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Death Dis:蛋白質泛素化調控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2020-11-25 生物谷

細胞凋亡是維持機體組織平衡的重要生物學過程,腫瘤細胞的抗凋亡現象是目前癌症治療領域中的主要障礙。在細胞凋亡過程中,caspase家族扮演著關鍵角色,其中caspase-8作為凋亡起始因子顯得尤為重要。HECTD3是近年來發現的一個新的E3泛素連接酶。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陳策實研究員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HECTD3能夠增加乳腺癌細胞對化療藥物順鉑的耐受性,其機制可能是部分通過泛素化MALT1從而增加MALT1的穩定性。然而,HECTD3在癌症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機制目前還不完全清楚。

最近,昆明動物所陳策實研究員領導的腫瘤生物學研究團隊研究發現了一個HECTD3促進癌細胞存活的新機制。HECTD3通過其DOC結構域與caspase-8的死亡受體結構域(DED)相互作用泛素化修飾caspase-8,但是這種連結不是通過傳統的K48多聚泛素化鏈,而是K63多聚泛素化鏈。這種修飾不會導致caspase-8通過蛋白酶體降解,其主要功能是阻止caspase-8進行活化。與此一致的是,HECTD3能夠抑制TRAIL、TNFa,以及FasL等細胞外凋亡信號引起的caspase-8的激活,最終促使癌細胞免於凋亡。研究還發現,HECTD3在50%以上乳腺癌中高表達,可能是乳腺癌抗凋亡的一種全新機制。這一研究結果揭示了HECTD3通過泛素化caspase-8促進癌細胞的存活的作用機制,為克服腫瘤的耐藥性提供了重要線索。

此項研究結果在11月28日發表於Cell Death and Disease雜誌。

該課題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973」項目的資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Cell Death and Disease               doi:10.1038/cddis.2013.464

The HECTD3 E3 ubiquitin ligase facilitates cancer cell survival by promoting K6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of caspase-8

Y Li1,2,7, Y Kong1,7, Z Zhou1, H Chen3, Z Wang1, Y-C Hsieh4, D Zhao4, X Zhi4, J Huang5, J Zhang3, H Li3,6 and C Chen1

Apoptosis resistance is a hurdle for cancer treatment. HECTD3, a new E3 ubiquitin ligase, interacts with caspase-8 death effector domains and ubiquitinates caspase-8 with K63-linked polyubiquitin chains that do not target caspase-8 for degradation but decrease the caspase-8 activation. HECTD3 depletion can sensitize cancer cells to extrinsic apoptotic stimuli. In addition, HECTD3 inhibits 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induced caspase-8 cleavage in an E3 ligase activity-dependent manner. Mutation of the caspase-8 ubiquitination site at K215 abolishes the HECTD3 protection from TRAIL-induced cleavage. Finally, HECTD3 is frequently overexpressed in breast carcinoma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aspase-8 ubiquitination by HECTD3 confers cancer cell survival.

