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大教授研究成果補齊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

2021-01-07 央廣網

  央廣網廈門10月3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李靜)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聖彩教授課題組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在內的代謝疾病的發生發展機制及治療新方法有著重大意義。

  10月1日,國際頂尖學術雜誌《細胞》子刊《細胞—代謝》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在生物學界,《細胞—代謝》是除《科學》、《自然》和《細胞》之外,最頂級的學術雜誌之一。

  林聖彩說,控制細胞新陳代謝平衡的是一種名為AMPK的蛋白激酶,它會決定身體中的脂肪是儲存還是燃燒。它的作用機理是:當細胞能量水平較高時,細胞中存在充足的能量分子ATP,並使用ATP進行「合成代謝」,將多餘能量作為脂肪儲存下來;當細胞「飢餓」時,細胞中存在的ATP會轉變為低能量分子AMP,AMPK將關閉合成代謝,反而激發分解代謝,讓脂肪燃燒為能量。為此,AMPK又被譽為「細胞能量感受器」,多年來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熱門」分子。

  在之前科學界的研究中,科學家們已認識了當細胞「飢餓」信號 AMP上升時,AMPK活性能被激活,促進增加ATP的生成,維持細胞能量平衡。但若追本溯源,這一細胞「飢餓」信號究竟是如何傳遞到激活AMPK的複合體上的呢?仍是一片空白。

  林聖彩教授課題組研究發現,一種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對象——名為AXIN的蛋白是調控AMPK的重要因子。簡言之,AXIN就是一個橋梁,是它將低能量分子AMP結合的AMPK和其上遊激酶LKB1連接在一起,三者形成一個複合體,促進LKB1對AMPK的磷酸化激活,使得AMPK的活性升高,從而完成信號傳遞過程。

  至此,一個關於細胞「飢餓」信號如何被傳遞到AMPK再到其被激活的機制「鏈條」完整呈現在世人眼前。林聖彩說,這將為研究由代謝紊亂導致的重大疾病的治療和藥物開發開啟新思路。「AXIN有可能會『擔當重任』,成為治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理想藥物靶分子。」

