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失效原因揭秘:抗體被巨噬細胞吞噬

2020-12-05 IT之家

本文為奇點原創文章(公眾號:geekheal_com)。

真是萬萬沒想到!巨噬細胞竟然把抗癌藥吃了,難怪有那麼多患者對PD-1/L1抗體不響應。如果不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麻省總醫院的MikaelJ.Pittet教授團隊親眼看到,任誰也不會想到,作為人體安全衛士的巨噬細胞,竟然會把好不容易結合到T細胞上的抗癌藥物PD-1抗體吞噬掉。

今天,Pittet教授團隊的這一重要研究成果以封面的形式刊登在《科學轉化醫學》上(1)。文章的第一作者是SeanP.Arlauckas和ChristopherS.Garris。

科學轉化醫學的封面

目前最有希望的抗癌方案就是通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增強機體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然而目前FDA批准的所有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都不是對所有患者有效(2),研究人員對於免疫檢查點的耐藥機制還沒有完全的了解。然而來自麻薩諸塞州總醫院Pittet教授的團隊想知道,PD-1抗體進入人體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在阻擋它起作用。

他們了解背後機制的方法很特殊,直接看。對,就是看!

這就要感謝活體顯微鏡技術的出現。為了在顯微鏡下看到藥物起作用的整個過程,Pittet教授團隊給PD-1抗體加了個黃色標記。然後利用活體顯微鏡來實時監測標記後的PD-1抗體在結腸癌小鼠模型中的動向。

他們發現在結腸癌模型小鼠體內注射標記的PD-1抗體5分鐘後,就在腫瘤微環境內的T細胞上發現了染色標記。這是最早在腫瘤組織中檢測到被標記的細胞。研究人員觀察到,最開始標記的PD-1抗體結合到腫瘤浸潤T細胞周圍而幾分鐘後在T細胞表明形成色塊,之後,這些色塊被發現都在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內。

這些原本用來激活T細胞的PD-1抗體怎麼都跑到巨噬細胞裡面去了?被巨噬細胞吃了?

為了深入了解巨噬細胞是如何吃掉PD-1抗體的。研究人員首先提取了三種腫瘤模型中小鼠體內相關細胞發現,大部分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內都有PD-1抗體。隨後的數據線性回歸分析發現,巨噬細胞吃掉抗體與巨噬細胞的數量無關,即使巨噬細胞的數量極低,PD-1也能被吃光,而且巨噬細胞不會主動與PD-1抗體結合。

研究人員隨後在體外創建了一個由骨髓分離得到的巨噬細胞,T細胞共培養體系來研究巨噬細胞是如何吃掉抗體的。首先將T細胞與標記後的PD-1抗體共培養,然後與巨噬細胞共培養,在實驗中發現,標記後的PD-1抗體在數分鐘之內就從T細胞上轉移至巨噬細胞中。這不能僅僅歸結為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因為研究人員加入了吞噬抑制劑後,這一轉移仍舊很快發生。並且巨噬細胞不會吞噬沒有與T細胞結合的標記的PD-1受體。

表面吸附PD-1抗體的T細胞加上Fcγ受體抑制劑後不會被巨噬細胞吞噬反之aPD-1抗體會被吞噬

既然腫瘤相關巨噬細胞並不與PD-1抗體結合,也不會在標記的PD-1抗體注射的早期吃掉PD-1抗體。因此研究人員推測,PD-1抗體的轉移是通過一種非抗原特異性機制。隨後研究人員發現巨噬細胞表面存在Fcγ受體,這一受體與T細胞PD-1抗體複合物上Fc結構域相結合,介導PD-1抗體的吞噬。

隨後研究人員利用以流式細胞計監測的抗體轉移實驗證明了這一發現。T細胞首先與染色後的PD-1抗體共培養30分鐘,後與巨噬細胞一起培養,最後用流式細胞計分析,大量PD-1抗體在巨噬細胞內被測出。然而,在實驗開始時加入Fcγ受體抑制劑那麼PD-1抗體就不會從T細胞轉移到巨噬細胞。之後研究人員利用酶偶聯免疫吸收劑實驗發現,巨噬細胞與T細胞以及與鼠PD-1抗體同源的IgG2a抗體共培養,同樣IgG2a抗體被巨噬細胞降解。

