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今年遇上「超長版」梅雨季節,市區批零環節的蔬菜大多數價格有所上漲,尤其是茼蒿、菠菜等葉菜的漲幅最大。 昨天,記者在丹徒南鄉一帶看到,一些菜農冒雨下田或進入大棚起收在田蔬菜,向當地集鎮或大型農批市場供貨。
「我們超市的100種蔬菜,大部分漲價,茼蒿、菠菜漲到了10元一斤,比平常高出三四元。蔬菜上漲已有個把月了,梅雨還沒完沒了。」設在江濱新村農貿市場的一家小超市負責人對記者說,「由於茼蒿、韭菜等葉菜價格衝高,它們的銷量降下來了,只有正常月份的1/3;然而,川芎這樣大路貨蔬菜買的人多,銷量上來了,一天走二三十斤。」
地產蔬菜因為連綿陰雨造成採摘難度加大、上市量減少,批發商為了保證供應總量和穩定價格,有的從外地調菜投放鎮江市場。據一家蔬果合作社負責人閆女士介紹,她近期投放的大部分蔬菜是從外地調來的,包括雲南昆明和東北等地區,外調菜佔到批發總量的七成。不過銷量較為穩定,一天可以批發2萬多斤。
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我市現有在田蔬菜面積8.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4.2萬畝,品種以夏季耐熱葉菜為主,兼有瓜類、茄果類、豆類等蔬菜,部分基地已開始夏秋茬育苗。梅雨期間,有少部分露地菜田和設施田塊受到雨澇災害影響,對當前地產蔬菜產供特別是葉菜均衡供應造成了不利影響。農業農村部門正在積極採取措施穩定蔬菜生產供應,準確核實受災面積和市場缺口大小。
另據了解,我市園藝業受多輪大到暴雨影響,有桃農反映桃園發生落果現象。在種植業方面,水稻當前生長正需要水也不怕水,暫時沒有災情上報。(幹光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