相關焦點

  • Cell Death Dis:腺瘤管狀表皮細胞壞死性凋亡機制
    2016年7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管狀表皮細胞腺癌(RCC)是一類對化療十分耐受,而且存活時間很短的惡性腫瘤。目前大多數抗癌藥物都是通過引導癌細胞的凋亡,而癌細胞發生的抗凋亡突變也許是其產生耐藥性的原因。
  • Cell:細胞壞死狀凋亡分子機制
    專題:Cell專題來自哈佛醫學院細胞生物學系,麻省總醫院的華裔教授袁鈞英等研究人員在原necroptosis(necrosis + apoptosis,壞死狀凋亡)研究基礎上,發現了一個調控壞死狀凋亡的信號網絡,以及同時調控細胞凋亡和壞死狀凋亡的分子。
  • 研究發現調控細胞生死轉換的重要分子機制
    9月13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章海兵研究組的最新研究成果「Ubiquitination of RIPK1 suppresses programmed cell death by regulating
  • Moleculer Cell: IKK抑制RIPK1介導的細胞死亡效應機制研究
    NF-kB能夠促進一些抗凋亡基因的表達,比如c-FLIP,從而抑制TNFR1信號本身導致的凋亡效應。目前已知的RIPK1引起的細胞死亡主要包括由FADD-caspase8複合體轉導的細胞凋亡與RIPK3-MLKL複合體介導的細胞壞死。雖然我們已經清楚RIPK1的泛素化最早是由cIAP引起的,但激活後的RIPK1如何調控細胞死亡的分子機制目前並不清楚。
  • 細胞花式死法之壞死性凋亡,了解一下?
    壞死性凋亡,又叫程序性壞死,是一種受調控的由RIP1和RIP3激酶介導的壞死性細胞死亡方式。壞死性凋亡的特徵包括:細胞質膜完整性會在早期丟失,細胞內容物洩漏,以及細胞器腫脹。通過壞死性凋亡方式死亡的細胞缺乏典型的凋亡特徵,例如,細胞膜出泡,染色質固縮和核小體內DNA裂解成180 bp的梯狀DNA,但也可能表現出TUNEL陽性。Necroptosis is a form of regulated necrotic cell death mediated by RIP1 kinase and RIP3.
  • DNA損傷與細胞凋亡研究取得進展
    當DNA損傷發生後,細胞通過一系列的應答反應,包括細胞周期停滯,DNA修復以及細胞凋亡等,使基因組的穩定性得以維持。這些應答反應需要多種調控因子的參與。蛋白質精氨酸甲基轉移酶(PRMT)通過甲基化修飾不同的蛋白質底物而參與調控細胞的多種重要生命活動,其中包括DNA修復等。但PRMT在細胞對DNA損傷的其它應激反應如細胞凋亡過程中是否發揮作用,目前尚知之甚少。
  • cell death differ 細胞壞死性凋亡會減弱外界刺激引起的細胞炎症...
    其中一類是以NF-KB激活為標誌的免疫激活信號通路;另一方面,TNF-a還可以引起細胞的凋亡(apoptosis),這易信號由caspase家族蛋白激酶介導完成。近年來發現TNF-a還可以引起另外一種細胞的死亡方式,即壞死性凋亡(necroptosis)。這一信號依賴於胞內一種蛋白激酶RIPK3。然而,TNF-a本身可以引起多種不同的效應,這些效應之間的信號又是怎樣相互影響的卻仍不完全清楚。
  •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NPR1調控植物免疫反應過程中的細胞存活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8 16:45:19 美國杜克大學Xinnian Dong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Cell Reports | Matthias Mann團隊新研究揭示凋亡Vs壞死性細胞...
    本文由景傑學術團隊原創解讀 細胞死亡(cell death)可表現為壞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既往研究表明,凋亡和壞死細胞周圍微環境上存在不同特性。兩種死亡方式通過釋放不同的分子,從而導致明顯不同的生理結果。近年來,基於質譜的蛋白質組學的飛速發展,為系統地研究不同死亡方式下細胞內含物的釋放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發現工具。
  • Science:蛋白質泛素化機制研究新進展
    在感染的細胞中,只有受Cullin泛素連接酶複合物調控降解的底物蛋白的泛素化和降解受到了明顯的抑制作用。NEDD8的功能是和Cullin蛋白發生類似於單泛素化的共價修飾(這個修飾作用也被叫做neddylation)。
  • 蛋白質修飾研究現狀與未來
    蛋白質的糖基化修飾、磷酸化修飾、乙醯化修飾、泛素化修飾、亞硝基化修飾等,是蛋白在生物代謝過程中的重要裝備,對研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蛋白質的正確的修飾對於蛋白降解也非常重要,從而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循環。在很長時間內蛋白質修飾與降解的研究並未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由於對蛋白修飾重要性的重新定位,導致了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蛋白組學研究的迅速崛起,可以預期在未來的3-5年時間內國際上將會產生大量的疾病相關的蛋白修飾譜蛋白組研究成果,並最終導致大量新的疾病標誌物和疾病特異藥靶蛋白的發現。大量研究成果在路上,而更多的研究發現擺在眼前,我們來盤點一下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有哪些。
