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考醫學免疫學考點:免疫耐受

2020-11-30 自考365

  免疫耐受:是指機體免疫系統接觸某種抗原後,所表現出的特異性免疫無應答或低應答。

  免疫缺陷病:是指免疫系統因先天發育不完全或後天因素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臨床上表現為以感染為主的一組綜合症。

  

  編輯推薦:更多學員心聲>>

  偶爾在網上看到自考365網站,很適合我現在這種狀況學習,白天上班,有時間就學習,很不錯。

  考前一個月,要抓緊時間學習,希望在老師的幫助下能順利通過考試。

相關焦點

  • 醫學免疫學版本一——免疫耐受
    環 環 相 扣 v 免疫術語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機體免疫系統對特定抗原的「免疫無應答」狀態稱為免疫耐受。
  • 伯內特:發現「免疫耐受」現象
    1923年獲墨爾本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27年在英國李斯特研究所獲哲學博士學位。1931年在倫敦國立醫學研究所從事病毒學研究。1934年返回澳大利亞,於墨爾本皇家醫院沃爾特-伊萊扎·霍爾醫學研究所工作,1938~1944年任該所副所長,1944~1965年任所長,1965年退休。   他自30年代起即從事病毒學方面的研究,是首先研究噬菌體繁殖的學者之一。
  • 中國科大在肝臟免疫耐受和B肝病毒免疫逃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醫學中心、生命科學學院、中科院天然免疫與慢性疾病重點實驗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和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田志剛教授研究組在肝臟免疫耐受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B型肝炎病毒(HBV)通過肝臟免疫耐受而逃逸免疫攻擊的新機制。
  • 軍事醫學科學院2006年免疫學(博士)
    軍事醫學科學院2006年免疫學(博士)一、名詞解釋(10題*3分,題幹是英語,要求翻譯成中文再做解釋)1、免疫耐受2、TSA3、聯合免疫缺陷4、MALT
  • 第四節 免疫耐受的機制
    第四節 免疫耐受的機制   1975年著名免疫學家Burnet提出克隆選擇學說,並以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學說解釋免疫耐受現象。他的觀點曾對免疫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隨著近代基礎免疫學,尤其是免疫調節研究的迅速發展,當前對免疫耐受機制的認識已遠遠超越了這一學說當時的涵義。
  • 醫學英語:免疫學詞彙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醫療英語>正文醫學英語:免疫學詞彙 2013-01-14 10:07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active
  • 全球免疫學專家齊聚上海:器官移植如何提高免疫?
    如何提高身體的免疫耐受能力……隨著醫療手段的不斷提高,器官移植已經越來越成為救治各種疾病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但隨之而來的排斥反應、免疫耐受、器官保存、免疫病理等問題,卻一直困擾著醫學界。    3月27日至29日,圍繞著這些問題,來自美國、劍橋大學以及哈佛大學的著名器官移植與免疫學專家,以及國內40餘位專家教授齊聚上海,參加首屆中國移植免疫學學術會議,共同探討經驗,研究應對對策。
  • NEJM大綜述:免疫治療時代的免疫耐受
    學醫的同學都有一個共同記憶,生化的三羧酸循環和免疫學的免疫耐受,經常讓授課的老師和聽課的學生一同進入不知所云的迷幻狀態,必修課不掛科成為最低目標,然而隨著這幾年免疫治療(PD-1/L1抑制劑、CAR-T等)進入臨床實踐,尤其是Checkpoints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後,免疫治療所顯露出的獨特作用(長期生存和超進展)與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等需要更深刻的免疫學理論加以解釋和指導,僅僅依靠「粗顆粒
  • 韓國免疫學專業-啟明大學醫學研究生院培養免疫學的基礎醫學知識
    目前汽車系統工程、醫學、藥學、護理學、教育學、音樂學、設計學、經營學、建築學、景觀建築、體育學等專業已經於韓國大學重點專業影響力中位列前茅,下轄東山醫院(三級重點醫院)、附中、附小等 25 個附屬單位和 18 個附屬研究所(含韓國國家級實驗室),獨立的研究生院(大學院),碩士和博士點門類齊全,涵蓋文、理、工、商、醫、藝、體等各學科。啟明大學有5個校區,校本部位於大邱城西校區,大明洞有藝術校區。
  • 2018年自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複習資料: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一、學法指導學習緒論應以掌握微生物、免疫的基本概念為主,進一步搞清醫學微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的研究內容,了解其發展簡史,為學好本門課程(二)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是研究致病微生物和條件致病微生物的生物學性狀、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學檢查以及防治的一門科學。(三)免疫的概念、功能和表現1、免疫是機體識別與排除抗原性異物,維持機體生理平衡的一種功能。正常情況下對機體有利,異常情況下則可造成機體損傷。
