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進展

2021-01-11 科學網

 

2008年5月2日出版的國際生物研究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管坤良教授和趙世民博士撰寫的有關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前沿進展綜述:Substrate Selectivity APPLies to Akt。

 

管坤良教授多年從事信號傳導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是國際知名的相關領域權威。管坤良教授目前擔任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分子細胞生物研究室主任(與熊躍教授共同主持)、傑出PI、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Cell此次特別邀請管坤良教授總結目前最前沿的信號傳導研究成果,結合管坤良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取得的研究成果,對目前細胞如何實現信號的特異性傳導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簡明的總結,並對未來該領域研究的方向進行了展望。

 

信號傳導特異性的研究是目前國際信號傳導研究的熱點之一。細胞通過複雜的信號「分揀系統」將特定外部刺激產生的信號準確地傳達到細胞內的相關功能執行蛋白,而且不改變細胞內其它蛋白的功能,進而達到一種外界刺激只引發特定的生理響應(如細胞的生長、凋亡等)的結果。相關領域的研究突破可能為研製特異的抗癌藥物以及開發針對其它疾病的特異性藥物帶來新的希望。(來源:復旦大學 於專宗)

 

(《細胞》(Cell),Vol 133, 399-400,Shimin Zhao,Kun-Liang Guan)

 