  • 生化與細胞所固有免疫信號通路調控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
    5月19日,國際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王琛課題組的研究論文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 MARCH5 promotes TLR7 signaling by attenuating TANK action。
  • Cell:NF-kB 105蛋白泛素化激活新機制
    150年前左右,Rudolf Virchow發現了淋巴細胞向腫瘤內部浸潤的現象,從而提出了慢性炎症與腫瘤惡化之間的聯繫。最近的一系列研究發現NF-kB參與了調控這一聯繫的內在機制。NF-kB在腫瘤發生過程中的作用十分複雜。一些研究發現NF-kB在腫瘤細胞內部大量表達,從而提高了抗凋亡分子的水平(如X-IAP等);然而,另外一些研究則認為NF-kB具有抗腫瘤的作用。
  • JCB: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凋亡和自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自體吞噬蛋白從吞噬細胞中被招募到凋亡細胞表面3月26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歐光朔研究組在《細胞生物學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在線發表題為Autophagygenes function sequentially to promote apoptotic cell corpse degradation in the engulfing cell的論文,報導了自體吞噬基因在吞噬細胞中發揮作用,促進凋亡細胞的降解。
  • 多篇文章解讀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領域的重要研究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來科學家們在泛素化研究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享給大家!FBXO38是PD-1的E3連接酶,介導Lys48連接的多泛素化和隨後的蛋白酶體降解。條件性基因敲除小鼠T細胞中的Fbxo38並不影響T細胞受體和CD28的信號轉導,但會提高腫瘤浸潤T細胞中PD-1的表達水平,導致小鼠腫瘤進展加快。
  • TUNEL細胞凋亡檢測程序In situ cell death detection kit
    TUNEL細胞凋亡檢測程序In situ cell death detection kit(In situ cell death detection kit-POD法)一、 原理: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是用來檢測組織細胞在凋亡早期過程中細胞核DNA的斷裂情況
  • 【中國科學報】細胞凋亡研究取得新進展
    ,首次發現蛋白質Bak除了可以被僅含BH3結構域的蛋白質活化外,還可以在細胞內發生濃度依賴的自發活化過程,稱為Bak組成性活化。這一研究不僅為Bak的活化機制提供了新的機理,也為抗腫瘤藥物的療效預測提供了新的思路。  據了解,細胞凋亡是一種由基因控制的、主動的細胞生理性自殺行為,它不僅在多細胞生物的發育、免疫及生殖系統成熟等生理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也在腫瘤的發生及治療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細胞凋亡的主要信號轉導途徑有兩種:死亡受體介導的細胞凋亡途徑和線粒體介導的細胞凋亡途徑。
  • Cell:細胞死亡的複雜途徑
    自從二十世紀60年代發現程序性細胞死亡以來,來自世界各地各個學科的研究人員對這個過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作為發育和動態靜止的一個關鍵機制,細胞程序性死亡能夠清理細胞內已不需要的或受損的細胞。儘管細胞凋亡是了解最多的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過程,近期研究人員開始對自我吞噬作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個過程是一種高度調節、異化過程,能使細胞自己吃掉自己。
  • cell death&disease:大腸癌細胞壞死性藥物療法
    常規性的抗癌藥物的主要作用機理是引起DNA的損傷以及細胞的死亡,包括線粒體介導的內源性細胞凋亡以及死亡受體介導的外源性細胞凋亡。在腫瘤惡化過程中,新產生的腫瘤細胞經常會發生遺傳或表觀遺傳上的突變,導致其對細胞凋亡不再敏感。因此,尋找其它導致癌細胞死亡的方式對於癌症的治療十分重要。很久以來,細胞壞死都被認為是一類無規律的、被動性的細胞死亡方式,主要由炎症反應與組織損傷引發。
  • Cell Death & Diff:炎症小體在上皮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NLRP3炎症小體能夠激活caspase-8或者caspase-11。 Caspase-8是細胞凋亡信號通路的關鍵分子,細胞表面死亡受體TNFR1或CD95的激活會引發caspase-8的激活與切割並進而引發caspase-3的切割,而這一過程會受到XIAP以及cFLIP蛋白的負向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