由於Fc/FcγR與抗體的結合與抗體的Fc結構域上的多糖結構相關,研究人員分析了老鼠的PD-1抗體以及人類PD-1抗體,結果發現老鼠和人類PD-1抗體上主要糖的類型是相同的。從而研究人員懷疑老鼠體內Fcγ受體介導的抗體轉移,人體也會發生相關的抗體轉移。

nivolumab

隨後研究人員在體外將人PD-1抗體nivolumab用AF647標記並在體外共培養系統中與免疫T細胞共培養,之後從人體血液單核細胞中分離出巨噬細胞,再將二者用共培養3天,同樣導致PD-1抗體轉移到巨噬細胞,同樣轉移可以被Fcγ受體抑制劑抑制。證明Fcγ受體同樣調節nivolumab在人體的攝取。

同時研究人員也找到了防止PD-1抗體被吞噬的方法。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酶PNGaseF來除去老鼠PD-1抗體上的糖鏈,然後用AF647標記,發現除去糖之後的PD-1仍能與T細胞結合,並且不會被巨噬細胞吃掉。之後研究人員在小鼠體內驗證了當Fcγ受體被抑制後,PD-1抗體的活性,發現當Fcγ受體被抑制後顯著延長PD-1抗體與T細胞結合的時間,並且Fcγ受體被阻斷的結腸癌模型小鼠中所有小鼠對PD-1抗體產生響應,所有小鼠的腫瘤都被完全抑制(3)。

目前PD-1抗體單獨使用的響應率僅30%左右(4)。而小鼠體內,PD-1抗體加Fcγ受體阻斷劑卻對所有老鼠產生響應。這一發現無疑對目前免疫治療領域造成巨大影響,為免疫治療不敏感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案,讓癌症變得不再可怕。

參考資料:

1.http://stm.sciencemag.org/content/9/389/eaal3604

2.E.B.Garon,N.A.Rizvi,R.Hui,N.Leighl,A.S.Balmanoukian,J.P.Eder,A.Patnaik,C.Aggarwal,M.Gubens,L.Horn,E.Carcereny,M.-J.Ahn,E.Felip,J.-S.Lee,M.D.Hellmann,O.Hamid,J.W.Goldman,J.-C.Soria,M.Dolled-Filhart,R.Z.Rutledge,J.Zhang,J.K.Lunceford,R.Rangwala,G.M.Lubiniecki,C.Roach,K.Emancipator,L.Gandhi;KEYNOTE-001Investigators,Pembrolizumabforthetreatmentofnon–small-celllungcancer.N.Engl.J.Med.372,2018–2028(2015).

3.ArlauckasSP,GarrisCS,KohlerRH,KitaokaM,CuccareseMF,etal.2017.Invivoimagingrevealsatumor-associatedmacrophage–mediatedresistancepathwayinanti–PD-1therapy.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9

4.BaumeisterSH,FreemanGJ,DranoffG,etal.Coinhibitorypathwaysinimmunotherapyforcancer[J].Annualreviewofimmunology,2016,34:539-573.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天天都有小歡喜。IT之家

