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

2021-01-08 39健康網

  機體對某種抗原的刺激不表現出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無應答性(unresponsiveness)。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一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異常,例如免疫缺陷病(見第二十七章);二是特異性免疫不反應,即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免疫耐受產生的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與抗原的性質和劑量、免疫刺激的途徑和時相、以及機體的免疫狀態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參見第七章);所有不利於產生免疫應答的條件均可能誘導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一種重要的生理現象,不論是在基礎理論研究還是臨床醫學實踐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可以用誘導免疫耐受的措施緩解變態反應、抑制器官排斥反應、治療自身免疫病等。

  正常情況下,免疫系統對宿主自身的組織和細胞不產生免疫應答,這種現象稱為自身免疫耐受(autoimmunetolerance)。自身耐受是維持機體免疫和諧的重要因素,其機制與胚胎期的免疫接觸有關。根據Burnet的克隆選擇學說,在胚胎期或新生期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時,抗原刺激不會引起免疫應答,而只會引起相應淋巴細胞克隆的永久性抑制,被抑制的細胞群稱為禁忌克隆。一般情況下,在胚胎期免疫系統能夠接觸到的抗原都是自身物質;另一方面,也幾乎所有的可暴露性自身抗原都在胚胎期接觸過免疫系統,所以出生後免疫系統對自身抗原表現為天然耐受狀態。

