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
間
美
好
與
你
環
環
相
扣
v 免疫術語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機體免疫系統對特定抗原的「免疫無應答」狀態稱為免疫耐受。
中樞耐受(central tolerance):是指在胚胎期及出生後T、B細胞在中樞免疫器官中,遇自身抗原所形成的耐受。
外周耐受(peripheral tolerance):是指成熟的T、B細胞,遇內源性或外源性抗原,不產生免疫應答,而顯示免疫耐受。
v 外周耐受的機制
(1)克隆清除
自身反應性T細胞在外周遭遇自身抗原後,如果自身抗原高水平表達,且與TCR具有高親和力,經APC提呈後可為T細胞活化提供第一信號,但APC不能提供足夠強度的第二信號,T細胞不僅不能活化,反而會被誘導凋亡。
(2)免疫忽視
免疫系統對低水平抗原或低親和力抗原不發生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忽視。
(3)克隆失能
只有第一信號,而無第二信號,細胞不能充分活化,呈克隆失能狀態。最常見於不成熟DC(iDC)提呈自身抗原引起。
(4)免疫調節細胞的作用
在胸腺中接受自身抗原刺激分化而來的nTreg,主要通過細胞-細胞間的直接接觸發揮免疫抑制作用;
在外周由初始T細胞接受抗原刺激而產生的iTreg,主要通過分泌IL-10和TGF-b等細胞因子發揮免疫抑制作用。
(5)免疫豁免部位的抗原在生理條件下不引起免疫應答
機體某些部位通常不會發生同種異體組織免疫排斥反應,稱免疫豁免部位。例如:腦、眼的前房、胎盤;
產生免疫豁免效應的原應主要有:
生理屏障;
局部微環境易於誘導免疫偏移;(向Th2方向分化)
表達FasL,誘導表達Fas的淋巴細胞發生凋亡;
產生TGF-b等抑制性細胞因子或表達PD-1配體抑制T細胞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