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64年,周總理委託江蘇省公安廳幫助自己找一個叫陳式周的人,並且再三叮囑,找的時候一定要細心,這個人對自己很重要。
全省找一個人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幸運的是,最終找到了陳式周的兒子。但是,周總理知道陳式周情況的時候,他沉默了。
陳式周是什麼人?為何總理會下大功夫找他?
此人雖然在歷史上沒有什麼名望,但是培養出了總理這樣的優秀人物。兩人相差16歲,此人既是周總理的老師,關係又和朋友一樣。
要說起此人的故事,必須要從周總理早年經歷說起。
02
周總理1898年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祖籍江蘇淮安。出生時,家道中落。根據他家的家訓記載:「周家子弟,凡是過了5歲,必須要進入私塾學習。」
周家是一個大家族,有一個家族私塾,建立於道光年間。最開始,周總理就是在這裡學習的,後來因為家族變遷,去了其他私塾。
而這個陳式周就是他在其他私塾上學時候的老師。
如果你單純看陳式周的照片,你會覺得他像個封建時期的秀才。陳式周學問很高,在《申報》還幹過編輯。
之後還兼職去到了李鴻章家裡當老師,主要教李鴻章的子孫。
周總理從小就喜歡學習,在自家私塾時就很用功,很多經典名著都會背。
當他進入陳氏私塾後,別的孩子都在背書這方面感到苦惱,他卻總能很輕易地背下來,這讓陳式周很驚訝。
後來陳式周覺得,不能讓這樣的孩子埋沒,決定在私下多交給他一些東西。
他一旁讀書,陳式周便在一旁指點。每當閒下來的時候,陳式周都會和他講一些道理和故事。雖然有時候他聽不懂,但是總會覺得很有意思。
他很喜歡陳式周,覺得陳式周談吐不凡,很有境界。在陳式周的藏書屋裡,有不少書,新的舊的都有,因為這些書籍的存在,他一直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裡。
03
後來,兩人還經常結伴看看外面的世界,每當到了一些有典故的地方,陳式周都會給他講講。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覺得他們認識很長時間了,其實不然,只有三個月的時間。
雖然只有三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他來說記了一輩子。他離開陳氏私塾後,輾轉又去了不少地方,結識了很多像陳式周這樣的人。
他10歲時,母親去世了,被過繼到了叔父的名下,去了外地上學。
不管是到哪裡,他都是在學習進步。反觀陳式周,也是一直努力,後來進入到了報社工作。他在天津南開讀書時,經常和陳式周有書信往來。
後來,他從天津畢業,決定去日本留學。但是,苦苦學習了很久,因為日語被刷下來了。當他準備再次考試的時候,日本發生了愛國運動。
倘若沒有學生運動,他可能一直會學習進步,安穩生活。但是,學生運動改變了他的思想,他決定參加革命。
國難當頭之際,他選擇去到革命第一線,陳式周心裡也有很多感慨。
04
1920年,他去法國讀書,特意和陳式周告別,陳式周幫他出了路費,兩人聊了一個晚上。即便到了法國,他們兩人也是一直寫信聯繫。在書信中,陳式周也是給了他不少建議,希望他可以注意一下法國革命的方式。
在法國學習的那幾年時間裡,他成為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為了宣傳思想,他一直讓陳式周給予幫助。
通過分析外國的局勢,展示一些國家戰爭後的變化,來激勵我國革命人士繼續革命。
在革命特殊時期,他發表一些文章是有危險的,但是他還是堅持發,因為越是這個時候,越能夠起效果。
後來,考慮到他的情況,怕他出危險,陳式周決定用自己的筆名幫他發表一些。
單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兩人之間的關係。陳式周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幫助他鋪平革命道路,這是讓人敬佩的。
陳式周雖然沒有像他那樣參加革命事業,但是他一直做幕後工作。