相關焦點

  • NEJM:免疫治療只有T細胞免疫?巨噬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強勢踢館!
    那麼,什麼是免疫治療?簡單說,免疫治療並不直接作用於腫瘤本身,而是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抗擊腫瘤,這是與傳統腫瘤治療手段最大的不同。目前的PD-1/PD-L1抗體都是通過抑制T細胞表面的PD-1與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PD-L2結合,從而重新激活T細胞的腫瘤識別功能,對腫瘤細胞實施免疫捕獲。
  • 癌細胞發信號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
    「別吃我」信號,使其能躲過巨噬細胞的清掃和免疫系統的追擊。而能截斷該信號通路的「抗CT47」抗體已經在動物模型上表現出顯著的癌症治療潛力,目前已經進入一期臨床人體試驗階段。 史丹福大學幹細胞生物學與再生醫學研究所所長、路德維希癌症中心研究員艾維瑞英·威茲曼帶領的研究小組,於2009年發現了第一種「別吃我」信號通路——幾乎所有癌細胞都在表面表達著高水平的CD47分子,該分子可與巨噬細胞表面的SIRPalpha蛋白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殺死癌細胞的能力。
  • 癌症治療重大發現!科學家首次發現CpG可協助CD47激活巨噬細胞對抗...
    人體內的清道夫 —— 巨噬細胞巨噬細胞吞噬和殺死腫瘤細胞的能力被周圍微環境中存在的抑制信號和其表型所抑制,在這些抑制信號中研究最多的是被惡性細胞過表達的抗吞噬分子CD47。但是,各國科學家們在小鼠腫瘤模型中發現:通過抗體阻斷CD47活性的幹擾不足以激發巨噬細胞抗腫瘤反應。當腫瘤缺失表達CD47也不足以誘導巨噬細胞抗腫瘤反應。在這種情況下,人們發現巨噬細胞抗腫瘤活性的缺失並不僅僅是因為CD47的抑制!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改造巨噬細胞
    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改造巨噬細胞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3:14:36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Saar Gill課題組研製了用於癌症免疫治療的人類嵌合抗原受體(CAR)巨噬細胞。
  •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免疫治療並非人人有用,肺癌免疫治療失效有三點原因 2020-06-23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醫學專家科普血清治療:抗體複雜須認清利弊
    中新社發 史貝貝 攝  對此,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協和醫學院免疫學系常務副主任黃波教授14日通過網絡詳細科普血清治療,強調要認清抗體的利弊,「對於抗體的複雜性,甚至對疾病加重的一面,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認識。我們應持謹慎的態度,開展深入細緻的工作」。
  • 癌細胞逃避巨噬細胞的第二種方法揭示,特定抗體進入臨床試驗
    「別吃我」信號,使其能躲過巨噬細胞的清掃和免疫系統的追擊。而能截斷該信號通路的「抗CT47」抗體已經在動物模型上表現出顯著的癌症治療潛力,目前已經進入一期臨床人體試驗階段。此次最新研究發現,巨噬細胞表面一種名為LILRB1的蛋白質與癌細胞表面的MHC class 1的一部分發生結合,同樣抑制了巨噬細胞的吞噬和殺死癌細胞的能力。研究人員在抑制上述兩種「結合」的過程中,發現特定的抗體能顯著減緩小鼠體內的腫瘤生長。威茲曼說:「至少有兩種方法能阻止癌細胞從巨噬細胞中逃生,從而恢復巨噬細胞『絞殺』癌細胞的能力。」
  • ...Res:研究人員將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轉化為癌症殺手,裡應外合殺滅...
    在一篇發表在《Cancer Research》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UCSD)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新的治療方法可以在小鼠模型中防止癌症產生耐藥性,研究人員通過使用可以誘導免疫系統尋找並殺死表達ανβ3的癌細胞的單克隆抗體實現了這個過程。
  • 專家論壇|老年重症感染患者免疫失衡的發病機制及免疫靶向治療策略
    固有免疫系統是機體抵禦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固有免疫細胞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中性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樹突狀細胞(DCs)等,通過抗原非特異免疫機制迅速募集到感染部位,吞噬病原體從而清除感染。固有免疫細胞的另一重要作用是作為抗原呈遞細胞(APC),攝取加工抗原並呈遞給適應性免疫細胞,誘導有效的適應性免疫應答,是連接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橋梁。
  • 凋亡細胞吞噬和免疫耐受新機制(組圖)
