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艘萬噸級大型貨輪名叫「躍進」號,其載重量為15930噸。1958年11月末,大連造船廠根據蘇聯專家的設計圖紙開始建造「躍進」號。從船臺鋪底到船體建成下水,僅僅花了58天,其船臺周期記錄是世界的創舉,標誌著中國船舶業技術的飛躍。建造完成後,「躍進」號的載貨量高達13400噸,續航達12000海裡,能直接駛抵世界各個主要港口,並且中途不用停靠在任何港口補給。然而,「躍進」號在首航時,就沉沒了。
1963年4月3日,「躍進」號滿載玉米,從青島港出發,目的地是日本名古屋西港。5月1日下午兩點左右,正在辦公的周總理接到了一個電話,得知了一個驚人消息——「躍進」號在中國蘇巖礁附近的公海海域沉沒了。「躍進」號沉沒後,中國沒有第一時間公布它沉沒的原因。這時,日本的廣播電臺在第二天聲稱:「中國自主生產的第一艘萬噸級遠洋貨輪「躍進」號在駛往日本的途中,被3枚魚雷擊中,沉沒在蘇巖礁。「
一時間,「躍進」號是因為被魚雷擊中而沉沒的說法進行了病毒式的傳播。由於當時大環境複雜,未查明真相前貿然公布結論,會激化國際關係,甚至可能引起戰爭。因此,中方十分慎重。中方保持沉默,讓「躍進」號的沉沒原因變得更加撲朔迷離,該事件也成了世界的頭條新聞。
在日本公布「躍進」號被魚雷擊中說法的當天晚上,周總理命「躍進」號上的管理人員飛到北京,並親自接見了他們,讓他們還原事發現場。好幾人說自己當時聽見了「通「的一聲,船左舷水下部位好像遭到了攻擊,發生了爆炸。但船長卻不贊同他們的說法,認為「躍進」號沒有遭到魚雷的攻擊,更像是觸礁。
聽完幾人的說法,總理思考了一會兒,下令作進一步調查,要求海軍協助,一定要儘快調查出事故原因。東海艦隊與上海交通部門接到總理的指示後,派出了相關人員前去調查真相。經過10幾天的奮戰,終於弄清了「躍進」號沉沒的原因。
潛水員發現「躍進」號船體有3處破洞,5個地方凹陷,船龍骨折裂1處。蘇巖礁有明顯的遭受觸撞的痕跡,被撞處周圍還有很多巖石碎片,水下部分礁石上有紫紅色漆皮。調查組對「躍進」號船體進行了多次核查,未發現其他破損和異常之處。因此,「躍進」號是因為觸礁才沉沒的,並不是日本所說的因為魚雷。
中國曾想打撈沉船,但因為「躍進」號購買了某國際保險公司的保險,為了息事寧人,該公司願意支付能購買兩條「躍進」號的保險金。而周總理考慮到作業區情況複雜,故決定不再打撈沉船。
當時國際環境複雜,不少人想抓中國的小辮子。若中國政府貿然跟著日本的說法走,那麼勢必會引來一些麻煩,對中國非常不利。不得不說,中方當時的處理方式令人拍案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