南昌起義後,他得罪了不少人,很多反動派都污衊他,甚至花錢讓報社報導一些根本沒有的「黑料」。
05
當陳式周知道這樣的消息後,直接將報紙扔進了垃圾桶。後來,為了讓廣大同胞對他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陳式周拿出了當年他們拍的照片,一直給他說好話,讓人們不要相信報紙上寫的。
陳式周教育後代子孫也是拿他當榜樣,其實這就足見對他的肯定。
他很關心陳式周的安全,因為兩人聯繫太密切了。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後,很多黨員都被捕了。為了保證安全,每次兩人見面都要讓別人觀察很久。
後來,他直接對著陳式周說道:「我們以後儘量少聯繫吧,一直聯繫你太危險了。」
再後來,兩人很少見面,主要是以書信交流為主了。
抗日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兩人就斷了聯繫了。陳式周回到了老家,將祖宅買了回來。
看著眼前熟悉的地方,陳式周內心不免傷感起來,地方還是那個地方,只是那個人不知道在何方了。陳式周很盼望他能回來看看,哪怕一面都行。
建國後,陳式周從報紙上看到了他的消息,心裡很高興。但是,高興歸高興,兩人沒法見面。陳式周深知,作為總理的他非常忙碌,每天都有很多事需要他處理,自己再影響他,那就真的不對了。
06
也正是因為公務繁忙,等他再找尋陳式周的時候,陳式周已經去世整整10年了。
擺脫江蘇省公安廳同志找尋後,只找到了陳式周的兒子,兒子告訴他,自己的父親已經去世了。聽到這樣的消息,周總理沉默了許久。
陳式周給他寫過信,但是因為公務繁忙,信件已經攢了厚厚的一摞,根本沒有時間一一查看。再者,呈給總理的信件一般都是秘書整理過的,秘書不知道陳式周的情況,自己就處理了,給陳式周這樣回復的:「可與所在地政府工作人員聯繫」。
陳式周看到這樣的回覆,心裡肯定很不是滋味,但是沒有辦法,他只能藏在心裡。
之後,陳式周便決定不再叨擾總理。最後,他可以說是帶著遺憾去世了。
20世紀60年代,兩人的一些信件被放在了他們年少相識的地方展覽,這就是他們友誼的見證。當人們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後,有很多人流下了眼淚。
要說到其中的信件,最被人熟知的是一封家書,陳式周寫給他的。
「兩人相別三日已分外想念,恨不得與君徹夜長談。」
陳式周將兩人聯繫的信件一直保存著,這些東西對於他來說比任何東西都要珍貴。可惜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都遺失了。
07
在陳式周去世後,他的外甥找到了一些兩人往來的信件,之後將這些信件都上交給了有關部門。
周恩來在剛找到陳式周兒子時,也想見面徹底交談一番,但是文化大革命開始了。
因為特殊原因,兩家十多年沒見面。後來特殊時期度過後,周總理已經不在了。在周恩來妻子去世時,陳式周的兒子還特意上門弔唁。
革命友誼不僅僅在周總理和陳式周這一輩,後輩也傳了下來。
周總理的前半生是不斷學習,在艱苦中度過的,後半生投身革命事業中,拯救了國家和挽救了人民。
在他接受採訪時,他很感謝陳式周,如果沒有陳式周的教育,可能就沒有他日後的成就。
偉大的人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著非凡的經歷的。
08
周總理始終認為:一個人能夠走向成功,離不開他的恩師,恩師最應該銘記。
09
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秦始皇的?有不少地方,都顛覆了前人的觀點
12年前的一場天災,用43小時行進1860公裡,外媒感到不可思議
王近山職務越來越低,去世後悼詞難寫,鄧公親批兩個大字
他是彭德懷的最佳搭檔,被授予上將軍銜,兒子的成就比他還高
他曾是粟裕的警衛員,2次被授銜成上將,如今百歲高齡依然健在
文章題目:周總理曾委託公安廳尋找一人,此人和他亦師亦友,後來結果如何?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