相關焦點

  • 廈大教授發現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 肥胖或有新出路
    閩南網10月3日訊 近日,廈大生命科學學院林聖彩教授課題組,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通路中的關鍵一環,從而揭示了細胞「飢餓」信號傳導機制的過程。這一發現被認為對研究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在內的代謝疾病的治療有重大意義。  昨日,記者從校方獲悉,10月1日,國際頂尖學術雜誌《細胞》子刊《細胞—代謝》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 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進展
    2008年5月2日出版的國際生物研究權威期刊《細胞》(Cell)發表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細胞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管坤良教授和趙世民博士撰寫的有關細胞信號傳導特異性研究前沿進展綜述:Substrate Selectivity APPLies
  • 對蝦免疫信號通路研究取得創新成果
    對蝦免疫信號通路研究取得創新成果2015-06-10 16: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科學網        瀏覽量: 1384 次 我要評論 近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大學院本科大三學生宋煖及其團隊在凡納濱對蝦免疫信號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無脊椎動物中JAK(酪氨酸激酶)基因存在的正反饋調控現象,完善了JAK/STAT(酪氨酸激酶/信號轉導和激活因子
  •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病變中施萬細胞凋亡信號傳導通路的研究進展
  • 外源性凋亡信號通路形成期推前
    細胞凋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命過程,對胚胎發育及形態發生、組織內正常細胞群的穩定、機體的防禦和免疫反應、疾病或中毒時引起的細胞損傷、老化、腫瘤的發生進展均起著重要作用
  • miR-210/VMP1信號傳導通路在腦膠質瘤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通過實驗發現在TNF-α的刺激下,VMP1可從細胞質轉移至細胞核中,揭示了TNF-α誘導的傳導通路可能與VMP1蛋白的入核有關;通過siRNA幹涉技術降低VMP1的表達,發現由TNF-α誘導的細胞死亡受到了低表達的VMP1的抑制,闡明了VMP1參與了由TNF-α誘導的信號傳導通路,且在TNF-α誘導的死亡信號中飾演著重要的角色
  • 研究發現細胞信號通路新「剎車」蛋白
    因此,對RAF-MEK-ERK信號通路的研究一直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熱點。英國科學家在最近一期《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論文稱,真核翻譯起始因子3a(EIF3a)可以通過和RAF激酶結合,抑制RAF-MEK-ERK信號通路,是這一信號通路的重要「剎車」蛋白。這一發現意味著EIF3a可能成為下一代抗癌藥物全新的靶標蛋白,為抗癌藥物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 科學家解讀Hippo信號通路研究進展
    Hippo通路是一條由一系列蛋白激酶和轉錄因子組成的激酶鏈;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 Hippo信號通路都具有高度保守性,該信號通路在機體細胞的各個方面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和Hippo信號通路相關的亮點研究,分享給大家!
  •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研究揭示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WNT信號通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28 10:40:23 美國哈佛醫學院Olivier Pourqui及其研究組的研究發現在羊膜胚胎,細胞內pH調控糖酵解下遊的WNT信號通路
  •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腫瘤免疫學院IO秒懂系列】信號傳導通路大「變臉」
  • 諾獎風向標:WNT信號通路重要研究成果!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Hans Clevers教授就獲得了2019年的「引文桂冠獎」,其因針對Wnt信號通路及其在幹細胞和癌症中的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藥物測試的環境,可以在不使用細胞系或實驗動物的情況下進行藥物試驗。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WNT信號通路研究領域取得的重大成果進行整理,與大家一起學習!
  • TNF-α-JNK信號通路研究獲進展
    for reliev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Miz1-mediated suppression on TNF-α–induced JNK activation and inflammation」的文章,獲得了TNF-α-JNK 信號通路研究的最新成果,這一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誌上。
  • 華中科大李浩洪教授團隊近兩年成果匯總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李浩洪教授實驗室主要綜合運用膜片鉗電生理技術,在體多通道活體動物記錄技術,動物基因操縱以及光遺傳學和成像技術,對情感記憶及相關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和衝動控制障礙等,在細胞水平,神經環路水平進行多學科的綜合研究,以期能闡明正常生理狀態下,情感記憶形成的神經環路機制,以及其在相關疾病形成中的作用。
  • MAPK信號通路與骨質疏鬆關係的研究進展
    後發現此類蛋白具有受到促細胞分裂素、生長因子多肽等刺激後發生酪氨酸磷酸化的特點,才正式更名為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MAPKs是真核生物細胞內廣泛存在的一類介導細胞反應的重要信號傳導系統。它受到很多信號分子刺激後發生磷酸化而活化,例如生長因子、細胞因子、神經遞質、激素、細胞應激源等。活化的MAPK參與細胞增殖、分化、遷移、凋亡及應激反應等生理過程。
  • 植物激素茉莉酸的信號傳導機理研究取得進展
    根毛是根表皮細胞特化形成的一種單細胞管狀突出物,它們能有效增加根的表面積,促進植物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從而在植物適應環境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根毛的生長發育過程受到多種環境因子和內源信號的影響。前人研究發現茉莉酸可以影響植物根毛的發育過程,然而相應的分子調控機理及信號傳導通路仍不清晰。
  • 復旦大學揭示胺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機制—新聞—科學網
    等重要的細胞信號通路,彰顯了代謝物感知的重要性。儘管如此,細胞如何系統感知某一類代謝物並傳遞其信號的研究依然所知甚少。復旦大學趙世民、徐薇、徐彥輝團隊通過近五年的持續研究發現,tRNA合成酶除了識別胺基酸和激活tRNA在蛋白質合成中扮演功能外,還具有修飾蛋白質賴氨酸的功能。相關研究為解釋胺基酸感知和信號傳導的問題打開了新的窗口。
  • Cell:新的抗炎細胞信號通路被發現
    生物谷報導:來自UCLA的Jonsson 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抗炎細胞信號通路,這或許是保持免疫反應精確平衡的重要機制。研究結果發表在6月份的《Cell》上,UCLA的血液學及腫瘤學教授,文章第一作者Ke Shuai認為,研究成果將帶來新的治療癌症和炎症反應疾病的方法。
  • 【學術前沿】張雷組揭示Hippo信號通路維持細胞增殖和凋亡平衡以...
    Hippo信號通路是近二十年發現的維持器官大小和組織穩態的重要信號通路。Hippo信號通路核心成員由上遊的激酶複合物MST/SAV/LATS/MOB以及下遊的轉錄複合物YAP/TAZ-TEADs組成,YAP/TAZ-TEADs通過控制時間和空間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從而調控細胞命運。
  • 神經傳導通路
    腦和脊髓的傳導通路感覺傳導通路的共同特點:1.從感受器至感覺中樞一般都經三級神經元傳入。(一)軀幹和四肢的本體覺和精細觸覺(深感覺)傳導通路第1級神經元:脊神經節(發出薄束和楔束)第2級神經元:薄束核和楔束核(交叉後上行,形成內側丘系)第3級神經元:背側丘腦
  • 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在膠質瘤中的研究進展
    PI3K/AKT信號通路的調節,包括細胞增殖、凋亡、存活、生長和運動,而這些過程與腫瘤發生關係密切。膠質瘤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本文就PI3K/AKT信號轉導通路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在膠質瘤中該信號通路相關上下遊分子的調節和通路抑制劑靶向治療等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