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凋亡研究取得新進展

2020-12-05 科學網

 

程序性細胞死亡(細胞凋亡)對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組織和器官的動態穩定十分重要。細胞凋亡過程可分為細胞凋亡的特異性激活、執行,凋亡細胞的吞噬和降解等階段。其中凋亡細胞的吞噬和降解過程是整個細胞凋亡程序的必要環節。凋亡細胞的清除障礙會引起諸多疾病,如哮喘、類風溼性關節炎、狼瘡等炎症疾病和自身免疫紊亂等。迄今為止,關於凋亡細胞的吞噬機制研究已有許多發現,但是對於含凋亡細胞的吞噬小體的形成、成熟以及凋亡細胞的降解機制仍知之甚少。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楊崇林課題組以秀麗線蟲為模式研究程序性細胞死亡,通過遺傳分析、基因表達、蛋白定位等實驗手段,發現vps-18基因在凋亡細胞的降解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該研究發現vps-18在吞噬細胞中表達並發揮功能,它主要影響凋亡細胞的降解而非吞噬過程。vps-18缺失會嚴重地影響到與細胞內膜泡運輸相關的胞內體和溶酶體的形成及成熟,從而導致胞內體和溶酶體的降解功能缺陷。該研究還發現, 在vps-18突變的線蟲中,含凋亡細胞的吞噬小體不能與畸形的溶酶體融合。因此,在凋亡細胞的清除過程中,具有正常降解活性的胞內體和溶酶體與含凋亡細胞的吞噬小體之間的正常融合,對於凋亡細胞的及時清除是至關重要的。該研究因而揭示了vps-18基因參與程序性細胞死亡的作用機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2008年10月的《細胞分子生物學》(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上。(來源: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細胞分子生物學》(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doi:10.1091/mbc.E08-04-0441,Hui Xiao,Chonglin Yang)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細胞凋亡研究取得新進展
    濃度依賴的Bak 活化機制及其與抗腫瘤藥物敏感性關係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分子病理研究室研究員戴海明與美國梅奧醫學院、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這一研究不僅為Bak的活化機制提供了新的機理,也為抗腫瘤藥物的療效預測提供了新的思路。  據了解,細胞凋亡是一種由基因控制的、主動的細胞生理性自殺行為,它不僅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免疫及生殖系統成熟等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也在腫瘤的發生及治療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細胞凋亡的主要信號轉導途徑有兩種:死亡受體介導的細胞凋亡途徑和線粒體介導的細胞凋亡途徑。
  •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遺傳發育所在細胞凋亡及基因組穩定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基因組穩定性對於真核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以及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 細胞凋亡機制最新研究進展
    託馬斯傑弗遜大學Kimmel癌症研究所細胞凋亡研究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研究小組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22日《自然》(Nature)雜誌上。
  • DNA損傷與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當DNA損傷發生後,細胞通過一系列的應答反應,包括細胞周期停滯,DNA修復以及細胞凋亡等,使基因組的穩定性得以維持。這些應答反應需要多種調控因子的參與。蛋白質精氨酸甲基轉移酶(PRMT)通過甲基化修飾不同的蛋白質底物而參與調控細胞的多種重要生命活動,其中包括DNA修復等。但PRMT在細胞對DNA損傷的其它應激反應如細胞凋亡過程中是否發揮作用,目前尚知之甚少。
  • 清華大學:施一公研究團隊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
    細胞凋亡(程序性細胞死亡)與人的生長、發育、衰老以及死亡息息相關。臨床數據表明細胞凋亡的異常會導致嚴重病變,比如癌症、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揭示細胞凋亡的分子機理不僅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一基本生命過程的了解,還可以對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痴呆的藥物提供重要線索。
  • JCB: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自體吞噬蛋白從吞噬細胞中被招募到凋亡細胞表面3月2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Autophagy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Genes & Devel:王曉晨等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細胞凋亡時會暴露出凋亡信號,從而誘使吞噬細胞直接或者間接的識別凋亡細胞。在線蟲中,TTR-52是一個由吞噬細胞分泌的橋聯分子,負責識別凋亡細胞上外翻的磷脂醯絲氨酸( PS ),同時TTR-52也可以結合吞噬細胞上的受體CED-1,進而介導凋亡細胞的吞噬。然而,橋聯分子在結構和分子水平上如何識別凋亡細胞的信號,如何結合吞噬細胞上的受體以傳導信號仍然未知。
