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勞斯萊斯,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勞斯萊斯在全球頂級豪華汽車界的威名可謂如雷貫耳。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豪華汽車品牌之一,勞斯萊斯向來都是極致品質的保證以及華貴身份的象徵。勞斯萊斯汽車憑藉自己特有的君臨天下的氣質,完美的造車工藝以及無可挑剔的選材,成就了其他汽車品牌難以企及的高度。
然而,我們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的是,勞斯萊斯還是當今世界上最頂級的飛機發動機制商,也就是鼎鼎大名的「羅爾斯·羅伊斯」航空發動機製造公司(Rolls-Royce plc)。勞斯萊斯研發發動機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勞斯萊斯從1906年開始研製製造發動機,1914年勞斯萊斯推出第一款飛機發動機。如今,勞斯萊斯與通用電氣以及普惠公司是當今世界上最具實力的三大航空發動機供應商,今天的波音公司客機包括大部分幹線客機或絕大多數支線飛機、大型豪華公務飛機等,都是採用的勞斯萊斯的飛機發動機。例如空客A380或者波音787,在引擎上會看到「雙R」標誌。
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家史
說來也是機緣巧合,勞斯萊斯研發飛機發動機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時歐洲很多汽車製造商都捲入其中,勞斯萊斯也未能倖免。在一戰中,有將近一半的盟軍飛機使用的就是勞斯萊斯提供的航空發動機。至上世紀20年代末,航空發動機已經成為勞斯萊斯最主要的業務。
勞斯萊斯創始人享利·羅爾斯在1935年推出一款隼式(Merlin)航空發動機,其由之前的R發動機改進升級而來,是一款動力強勁的V12發動機,在接下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安裝在了許多飛機上,包括:颶風式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蚊式轟炸機(雙引擎)、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四引擎)、威靈頓式轟炸機(雙引擎)。它也使美國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成為當時最為成功的戰鬥機,隼式航空發動機一共生產了超過16萬臺。
二戰以後,勞斯萊斯在燃氣渦輪發動機的設計和製造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研發的「達特」和「泰恩」兩款渦輪螺旋槳航空發動機成為當時縮短洲際航線飛行時間的重要因素。「達特」發動機裝備在Argosy、Avro 748、友誼、哈羅德子爵等型號的飛機上,而更強勁的「泰恩」則裝備在亞特蘭大、Transall、先鋒等型號的飛機以及SRN-4型氣墊船上。甚至直到現在,大部分這類飛機還能夠正常飛行。
上世紀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是英國航空發動機製造業的黃金時期,並且1966年勞斯萊斯與布里斯托希德萊公司合併,之後發展進入高峰期。但是隨後由於研發新型的RB211渦扇型航空發動機導致勞斯萊斯公司陷入嚴重的財務危機。因此,勞斯萊斯公司在1971年被國有化,並在1973年對公司的汽車業務實行了剝離,成立單獨實體公司——勞斯萊斯汽車公司,至到今天。因此,勞斯萊斯航空發動機公司和勞斯萊斯汽車公司實際上是兩家公司,但同屬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飛機發動機的亮點
無論是汽車發動機還是航空發動機,勞斯萊斯都秉承最嚴苛的技術標準,從而保證每一款發動機的品質超群。我們以搭載於空客A380的Trent 900 發動機以及最新的Trent XWB-97型發動機為例進行說明。
空客A80搭載了4臺勞斯萊斯Trent 900 航空發動機,在起飛時,可以為飛機提供的推力相當於3500多臺家用汽車的推力之和;每臺發動機每秒吸進超過1.25噸空氣,而當空氣離開發動機後部的噴嘴時將被加速到近1600公裡/小時的速度;大修間隔約13000個飛行小時,相當於飛行1120萬公裡,相當於環繞地球280圈;燃油在Trent 900發動機燃燒室的燃燒溫度高達2000℃。由於在超過1300℃時,發動機某些部件的金屬將開始融化,因此,Trent 900發動機採用了精密的冷卻系統。從以上這些數據中便可以看出勞斯萊斯航空發動機的技術和可靠性之高,從而為無數的飛安全航行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而Trent XWB-97 發動機是勞斯萊斯於2015年才推出一款全新航空發動機,被業界譽為「世界上最高效的民用發飛機發動機」,同樣也已搭載於空客A380機型上,難能可貴的是,這款發動機是勞斯萊斯通過3D列印技術完成製作的。使用3D列印技術去製作這樣一臺複雜而又精良的發動機,也再一次證明,勞斯萊斯所掌握的3D列印技術已經達到世界頂尖水平。Trent XWB-97 發動機可以提供高達9.7萬磅的驚人推力,與上一代的Trent XWB-84相比提升1.3萬磅推力,但能耗增加卻可以忽略不計,可謂「性能強悍、節省環保」的典型。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民用航空領域,在軍用航空領域也隨處可見勞斯萊斯發動機的身影,如「海鷂」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狂風」戰鬥機、「颱風」戰鬥機。一系列赫赫有名的戰機都選擇了勞斯萊斯作為他們「心臟」,從而見證了勞斯萊斯在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的寡頭地位。
勞斯萊斯從不極力誇讚自己所研發的發動機的出色性能和可靠品質,因為他們無需這樣做。「做每一件事都要至臻完美」,這是勞斯萊斯的格言,也是他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