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 眾多受災人員稱能積極面對傷痛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17日電 綜合報導,日本阪神大地震截至1月17日已過去25年。在當年地震發生時刻——當地時間5時46分,人們為遇難者默哀一分鐘,然後向刻有6434名遇難者姓名的紀念碑獻花。神戶市市長久元喜造和遇難者親屬在人群面前發表講話。

在神戶市中央區的公園「東遊園地」,人們用追悼逝者的竹燈擺出寓意地震發生日期的數字「1.17」和意為「銘刻」的平假名文字「Kizamu」的形狀。「銘刻」一詞寓意要把復興重建的歷程、相互扶持的回憶以及防災的教訓銘刻在心並傳承給下一代的心願。

日本放送協會(NHK)針對地震時還在上小學和初中的受災人員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有約六成受訪者回答「已超越了地震的慘痛,現在可以正面積極地對待這一經歷」;另有半數以上的受訪者回答「希望自己能有助於他人的願望越來越強」。調查結果顯示,當年的孩子通過地震得到了成長。

災區的復興重建也耗時漫長。災情嚴重的神戶市新長田地區的再開發工程,歷時將近25年才於2019年基本完工。

不過,街區振興方面還存在一些課題,例如商業區如何吸引顧客、恢復熱鬧等。另外,兵庫縣政府為災後復興重建負債超過1萬億日元,預計今後將用10多年的時間償還這筆債務。

相關焦點

  • 日本阪神大地震25周年:影像記錄震後畫面
    1995年1月17日,日本關西地方發生強烈地震,因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以及神戶至大阪間的都市為主而被稱為阪神大地震。2020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25周年之際,在日本神戶的一個公園裡,當地民眾為地震受害者祈禱。
  • 日本紀念阪神大地震21周年 震災遺留問題待解決
    新華社日本神戶1月17日電(記者嚴蕾)日本兵庫縣神戶市及周邊地區17日舉行活動,紀念阪神大地震21周年,並悼念地震遇難者。  當地時間清晨5時,約9000人聚集在神戶市中心的東遊園地公園,人們將排列成「1·17」和「未來」字樣的約7000只竹燈逐一點燃。
  • 日本阪神大地震20年 「首都直下」話題再熱
    日本阪神大地震20年 「首都直下」話題再熱 2015-01-17 19:35:4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東京1月17日電 (記者 王健)日本戰後唯一的都市直下大地震(震源所在地發生的地震)——阪神—淡路大地震,到今年的1月17日整整過去20年。
  • 阪神大地震24周年|血與淚換來的日本防震減災體系的轉折點
    現在的日本,公認在震害防禦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而這也是由一次次血的代價換來的。其中一次堪稱日本「前所未有的大災難」,那就是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當地時間1995年1月17日5時45分,日本神戶發生直下型地震,震級達到芮氏7.3級,死亡6500餘人,造成約1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GDP的2.5%。阪神地震是一場直下型地震,城市離震中近,地震破壞力大,樓房和基礎設施都受到很大的破壞。地震後又引起了連鎖性大火,神戶長田區全部木質房屋付之一炬。
  • 歷時25年 日本神戶市即將還清阪神大地震後的城市重建債券
    在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中倒塌的阪神高速橋梁。(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月17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戶市政府日前表示,到今年3月底之前,將會還清用於清理阪神大地震造成的瓦礫等、為恢復城市舊貌所發行的27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3.8億元)債券。另一方面,神戶市為了再開發等「災區振興」活動以及運營避難所等設施的「市民生活支援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中還有1526億日元沒有償還。
  • 【關注】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 災區復興仍然任重道遠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經過去9年時間。而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的死亡和失蹤、間接死亡人數已經達到2萬2167人,至今仍有4萬7737人分散至日本全國各地避難未歸,巖手、宮城、福島3縣的臨時住宅內至今還有709人居住。並且,其沿海地區的人口仍在不斷減少,現在上述3縣的人口比震災發生前減少了30多萬人。
  • 日本因颱風停電規模為1995年阪神地震後最大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關西電力社長巖根茂樹5日在大阪市內召開記者會,表示受第21號颱風「飛燕」影響發生的停電規模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來最大的。巖根致歉稱「給許多客戶帶來不便與困擾,深感抱歉。」據報導,截至當地時間5日上午9點,總計約57.5萬戶尚未恢復供電。
  • 311九級大地震8周年!專家警告:日本全國都在地震帶,更大威脅潛伏
    此次地震被稱為「東日本大地震」,這是日本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不過,因為東日本大地震的地震發生在海上,這次地震雖然震級高,但地震對於日本本土的影響並不特別大,地震的主要破壞都是源自於地震誘發的強海嘯。
  • 撫平心理創傷 日本地震孤兒與汶川心靈對話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球掀起了一場申請收養地震孤兒的熱潮。然而,對地震孤兒來說,如何撫平心理上的創傷顯得尤為重要。在「六一」兒童節之際,我們採訪了日本為地震孤兒提供心理輔導的權威組織「彩虹之家」,及該組織輔導過的阪神大地震的孤兒,試圖通過分享他們的經驗,為汶川地震孤兒打開一扇「心靈之窗」。
