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大教授研究成果補齊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
央廣網廈門10月3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靜)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聖彩教授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在內的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治療新方法有著重大意義。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miR-210/VMP1信號傳導通路在腦膠質瘤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通過實驗發現在TNF-α的刺激下,VMP1可從細胞質轉移至細胞核中,揭示了TNF-α誘導的傳導通路可能與VMP1蛋白的入核有關;通過siRNA幹涉技術降低VMP1的表達,發現由TNF-α誘導的細胞死亡受到了低表達的VMP1的抑制,闡明了VMP1參與了由TNF-α誘導的信號傳導通路,且在TNF-α誘導的死亡信號中飾演著重要的角色
-
【科技前沿】張果/蔡東升/李聚學團隊發現肥胖相關腦血管功能障礙...
該團隊利用實驗動物模型,首次發現小膠質細胞內炎症信號通路的過度活化與肥胖伴隨的腦血管功能異常相關,阻斷該炎症信號通路能夠顯著改善肥胖小鼠腦血管的病理改變和缺血性腦卒中的預後,揭示了肥胖相關腦血管功能紊亂的機制。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
Cell:新的抗炎細胞信號通路被發現
生物谷報導:來自UCLA的Jonsson 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抗炎細胞信號通路,這或許是保持免疫反應精確平衡的重要機制。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份的《Cell》上,UCLA的血液學及腫瘤學教授,文章第一作者Ke Shuai認為,研究成果將帶來新的治療癌症和炎症反應疾病的方法。
-
外源性凋亡信號通路形成期推前
細胞凋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命過程,對胚胎發育及形態發生、組織內正常細胞群的穩定、機體的防禦和免疫反應、疾病或中毒時引起的細胞損傷、老化、腫瘤的發生進展均起著重要作用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
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進展
2008年5月2日出版的國際生物研究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管坤良教授和趙世民博士撰寫的有關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前沿進展綜述:Substrate Selectivity APPLies
-
廈大藥學院張凌娟團隊發現肥胖後脂肪細胞過度堆積導致皮膚抗菌免疫力低下
廈大藥學院張凌娟教授團隊,聯合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皮膚醫學系院長Dr. Richard L. Gallo教授團隊合作發現,肥胖後過度堆積的成熟脂肪細胞降低了脂肪幹細胞及抗菌肽的表達,很可能是致使皮膚免疫力低下的罪魁禍首。這項成果於1月20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
致敬Roel Nusse丨Wnt信號通路的發現之旅
毫不諱言,Nusse教授系列工作為整個領域插上了翱翔的翅膀。近日,Cell 雜誌Leading Edge專欄由來自Nusse教授有深厚淵源的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Amerongen教授系統介紹了Nusse教授發現Wnt的系列歷程。
-
復旦大學揭示胺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機制—新聞—科學網
等重要的細胞信號通路,彰顯了代謝物感知的重要性。儘管如此,細胞如何系統感知某一類代謝物並傳遞其信號的研究依然所知甚少。復旦大學趙世民、徐薇、徐彥輝團隊通過近五年的持續研究發現,tRNA合成酶除了識別胺基酸和激活tRNA在蛋白質合成中扮演功能外,還具有修飾蛋白質賴氨酸的功能。相關研究為解釋胺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的問題打開了新的窗口。
-
營養所研究人員發現胰島β細胞中調控內質網應激信號通路的新機制
)雜誌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劉勇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腳手架(Scaffold)蛋白RACK1以分子開關的方式,在胰島β細胞中內質網應激(ER stress)信號通路的動態調控中發揮關鍵作用。
-
神經傳導通路
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感覺傳導通路的共同特點:1.從感受器至感覺中樞一般都經三級神經元傳入。(一)軀幹和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深感覺)傳導通路第1級神經元:脊神經節(發出薄束和楔束)第2級神經元:薄束核和楔束核(交叉後上行,形成內側丘系)第3級神經元:背側丘腦
-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40:23 美國哈佛醫學院Olivier Pourqui及其研究組的研究發現在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糖酵解下遊的WNT信號通路
-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
醫學院向燁課題組在《分子細胞》發文揭示細胞代謝影響細胞信號傳導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9月10日電 9月4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研究員向燁研究組在《Molecular Cell》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al biochemistry of a
-
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缺血性腦卒中新進展
目前循證醫學證據表明CIS發生後,趨化因子CXC配體12(CXCL12)及其受體CXCR4能夠動員招募內皮組細胞遷移浸潤至缺血區域,因此認為CXCL12/CXCR4信號通路在這一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本綜述將重點闡述CXCL12/CXCR4信號通路與CIS研究新進展。
-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鄧詣群課題組發現Wnt信號通路新成員並揭示其調控機制 2018年3月13日,Nature出版集團旗下經典期刊《Oncogene》在線發表了華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農業生物蛋白質功能與調控重點實驗室鄧詣群教授研究組題為「C9orf140, a novel Axin1-interacting protein, mediates the negative feedback loop
-
神奇的飢餓素
飢餓素英文Ghrelin詞根ghre的歐印語義為生長,Growth Hormone ReleaseInducing = Ghrelin。飢餓素是第一個被確定的飢餓激素或食慾增強激素。飢餓素是28個胺基酸的胃腸肽類激素,最早發現胃黏膜P/D1細胞和胰島ε細胞分泌飢餓素。進一步研究發現,在小腸、結腸、肺、生殖腺、腎上腺皮質、胎盤、腎和大腦也可以產生和分泌這種物質。
-
圖說 | NF-κB信號通路
NF-κB通路包括經典通路以及非經典通路,經典通路中,許多的信號中間物是共有的,不同的信號通路利用共有的信號激活和抑制通路。2006年發表在Cell上SnapShot專欄上的文章對NF-κB信號通路的過程進行了系統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