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各種水果也陸續成熟並上市了,農夫在後山上也看到梨子樹上掛滿了梨子。而在梨園邊上,有幾棵和梨樹長得很像的樹,上面也結滿了果實。不過神奇之處在於,其果實和梨子的外形很像,卻只有豆子般大小。我們這邊叫它「野梨子」,你認識這種野果子嗎?
野梨子的學名是豆梨,因為其外形和梨子很像,而且果實又小,即便是到了成熟的時候果徑也僅有1釐米左右,形似小豆子,所以因此而得名。當然了,在不同的地方,豆粒的叫法也不同,有些地方叫它鹿梨、棠梨、鳥梨、醬梨等。它可是80和90後農村小孩最愛的一種野果子之一。
豆梨是屬於薔薇科梨屬落葉喬木,在我國的華東、華南各地具有分布,主要生長在溫暖潮溼的山坡、沼地、雜木林中。和梨樹一樣,其植株也很高大,株高可達3—5米。小時候想要吃到這種野果子,就得會爬樹才行。不會爬樹的只能在樹下等著,撿其他人扔下來的吃。
在過去,農村裡的小孩可喜歡爬樹去摘豆梨了。因為其成熟了以後,味道還是不錯的,味道酸甜又多汁,脆嫩還可口。那個時候,小孩子就會一邊摘一邊在樹上吃,然後還會在袋子裡裝好多帶回家再吃。
不過,大人一般都不吃豆梨的,往往是把豆梨樹砍下來做一些家具,比如砧板、八仙桌等。因為豆梨的木材十分堅韌又細緻,而且性質穩定,很適合做家具和雕刻印章。在過去家家戶戶都有印章,去銀行取錢了就需要印章,因此很多農民就用豆梨的木材來雕刻印章。
其實,豆梨全身都是寶,它的果實不僅能吃,還能入藥,具有清熱生津,澀腸止痢的作用。而豆梨的根有潤肺止咳,清熱止咳的作用;葉和花對鬧羊花、藜蘆有解毒作用。聽村裡的老人說,豆梨的果實還是可以用來釀酒的。
由於這種果實實在太小了,沒成熟的時候又很生澀,一般都沒人種植,都是以野生的為主。再加上現在很多山上都荒廢了,導致豆梨樹也是愈來愈少了。那在你的家鄉還有豆梨嗎?這種野果子你愛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