  •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18汶川地震十周年感想感悟文章 紀念10周年100字200字  2008年的5月12日,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記住的日子。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時間可以撫慰傷痛,卻撫不去思念與記憶。
  • 日本恐有大地震?全國多地惡臭瀰漫居民投訴不斷,民眾擔心有地震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0月15日報導,自今年6月份以來,日本多地空氣中相繼出現惡臭,最近日本橫濱市、神奈川縣等地又出現惡臭,給民居的日常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困擾。有民眾舉報稱,這種惡臭類似於煤氣洩漏的味道,也有人表示更像死魚或者汽車輪胎被焚燒的味道。從10月開始,這種惡臭幾乎每天都有,不少民眾紛紛表示擔心,害怕這是發生大地震的前兆。
  • 日本連續地震 盤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十次大地震
    ,首都太子港及全國大部分地區受災情況嚴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海地地震進入第15天,世界衛生組織確認,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萬人死亡,19.6萬人受傷,最終確定死亡人數有27萬之多。海原大地震造成死亡人數達27萬人,毀城四座,數十座縣城遭受破壞。 526年5月20日,敘利亞安提俄克250000人 安提俄克是古代西亞的一個高度繁榮的大都會,是東羅馬帝國的一個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與當時埃及的亞歷山大和義大利的羅馬鼎足三立。這次大地震(7級以上)幾乎將這座城市夷為平地,25萬人喪生。地震後,安提俄克的輝煌在歷史上消失。
  • 未來日本可能會發生大地震嗎?日地震調查局:概率很高!
    阪神大地震1995年1月17日發生在日本關西地方的大地震,因受災範圍以兵庫縣的神戶市、淡路島等區域,震級為日本氣象廳地震規模7.2級,屬於上下震動型的的斷層型地震,震中為淡路島北部的明石海峽海域,震源深度16千米,遇難人數為6434人。
  • 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與震級不同
    原標題:從日本熊本地震傷亡看「震度」   新華社東京4月18日電 日本是地震多發國,但每次地震發生時,大規模傷亡並不多見。這次九州熊本縣7.3級地震,死傷人數較多,關鍵在於地震的震度非常高。   震度與震級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 20世紀全球最大地震:海原大地震90年祭
    南都記者 韓福東 翻拍  海原地震中一個受災嚴重的村落,街道左邊的院牆是大震之後修建的,但在一次餘震中又被摧毀未曾遷居他地的馬成虎,仿佛這場20世紀全球最大地震最後的守墓人。   「爺爺被打死了,叔叔被打死了。」面對南方都市報記者的採訪,馬成虎對五歲時經歷浩劫的記憶僅止於此,他一家五口人,因地震而死去兩人。這場以海原為震中心的大地震令海原縣超過一半的人口失去生命。地震的波及範圍非常之廣,其中以寧夏南部的海原、固原,甘肅中北部的靜寧、會寧、靖遠、通渭、渭源,以及陝西西部受災最為嚴重。
  • 《靈魂的救贖》株洲開機 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
    為紀念汶川地震十周年,而拍攝的電影《靈魂的救贖》於12月31日在湖南株洲市柏靈美高梅酒店正式開機。電影講述了一個關於汶川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如何走出心裡困境的故事。災難過後,再生是另一場要經歷的磨難,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自我救贖是電影《靈魂的救贖》貫穿始終的主題。
  • 火災成因多 地震算一個
    3月30日,四川西昌瀘山突發森林火災,火勢蔓延迅速,逼近西昌市區,並造成人員傷亡。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人們最常遇到,並且嚴重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在眾多火災成因中,因地震產生的火災現象也經常發生。
  • 中國近些年有哪些大地震?——記唐山大地震44周年
    (文章最後有震級詳細描述,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地震烈度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離,以及震區的土質條件等有關。(文章最後有烈度詳細描述,有興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裡氏大於7級小於8級算大地震,我們以為大地震如此遙遠,實際近在咫尺。
  • 1999年臺灣9.21地震20周年:往事從未如煙
    圖為被地震震垮、結構又被大火燒成廢墟的南投酒廠。921地震後的救災工作開啟了臺軍、醫護、消防、救難隊、外國援助組織等不同單位的大規模合作,成為以後臺灣救災時的動員準則,例如當時的921重建會執行長黃榮村(前右2)就於2001年會同各單位探訪桃芝風災的受災情況,提供經驗。
  • 撫平心靈傷痛的使者
    撫平心靈傷痛的使者——記省第二批赴川心理危機幹預隊隊長、市三院副院長錢敏才   我市第二批赴川心理危機幹預隊的兩名隊員於日前回湖。市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錢敏才擔任我省第二批平武縣心理危機幹預隊隊長,在他的帶領下,該隊自5月29日至6月12日,已為災區群眾做了2868人次的心理援助,較有效地為他們減輕了心靈上的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