  • Science:重建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
    而保持機體的完整性就意味著機體的免疫系統不會攻擊自身組織。這種和平共處的作用就是所謂的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機制,但是當機體發生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時,比如患上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或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時,這種免疫耐受機制就會被打破。
  • 第五節 免疫耐受的臨床意義
    第五節 免疫耐受的臨床意義   首先,免疫耐受的誘導、維持和破壞影響著許多臨床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人們企圖誘導和維持免疫耐受性來防治超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移植物的排斥反應。某些感染性疾病以及腫瘤生長過程中,設法解除免疫耐受、激發免疫應答將有利於對病原體的清除及腫瘤的控制。
  • 自身免疫病:自身耐受與自身免疫
    機體對某種抗原的刺激不表現出免疫應答的現象稱為免疫無應答性(unresponsiveness)。這種狀態主要由兩種原因引起:一為機體的免疫系統異常,例如免疫缺陷病(見第二十七章);二是特異性免疫不反應,即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
  •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第一節 免疫耐受的發現
    第十三章 免疫應答(三):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immunologic tolerance)是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抗原性物質時所表現的一種異性的無應答狀態(a state of specific unresponsiveness)。
  • 全國2018年10月自考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考試真題
    全國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試題課程代碼:0286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機體免疫系統及時清除體內衰老、損傷或變性細胞的功能是A.免疫防禦 B.免疫耐受 C.免疫監視 D.免疫自穩2.半抗原本身A.只有免疫原性,沒有抗原性B.只有抗原性,沒有免疫原性C.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D.既沒有免疫原性,又沒有抗原性3.與種屬無關,存在於人、動物、
  • 醫學院董忠軍課題組揭示自然殺傷細胞活化和耐受調節新機制
    醫學院董忠軍課題組揭示自然殺傷細胞活化和耐受調節新機制清華新聞網8月19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董忠軍課題組與中國科技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田志剛課題組合作在《免疫》(「Immunity」)雜誌在線發表題為《自身活化性 SLAM家族受體在NK細胞「教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 2014年自考政治學概論考點:無產階級革命的根本問題
    編輯推薦:  2014年自考網上培訓輔導課程全面熱招 最低只需60元!  「自考真題庫」手機應用免費下載中!海量真題 隨時自測  第一時間獲得自考資訊 請關注自考365官方微信!
  • 研究解析母胎免疫優勢形成機制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研究所生殖免疫室李大金教授,李大金教授主要從事生殖免疫學研究及生殖醫學臨床醫療及教學工作,曾先後多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母-胎免疫耐受作為傳統免疫學原理的唯一例外,一直是生殖免疫學界備受關注的焦點問題。1993 年Wegmann首次提出,母胎界面是Th2 型佔優勢的免疫微環境。
  • 免疫耐受期是否應該開始抗病毒?
    免疫耐受期要啟動抗病毒眾說紛紜 目前的研究和指南認為,免疫耐受期患者不需要治療是由於其肝臟內不存在炎症,其丙氨酸轉氨酶(ALT)是正常的。
  • 《免疫學雜誌》:曹雪濤院士解析腫瘤免疫逃避機制
    浙江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系特聘教授,浙江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第二軍醫大醫學院教授曹雪濤院士繼08年歲末在《血液》(Blood)發表免疫學成果後,2009年開年又於《免疫學雜誌》(The Journal of Immunology)發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