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仁教授
巨噬
細胞體外吞噬
凋亡細胞。
特意敲除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導致凋亡細胞體內大量匯聚。
促紅細胞生成素體外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凋亡細胞。
(本欄圖片均由三軍醫大供圖)
(首席記者 李珩)3月3日,記者從第三軍醫大學獲悉,該校全軍免疫學研究所張志仁教授、吳玉章教授及其團隊,歷時4年,在全球範圍內首次發現促紅細胞生成素能讓吞噬細胞「胃口大開」,從而「吃」掉凋亡細胞,這將為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路徑。
日前,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免疫》上,題目為《巨噬細胞促紅細胞生成素信號通路促進凋亡細胞吞噬清除及免疫耐受》。
人體內每天都會有大量細胞凋亡,這些細胞在生物學上被稱為凋亡細胞。如果不及時清除凋亡細胞,它們就會釋放出有害物質,刺激炎症細胞,從而引起炎症反應。幸運的是,人體內的吞噬細胞會「吃」掉這些凋亡細胞,起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吞噬細胞能否及時有效吃掉凋亡細胞,與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免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等非消退性炎症相關疾病,以及男性精子生成障礙等發育異常均密切相關。」張志仁教授介紹,因此,凋亡細胞吞噬清除機制是國際上重點關注的研究領域之一。
大量研究發現,凋亡細胞會釋放一種「find me」(找到我)的信號分子,相當於食物的香味,來吸引吞噬細胞吃掉它,但這種分子是否能同時增加吞噬細胞對凋亡細胞的胃口,卻無從得知。
從2012年起,張志仁教授及其團隊開始著手研究,在進行大量體外細胞實驗和小鼠體內實驗後發現,凋亡細胞分泌「find me」分子中的一個「成員」S1P分子,可以誘導巨噬細胞產生促紅細胞生成素及其受體。「巨噬細胞是吞噬細胞的一種,佔吞噬細胞的多數。」張志仁教授解釋,促紅細胞生成素相當於是巨噬細胞胃口大門的「鑰匙」;受體則是大門上的「鎖」,用「鑰匙」開了「鎖」,巨噬細胞胃口增加了,就能「吃」掉更多凋亡細胞。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進行了反覆實驗,他們敲除小鼠體內巨噬細胞上的促紅細胞生成素受體,發現由於「鎖」被敲掉,「鑰匙」找不著「鎖」,巨噬細胞沒有了「胃口」,凋亡細胞增多,如此一來,小鼠會在無外因的條件下發生系統性紅斑狼瘡樣病變,而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則可顯著改善這一病變。
據相關權威人士介紹,該研究將為調控凋亡細胞吞噬清除提供新靶點,也為臨床上多種與凋亡細胞吞噬清除障礙相關的慢性、難治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作者:李珩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