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勞斯萊斯發表聲明稱「我們只生產汽車相關產品,並未涉及航空發動機業務」,同時還說明使用Rolls-Royce商標的汽車和航空發動機是兩家獨立公司,中文譯名為「勞斯萊斯」是寶馬集團旗下品牌,經營汽車相關業務;而中文譯名為「羅爾斯羅伊斯」的品牌才是航空發動機相關業務公司。(羅羅公司因為疫情,航空發動機訂單減少,計劃裁員)
勞斯萊斯是英國一家國際知名的汽車、航空發動機製造商,於1906年由查爾斯•勞斯和亨利•萊斯爵士共同創立。最初,公司主要從事汽車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但也從事發動機的製造。二戰結束後,生產航空發動機成為公司的主業之一。
由於在1971年開發新型航空發動機虧損,負債纍纍導致破產。後來在英國政府干預下進行改組,將公司一分為二,分為汽車與航空發動機兩家公司。此後,羅爾斯・羅伊斯航空發動機公司(Rolls-Royce PLC)恢復了生機,而勞斯萊斯汽車公司(Rolls-Royce Motor Cars)則被德國寶馬公司兼併。
01
1884年,亨利•羅伊斯開始經營電子類與機械類生意。1904年,他在曼徹斯特工廠製造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Royce」。同年5月4日,他被引見給了查爾斯•羅爾斯,於是兩人達成一個協議,羅伊斯負責生產汽車,羅爾斯則負責銷售。同時合同中還有一個條款規定新車命名為「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於1906年3月15日成立,並於1908年遷至德比。
銀魅(1906年 - 1925年)為公司帶來了極大的讚譽。它使用六缸發動機,一共生產了6173輛。1921年,公司第二家工廠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開張,以滿足當地的銷售需求。
▲勞斯萊斯銀魅
1931年,工廠在運轉了10年之後被關閉。在銀魅底盤基礎上生產出了英國第一輛裝甲車並裝備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中。同年,羅爾斯•羅伊斯收購了在大蕭條中陷入財政困難的對手賓利。
▲勞斯萊斯的裝甲車
二戰後,勞斯萊斯與賓利雙品牌發展,幻影系列開始成為國家元首的專屬
1955年,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型出現,以至於一些勞斯萊斯和賓利的買家常常將買來的新車送到英國手工工廠,進行個性化裝飾或大規模改造。勞斯萊斯Silver Cloud(銀雲)和賓利S引領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1965年,Silver Shadow(銀色陰影)和賓利T型車誕生,它們取代了Silver Cloud和賓利S。銀色陰影是第一輛採用承載式車身的勞斯萊斯,也是銷量最大的勞斯萊斯。在16年裡,一共售出了34000輛,同時它還是最後一輛仍保持幾分經典特色的勞斯萊斯。
▲勞斯萊斯銀影II
1971年3月,銀色陰影有了一個分支車型,它就是勞斯萊斯濱海路(Corniche)。該車的最高車速達到200公裡/小時,通風盤式制動器第一次在勞斯萊斯車上使用。
▲勞斯萊斯濱海路(Corniche)
1998年8月,勞斯萊斯主席Graham Morris被迫辭職,最終大眾、寶馬、勞斯萊斯和維克斯通過談判解決了爭端。寶馬以6800萬美元價格拿到勞斯萊斯的名字和LOGO的使用權,但是允許大眾使用其名字到2002年底。
2003年至今:在寶馬集團麾下,勞斯萊斯煥然新生,並確立了世界汽車的頂尖地位。
在寶馬集團還未收購勞斯萊斯之前,勞斯萊斯官方對於購買者的要求是非常多的,不是單純有錢就可以買得到。而在被寶馬集團收購之後,寶馬領導層為了能夠讓勞斯萊斯扭虧為盈,決定放開勞斯萊斯的購買條件,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有錢群體,可以消費得起勞斯萊斯車型。
原來勞斯萊斯公司會員審查購買者的身份和背景,用以確定適合購買什麼樣的轎車,對此勞斯萊斯劃分出了三檔購車方案。最高級別的銀靈系列車型,只會出售給各國的首腦、政要以及皇室成員,這一類人群基本上是各個國家的頂尖群體。第2檔的銀羽系列,只會出售給有影響力的企業或者集團,以及社會知名人士,這一類人群一般是各個國家的中流砥柱、社會精英。第3檔會出售給一般的有錢人,但是必須要求這些人是沒有犯罪記錄和黑社會背景的,這一類人群一般是佔比率最大的群體。
勞斯萊斯之所以敢於以這樣的購買形式面向全球,還是因為其高超的品質。勞斯萊斯一直秉承英國的傳統造車藝術,有數據顯示從1904年到現在,有超過60%的勞斯萊斯性能依舊良好。而且勞斯萊斯有著非常與眾不同的特點,就是在於它大量的使用手工勞力,充分體現了車輛的藝術性。據了解每臺勞斯萊斯汽車在銷售之前必須經過最少60雙手,由記憶精湛的技師通過450個小時不斷的打磨和調教,最終才能達到允許出廠的標準。
02
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 Group plc)是一家專門從事渦輪產品生產的英國公司,尤其是飛機發動機,市場佔有率僅次於GE公司。涉略船用推進和能量系統以及在民用和軍用領域提供廣泛的發動機產品和服務。
羅爾斯•羅伊斯研究RB211航空發動機花費巨額資金使得公司在1971年破產,之後被英國政府國有化,才使公司能夠生存下來。RB211是第一款三轉子渦輪發動機,這也使得羅爾斯•羅伊斯在航空器發動機領域從一個小玩家變成世界級競爭者。
1914年,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第一款航空發動機鷹式推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約有一半的盟軍飛機使用的是羅爾斯•羅伊斯的航空發動機。亨利•羅伊斯最後的設計隼式航空發動機於1935年推出,這款發動機是由R發動機發展而來的。
▲羅羅第一款鷹式航空發動機
1931年,裝有該款發動機的水上飛機以每小時400英裡的速度打破了紀錄。隼式航空發動機是一款動力強勁的V12發動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安裝在了許多飛機上:颶風式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蚊式轟炸機、蘭開斯特式轟炸機等。它也使美國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成為當時最為成功的戰鬥機。隼式航空發動機一共生產了超過160,000臺。
▲羅羅梅林發動機
戰後,羅爾斯•羅伊斯在設計製造燃氣渦輪發動機上取得了顯著的技術進步。達特和苔茵兩款渦漿渦軸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們縮短了大洲之間的旅行時間。
現在,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已經走過了百年歷史,以燃氣輪機技術為核心,活躍在民用航空、國防、船舶和能源四個領域。羅爾斯•羅伊斯產品中最著名的是軍用和民用發動機,它是全球第二大軍用發動機和第二大民用發動機製造商。
如果說波音和空客是幹線客機領域的雙寡頭,通用電氣(以下簡稱GE)和羅爾斯•羅伊斯則是幹線客機發動機市場的一對大鱷。羅羅和GE對航空製造業寡頭的這種影響力在國際支線航空製造領域體現得更為明顯。同時,羅羅還作為大型豪華公務飛機生產商灣流公司的主要發動機提供商,佔據著全球1300架灣流公務飛機中的大部分發動機市場。
更多精彩科技機械視頻內容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圖中二維碼」
關注瘋狂機械控視頻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