    促紅細胞生成素體外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凋亡細胞。(本欄圖片均由三軍醫大供圖)(首席記者 李珩)3月3日,記者從第三軍醫大學獲悉,該校全軍免疫學研究所張志仁教授、吳玉章教授及其團隊,歷時4年,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發現促紅細胞生成素能讓吞噬細胞「胃口大開」,從而「吃」掉凋亡細胞,這將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路徑。
  • 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惡性腫瘤...
    CD47被行業喻為PD1/PDL1抗體之後,腫瘤免疫領域的下一個「明星」CD47是一種廣泛表達於多種癌細胞表面的糖蛋白,通過與腫瘤吞噬細胞表面SIRPα連接釋放「別吃我」信號,阻止巨噬細胞吞噬作用。
  • Science子刊:免疫治療新策略!激活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受體CD206...
    癌性腫瘤通過操縱人體的免疫防禦來逃避檢測並促進自身生長。這種新開發的治療方法依賴於稱為宿主防禦肽的小蛋白,它們是我們免疫系統中用來抵禦細菌、病毒和其他外來入侵者的古老防禦系統的一部分。通過使用檢測結構相似性的新算法,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一些宿主防禦肽中的一小片段胺基酸在不同生物體中保持不變或變化很小。
  • 全球10多款CD47抗體在研藥物邁入臨床階段,中國有這幾家!
    研究發現,巨噬細胞之所以能夠區分「敵我」,是因為人體的正常細胞表面表達著一種叫做CD47的蛋白,CD47就好像細胞上貼了一個「別吃我」的標籤,當這種蛋白表達水平高的時侯,巨噬細胞就不會吞吃這些細胞,從而避免「誤傷」到正常細胞。然而,研究發現,在一些白血病癌細胞中,它們也會通過高表達CD47來逃脫巨噬細胞的吞噬。
  • 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現象的觀察
    【基本原理】 細胞的吞噬作用在單細胞動物是攝取營養物質的方式,在高等動物內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等具有吞噬功能,是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 專家:新冠肺炎抗體複雜 並非產生抗體就能控制病毒
    張定宇呼籲,康復期患者體內有大量的抗體,希望康復期患者伸出胳膊,捐獻寶貴血漿,拯救危重患者。無論是政府部門、科研團隊還是普通民眾,大家都在期盼抗體藥物的出現,而SARS期間直接收集痊癒患者的血清治療重症患者的實踐,直接折射出抗體對於治療此類感染疾病的重要性。
  • Science子刊:給巨噬細胞披上背包使得巨噬細胞免疫療法成為可能
    2020年5月4日訊/生物谷BIOON/---作為一類免疫細胞,巨噬細胞在身體裡巡邏,尋找病毒、細菌和癌細胞等潛在威脅,併吞噬和消滅它們。然而,癌性腫瘤有一個令人討厭的把戲:它們分泌的物質會將到達的巨噬細胞從殺傷腫瘤的狀態「切換」到促進腫瘤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巨噬細胞會抑制身體的免疫反應,推動血管的生長來支持腫瘤,幫助腫瘤轉移。
  • 腫瘤相關巨噬細胞的預後意義:過去、現在和未來
    2 巨噬細胞作為預後標誌物以及治療靶點的潛能  巨噬細胞作為免疫細胞的複雜性反映在其促腫瘤和抗腫瘤功能的微妙平衡上。單核吞噬細胞同時是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調節因子、腫瘤治療策略的調節因子和腫瘤免疫治療的潛在靶點。正因如此,它們的臨床相關性不能明確界定,必須逐個病例進行評估。
  • 巨噬細胞被「策反」怎麼辦?科學家開發新型免疫療法來應對
    近期,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項研究報告了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這種療法正是針對那些被腫瘤「策反」的巨噬細胞,該療法有望為將來的癌症治療提供更多選擇。而經過多年的研究,利用免疫系統對抗癌症已經成為了可能,不同的抗體可以觸發免疫系統T細胞攻擊癌細胞。而巨噬細胞是一種不同類型的細胞,在免疫系統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將T細胞募集到受外來病原影響的區域並調節其功能。不幸的是,某些腫瘤發展出了關閉免疫系統的方法,包括「策反」巨噬細胞,形成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使其阻斷T細胞。
  • 學習筆記之巨噬細胞亞型功能分析
    1、巨噬細胞  巨噬細胞( Macrophage, M )是一類位於外周血,炎症組織中的白細胞。在動物體內主要通過吞噬細菌,死亡細胞及細胞殘片等作用參與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先天性免疫)而隨後將吞噬的物質消化並將其特徵遞呈倒後續淋巴細胞及其他免疫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調節(後天性免疫)。
  • 巨噬細胞在作怪!科學家發現小肚腩難消原因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10月11日報導,科學家最近終於了解中老年人不能有效代謝腹部脂肪的原因,並且提出了可能的潛在治療方法。據《每日科學報》(Scitech Daily)報導,美國耶魯大學的比較醫學和免疫生物學教授佛西瓦迪克特 (Vishwa Deep Dixit)領導的研究團隊認為一種巨噬細胞可能是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