  當某種原因使自身免疫耐受性削弱或破壞時,免疫系統就會對自身成分產生免疫應答,這種現象稱為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微弱的自身免疫並不引起機體的病理性損傷,在許多正常人血清中可發現多處微量的自身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這種自身免疫現象隨著年齡遞增而愈加明顯,在70%以上的正常老年人血清中可查出自身抗體。這些低度的自身抗體能促進體內衰老殘疾細胞的清除,幫助吞噬細胞完成免疫自穩效應,以保持機體生命環境的穩定。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治療自身免疫病有了「萬能鑰匙」—新聞—科學網
    治療自身免疫病有了「萬能鑰匙」   近年來,CAR-T作為一種革命性的新型細胞免疫治療方法,其通過基因工程技術為T細胞裝上導航系統CAR並激活,可精準、高效地識別腫瘤細胞,進而通過免疫作用持久地殺滅腫瘤細胞,目前已經在腫瘤治療中得到了較多應用。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推測麻風或為自身免疫病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推測麻風或為自身免疫病 麻風遺傳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2017-01-11 中國科學報 郭爽   通過資料庫檢索,研究人員獲得227個報導的麻風相關基因,通過一個大規模的表達譜數據過濾,獲得123個與麻風易感相關且同時在麻風患者皮損組織中表達有改變的基因,對這些基因進行疾病特異性分析和相互作用網絡分析發現,這些麻風相關基因構成一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網絡,並顯著地富集在自身免疫疾病相關通路。
  • 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診治中的意義
    ,AID)是指機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產生自身抗體和(或)自身反應性淋巴細胞攻擊相應的自身正常細胞和組織導致組織器官損傷和功能障礙所引起的疾病。自身抗體概念:是指抗自身細胞內、細胞表面和細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是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特徵之一,很多自身免疫病都伴有特徵性的自身抗體(譜),根據自身疾病的不同也分為臟器特異性自身抗體和臟器非特異性自身抗體。特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標誌。
  • 自身免疫病是因為T還是B細胞
    其最大特點是能自身複製和分化,通常處於靜止期,當機體需要時,分裂增殖,一部分分化為定向幹細胞,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後,進一步分化為各系統的血細胞系。其中淋巴幹細胞進一步分化有兩條途徑。一些幹細胞遷移到胸腺內,在胸腺激素影響下,大量增殖分化成為成熟淋巴細胞的一個亞群,被稱之為T淋巴細胞。T細胞的「T」字,是採用「胸腺」的拉丁文第一個字母命名的。
  • 探尋治療自身免疫病的「萬能鑰匙」 !協和張烜團隊建立CAR-T精準...
    與腫瘤不同的是,自身免疫病如類風溼關節炎存在分泌多種自身抗體、具有特異性表面抗原受體的多種B細胞,CAR-T能否有效以及有選擇性、特異性地攻擊自身反應性B細胞未見報導。同時,CAR-T因製備過程複雜、技術門檻高,以及無法靈活控制和終止激活導致細胞因子風暴等問題,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如何構建通用型、可調控的CAR-T技術成為當前免疫治療的重要研究方向。
  • 我國科學家建立CAR-T精準幹預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田曉航 王晶)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光控「開關」分子應用於CAR-T中,實現CAR-T的精確調控以減少不良反應。
  • Science:重建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
    因此如何恢復機體內的免疫耐受就成了治療這些疾病的關鍵所在。Kasagi等人發現,的確有可能重建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讓機體的免疫系統重新獲得識別自身組織的能力。多種自身免疫疾病的病理機制都涉及原發性自身免疫反應或繼發性自身免疫反應,而且這些疾病已經繼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後,成為了發病率和致死率排名第三的疾病。不過目前還沒有徹底治癒自身免疫疾病的好辦法。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理
    MSC具有免疫調節作用,它不僅能夠在外周免疫耐受、移植耐受、自身免疫中發揮作用,也能在母-胎耐受中進行調節。MSC還具有顯著的免疫調節特性,可抑制異基因細胞或組織移植誘導的免疫排斥和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自身免疫反應,因而對免疫損傷性疾病的治療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科技)我國科學家建立CAR-T精準幹預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田曉航 王晶)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光控「開關」分子應用於CAR-T中,實現CAR-T的精確調控以減少不良反應。
  • ...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
    仁濟醫院在線發表代謝調控自身免疫病的新成果 | 研究發現牛磺酸與狼瘡易感基因相互作用參與疾病的發生 2020-07-06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視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中的感染問題
    原創 郭根凱 郭根凱公眾頻道免疫抑制劑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應用顯著改善了這類疾病的預後。但由於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本身免疫系統的紊亂,加之免疫抑制劑的使用,在控制疾病活動的同時,也增加了各種病原體感染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甚至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免疫太強也是罪過!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理想狀態下,免疫系統通過中央耐受和外周耐受來維持對自身抗原和無害環境因素(過敏原、共生菌群等)的無反應性。在病原體入侵或自身細胞變異的過程中,免疫系統啟動,開始識別並清除這些致病因素。等成功地消除後,免疫系統將再次恢復到免疫穩態。然而,如果機體不能有效地實現免疫穩態,持續的免疫過度活躍或抑制,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病或癌症的發生。
  • ...T細胞導致的非調節性抗原呈遞細胞的激活可以破壞自身免疫耐受
    1月15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科研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Unregulated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ctivation by T cells breaks self tolerance」的文章,發現T細胞導致的非調節性抗原呈遞細胞的激活可以破壞自身免疫耐受
  • 第五節 免疫耐受的臨床意義
    第五節 免疫耐受的臨床意義   首先,免疫耐受的誘導、維持和破壞影響著許多臨床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人們企圖誘導和維持免疫耐受性來防治超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物的排斥反應。某些感染性疾病以及腫瘤生長過程中,設法解除免疫耐受、激發免疫應答將有利於對病原體的清除及腫瘤的控制。
  • 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
    還是自身免疫性肝炎?還是合併?根據AIH簡易評分法,該患者評分最多5分(自身抗體1分,IgG2分,病理2分,而≧6分診斷AIH),複雜評分法7分(女性2分,ALP:ALT<1.5,2分,IgG2分,ANA1分,HBV-3分,藥物史-4分,病理+5分,其他免疫病+2分,≧18分診斷AIH)。診斷AIH不夠診斷標準,患者及時予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現在肝功能已經完全正常,HBV DNA達不可測定水平,免疫球蛋白也已經正常。
  • 中國專家研究新突破:「老藥新用」造福罕見自身免疫病患者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7月19日電 (袁蕙芸 陳靜)ADM(無肌病型皮肌炎)是一種罕見但病死率極高的自身免疫病,好發於東亞人群。目前,國際上對ADM尚無公認的特效治療手段。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19日披露,該院風溼科副主任、南院執行主任葉霜團隊經過十多年不懈努力,創新性將用於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的藥物——託法替布,用於ADM相關肺間質病變的治療,獲得成功。
  • 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 怎樣預防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種肝的疾病,一些人對於這種疾病並不是很了解,那麼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呢?怎樣預防自身免疫性肝病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吧。什麼是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AIH)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慢性肝病,被稱為「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活動性慢性肝炎」。其性別、年齡分布與紅斑狼瘡相似,且常伴有肝外症狀,甚至可見「狼瘡」現象,因而推測其發病與自身免疫有關。自身免疫性肝病臨床上最典型的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第一節 免疫耐受的發現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是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抗原性物質時所表現的一種異性的無應答狀態(a state of specific unresponsiveness)。
  • 金精三羧酸對自身免疫病具治療作用
    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種與神經系統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僅次於創傷的中青年人致殘原因,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有著「死不了的癌症」之稱。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博士生張菲菲等在研究老藥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新用途時發現,金精三羧酸(Aurintricarboxylic acid, ATA)對MS的動物模型EAE小鼠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有報導稱,金精三羧酸可以通過抑制核酸與蛋白的相互作用,從而抑制核糖核酸酶及拓撲異構酶等;也有報導稱其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
  • 從日本首相辭職 看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幹細胞治療
    根據北京宣武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池添雨的介紹[1],「潰瘍性大腸炎臨床上通常稱為潰瘍性結腸炎,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與遺傳、飲食習慣、環境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等因素相關。」 今天我們來科普什麼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幹細胞作為醫學領域的新趨勢,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