相關焦點

  • miR-210/VMP1信號傳導通路在腦膠質瘤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miR-210參與人體內許多複雜的生物學過程,包括細胞周期調節,細胞存活、分化、血管生成以及代謝等,是多種細胞功能的調節基因,是當前研究最熱門的miRNA之一。 miR-210在癌症進展中已被廣泛研究,並且已證實miR-210通常表現出致癌特性。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 植物激素茉莉酸的信號傳導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廈大教授研究成果補齊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
    央廣網廈門10月3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靜)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聖彩教授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在內的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治療新方法有著重大意義。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本文就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在膠質瘤中該信號通路相關上下遊分子的調節和通路抑制劑靶向治療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激活的PI3K可以催化PIP2肌醇環的D3羥基磷酸化形成PIP3,PIP3作為重要的第二信使,能夠激活下遊一系列蛋白激酶(如AKT/PKB),介導胞內信號的傳導。
  • 生化與細胞所固有免疫信號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5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王琛課題組的研究論文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 MARCH5 promotes TLR7 signaling by attenuating TANK action。
  • 成體神經幹細胞可通過TNF-α信號傳導途徑響應全身炎症
    可逆的靜止狀態是組織特異性幹細胞(stem cells, SCs)的一個特徵,許多成年細胞龕位含有處於兩種激活狀態的SCs。雖然循環的SCs似乎負責生理細胞更新,但非循環的靜態SC貢獻仍不清楚。有研究報導,對肌肉的機械損傷不僅會導致其衛星SCs的局部激活,而且還會導致遠處肌肉中的SCs轉變為始發態,這些瞬態稱為Galert【1】。
  • 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獲進展
    PRC2與lncRNA相互作用的序列特異性研究獲進展 2017-02-10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CAR-T細胞將單克隆抗體對靶抗原的特異性識別與T細胞的功能相結合,產生特異性的殺傷作用,而且能夠以非主要相容性複合體限制性的方式殺傷靶細胞。目前關於CAR-T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三 腫瘤疫苗治療腫瘤疫苗的原理是利用誘導機體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反應,增強機體的抗腫瘤效應,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轉移和復發。
  • 武漢病毒所病毒雙特異性螢光標記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王漢中領導的研究團隊在利用納米材料標記病毒以用於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可視化相關研究中繼續取得研究進展,相關文章發表於生物材料領域的專業期刊Biomaterials上。病毒的單顆粒標記和示蹤技術為我們揭示病毒和宿主細胞間的相互作用過程提供新的視野和平臺。
  • 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關係的研究進展
    後發現此類蛋白具有受到促細胞分裂素、生長因子多肽等刺激後發生酪氨酸磷酸化的特點,才正式更名為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MAPKs是真核生物細胞內廣泛存在的一類介導細胞反應的重要信號傳導系統。它受到很多信號分子刺激後發生磷酸化而活化,例如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細胞應激源等。活化的MAPK參與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凋亡及應激反應等生理過程。
  • 廈大教授發現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 肥胖或有新出路
    閩南網10月3日訊 近日,廈大生命科學學院林聖彩教授課題組,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在內的代謝疾病的治療有重大意義。  昨日,記者從校方獲悉,10月1日,國際頂尖學術雜誌《細胞》子刊《細胞—代謝》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活細胞螢光探針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美國化學會志》(JACS)發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陳鵬課題組在活細胞螢光探針研究方面取得的新進展 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化學生物學系陳鵬課題組,巧妙地將一種特異的有機過氧化物識別蛋白(OhrR)與環化的黃色螢光蛋白(cpVenus)相對接,構建了一種特異性識別有機過氧化物的螢光探針,能夠有效地對有機過氧化自由基產生螢光響應,但不與過氧化氫、超氧陰離子、單線態氧、羥自由基等物質發生反應。
  • 連續取得進展!靳津等人揭示炎症信號通路底物特異性的識別機制
    物理應激誘導的白三烯B4觸發CD4 + T細胞中的嚴重線粒體裂變,進而導致各種行為異常,包括焦慮,抑鬱和社交障礙。該研究揭示了CD4 + T細胞中嘌呤代謝紊亂與應激驅動的焦慮樣行為之間的關鍵聯繫。總而言之,該研究確定外周CD4 + T細胞是應激誘導的情緒障礙的關鍵介質。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該研究在原子水平上闡明了Hippo信號通路下遊關鍵轉錄因子TEAD4特異性識別結合DNA的機制。助理研究員史竹兵和碩士研究生何峰是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Hippo信號通路在生物個體發育特別是組織器官大小調控過程中具有關鍵功能,同時在腫瘤發生及免疫應答過程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 理解星形膠質細胞的鈣信號:從獲取到詮釋|腦科學頂刊導讀64期
    頂刊導讀目錄 1,神經表觀基因組的在體基因座特異性編輯2,衛星神經膠質細胞—在認識神經系統正常功能和功能障礙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3,皮層內和離皮投射的GABA能神經元的多樣性和功能4,星形膠質細胞在髓鞘再生中的作用5,理解星形膠質細胞的鈣信號:從獲取到詮釋1,神經表觀基因組的在體基因座特異性編輯
  • TIL細胞治療的應用及其研究進展
    它是從腫瘤組織中分離出的浸潤淋巴細胞,大部分是針對腫瘤特異性突變抗原的T細胞,經細胞因子刺激後,擴增培養,再回輸患者體內,以實現免疫細胞治療腫瘤的功能,有著顯著效果。在本綜述中簡要介紹了TIL免疫治療的一些基本概念、流程和相關研究進展,並討論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 先天淋巴細胞最新研究進展(第1季)
    這些ILC在調節I型、2型和3型(或者說Th17細胞)免疫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免疫反應控制著宿主保護性免疫反應和腸道穩態。近年來,針對ILC的研究取得一系列進展,針對這些進展,生物谷小編進行了一篇梳理,以饗讀者。
  • 合肥研究院細胞質輻射誘導的旁效應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醫學物理與技術中心輻射生物醫學研究室在細胞質輻射誘導的旁效應方面取得新進展。但長期以來,在誘導輻射旁效應方面,細胞核與細胞質間的關係一直缺乏定論。輻射生物學家猜測,細胞質需要通過細胞核才能誘導旁效應,但因缺乏實驗數據,難以證實。細胞質能否獨立誘導輻射旁效應,還是要依賴於細胞核發揮作用,一直困擾著輻射旁效應的機理研究。研究人員對細胞去核處理製備胞質體(cytoplast),並對胞質體輻射誘導的旁效應進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