開發出阻止某些疾病和甚至衰老的一些方面的新療法。該自噬研究中心研究一種被稱作自噬的過程---細胞自我處理受損的或不需要的組分。線粒體經常被稱為細胞的能量工廠:在細胞內將糖等化合物轉化為細胞能夠使用的能量。
  • 發現線粒體調控細胞中蛋白質穩態,為衰老疾病的發生原因提供了新解釋
    一項在EMBO Journal 雜誌發表, 生物體中蛋白質和線粒體的質量控制對細胞基本活力的維持至關重要。細胞中的蛋白質穩態主要通過分子伴侶蛋白系統與兩個蛋白水解系統,即泛素-蛋白酶體系統和自噬-溶酶體系統的協調運作來維持。
  •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的觀察
    【基本原理】 細胞的吞噬作用在單細胞動物是攝取營養物質的方式,在高等動物內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具有吞噬功能,是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 The FASEB Journal:線粒體損傷與骨質疏鬆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在FASEB雜誌上報告說,線粒體的損傷 - 關鍵的細胞器和能量發生器 - 導致了稱為破骨細胞的細胞產生激增,破骨細胞負責分解骨骼。他們在培養細胞和動物模型中發現了這些影響。(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在正常個體中,骨質降解和重建的過程以非常平衡的方式進行,但在某些人中,它們會以某種方式產生更多的破骨細胞,這會導致骨質流失和骨質疏鬆症,」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生物化學家Narayan Avadhani說。獸醫和資深作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