  • 細胞凋亡在激素誘導性股骨頭壞死中的研究進展
    近年來,許多國內外研究表明骨細胞凋亡與激素性股骨頭壞死密切相關,本文對激素性股骨頭壞死中的細胞凋亡研究狀況作一分析。SIFHN發病機制中細胞凋亡相關基因的研究眾多研究表明,成骨細胞、骨細胞、骨髓基質細胞凋亡是SINFH的主要特點之一,細胞凋亡相關的基因調節SINFH的進展。
  • Cell Death Dis:蛋白質泛素化調控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細胞凋亡是維持機體組織平衡的重要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的抗凋亡現象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中的主要障礙。在細胞凋亡過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caspase-8作為凋亡起始因子顯得尤為重要。HECTD3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
  • 生物物理所等關於細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取得新成果
    ,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凋亡細胞的清除是細胞死亡的最終環節,其異常會導致炎症和自身免疫紊亂。細胞自體吞噬作用是指胞內囊泡包裹胞質中的內含物運送到溶酶體中進行清除的過程。前人研究表明,自體吞噬基因在細胞凋亡過程中發揮功能,促進凋亡細胞產生被吞噬細胞識別所需的信號。
  • 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獲進展
    中美學者日前在《細胞生物學期刊》在線發表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生物物理所等在細胞凋亡吞噬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
    該工作通過結構和功能研究,揭示了在秀麗線蟲凋亡細胞的清除過程中,橋聯分子TTR-52介導吞噬細胞識別凋亡細胞的作用機制。細胞凋亡後需要被及時清除以維持機體平衡。在線蟲中,TTR-52是一個介導凋亡細胞和吞噬細胞的橋聯分子,通過識別凋亡細胞上外翻的磷脂醯絲氨酸( PS )來識別凋亡細胞,同時TTR-52也可以結合吞噬細胞上的受體CED-1,進而介導凋亡細胞的吞噬。從序列分析來看,TTR-52類似於transthyretin,一種甲狀腺激素結合蛋白。但是過去報導的transthyretin都不具有這種介導凋亡細胞吞噬的功能。
  • 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自噬及凋亡研究獲新突破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20日對外透露,該院眼科專家在「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自噬及凋亡」的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 細胞凋亡的概念及研究簡史
    細胞凋亡的概念及研究簡史 來源:丁香園論壇 2007-08-07 19:32 細胞凋亡,亦稱細胞程序性死亡,是細胞在一系列內源性基因的調控下發生的自然或生理性死亡的過程。
  • 高絲氨酸內脂抗腫瘤機制研究取得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趙國平、許安課題組在高絲氨酸內脂誘導活體細胞的凋亡及其抗腫瘤機制方面取得進展。研究發現高絲氨酸內酯(C12)在活體水平時,通過誘導線粒體依賴的氧化應激,以及激活DNA損傷和p38/JNK MAPK信號,發揮促凋亡和抗腫瘤作用。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 流式細胞術定量檢測細胞凋亡的3種方法研究比較
    1995年Vermes 首次使用螢光素標記的膜聯蛋白V(FITC- Annexin V)聯合PI染色雙參數技術定量檢測凋亡,目前國內尚未見報導[2]。我們同時使用上述3種方法對地塞米松處理的小鼠胸腺細胞進行凋亡檢測對比研究,藉以探討這一新的方法的應用價值,現報導如下。
  • 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進展
    2008年5月2日出版的國際生物研究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管坤良教授和趙世民博士撰寫的有關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前沿進展綜述:Substrate Selectivity APPLies
  • 解讀近期細胞凋亡研究領域重磅級成果!
    細胞凋亡(apoptosis)指細胞為了維持其內部環境的穩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有序的死亡過程,近年來,科學家們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中,小編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 Nature:炎症與細胞凋亡
    專題:Nature報導美國託馬斯傑弗遜大學大學Kimmel癌症研究所細胞凋亡研究中心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的研究小組在細胞凋亡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相關成果公布在1月22日Nature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