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最高境界!

2020-12-06 量化投資理財

交易的最高境界

《列子》裡有一篇故事:宋國有個人給他的國君用玉做成楮樹葉子,三年做成了。葉子的肥瘦、葉莖和樹枝、毫毛與小刺、顏色與光澤,亂放在真的楮樹葉子中便分辨不出來。這個人於是憑著他的技巧在宋國生活。列子聽說這事,說:「假使天地間生長的萬物,三年才長成一片葉子,那樹木有枝葉的就太少了。所以聖人依靠自然的生化而不依靠智慧技巧。」

同樣,在金融交易這個領域,如果每一筆交易都要絞盡腦汁,耗盡心力用浩瀚的智慧去推算,用無窮的計謀去算計,縱使是絕頂高手,也終就會感覺心力憔悴,油盡燈涸。最後在某個較差的狀態下,犯下致命錯誤被市場吞噬。他們失敗的根源在於違背了自然之理。

如果按層次的高下來分的話:最低下者,不懂的智慧技巧;較為低下者,稍懂的一些智慧技巧;較高層次者,精通智慧的技巧;最高者,沒有任何技巧。

交易的最高層次者,沒有任何技巧。不需要花費任何精力智慧去推算,不需要任何陰謀算計,他們只憑自身的「本心」或稱「本性」在金融市場的驚濤駭浪進退自由,他們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這個價格買入或賣出,他們進行交易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買入或賣出只是自然而然的動作。他們的心,早已完全融合在金融市場中,化為金融市場這個大海洋裡面的一滴水,無時不刻都在順著波浪起落,海洋的意志就是他們的意志,他們的意志也同樣是海洋的意志。他們的每次的買入行動,都代表著莫能抵擋的上漲趨勢的力量;每一次賣出的行動,都意味著莫能抵抗的下跌趨勢的力量。因此,完全不存在對抗市場,對抗趨勢這個問題。不知不覺中獲得成功。

隨著軟體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盲目追求所謂的「技術」。什麼K線形態,價量形態,波浪理論等等,縱使這個理論,這個技術再好,都不過是小道。

倒不如,把浮躁的心完全沉靜下來,拋棄所有名利之念,用最虔誠的態度感受金融市場的喜怒哀樂。忘記自己,化為一滴小水珠,融入金融市場這個大海洋,成為其中的一份子,這樣就永遠不會幹涸死亡了。

(交易達到一定程度會深深感受到,市場的高度不確定性和價格波動的高度隨機性的這一屬性,促使任何技術分析手段都時而束手無策,時而百發百中,單靠任何一種技術手段絕對不能解決市場所有階段的所有狀況————大道至簡,法無定法,才是一個高層次交易者的最高交易境界。)

相關焦點

  • 股市交易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交易的最高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篇》中的第4章。 這是偉大的孔子自述其人生思想境界進階過程。
  • 生命的最高境界
    一提起它,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婚姻的境界,教育的境界,生命的境界……不知不覺間,我們好像都在追逐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是什麼?01人生的最高境界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正所謂: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
  • 股票交易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技術分析一談到技術分析,大家都不陌生,多多少少都能講出點東西來。這裡面可以說包羅萬象,分門別派,就像武俠小說裡面各種了不起的武林絕學一樣。有學道氏技術的,有人用它來判斷趨勢的形成和結束。我認為技術分析是股市投機的最基礎的東西,市面上可供學習的資料非常多,但很多股友並不能很好地掌握它,可能是興趣點不在這,也可能是精力不夠,但無論如何,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術分析知識,才能更順利的進入日後更高層次的境界,就像寫文章之前先學識字一樣,你連股市中最基本的技術形態和名詞都不懂,如何去繼續下一步更深度的學習和求教之路呢?
  • 交易虧損的五個境界,你到了第幾層?
    一個成熟的交易員,需要經歷五層不同的境界。第一層:拒絕面對虧損虧損的第一層境界是,拒絕面對。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犯錯了還視而不見、拒絕改變。剛開始做交易,虧損是在所難免的,對於虧損,有些人會歸於運氣不好,或者說虧了就算了的話,拒絕面對虧損的事實。結果越虧越厲害,導致惡性循環。時間會證明一切,在第一層境界待得越久的人,虧損就會越嚴重。
  • 帝王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
    王陽明,劉伯溫他們都講了這麼一句話,我們中國儒學教導帝王的最高境界就4個字兒:內聖外王。新學的最高見就4個字講完了:內聖外王。作為帝王,作為領袖,你必須要心懷蒼生,心懷天下百姓,為蒼生謀福;但是你的外在不能婆婆媽媽,要給人一種震撼力,帶有一種人格魅力,所以這就是內聖外王。換句話講,整個中華民族到今天沒有比這個最高的境界了。
  •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
    留白,美的最高境界 黑為墨,白為紙, 三筆兩畫,神韻皆出, 這就是中國畫的最高境界——留白。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而自身的思想境界便是衡量藝術的標準,但這也往往是不懂藝術的人對那些追求藝術的人進行諷刺的底氣。藝術是一種寄託情感的表達,又是一個人在精神層次上的憧憬。好比為了藝術不惜毀壞一件珍貴的花瓶,只為獲得花瓶碎裂一瞬間的定格。而為了體悟藝術又不斷在萬事萬物中穿梭,只為尋得那突然從心中升起的觸動。不懂藝術的人無法明白藝術是何等有價值的東西。
  • 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不卑不亢如果一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你自己強大的人,千萬不要有自卑的心理,不要怯場,要虛心學習他身上的優點,並且為之努力,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同他一樣優秀。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應該這樣,不卑不亢做人,保持一顆善良的心,凡事多為別人考慮一點,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很溫柔,這個社會也不都全是殘酷,這個世界還是很美好。(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原作者)
  • 愛的最高境界是自愛
    愛的最高境界是自愛!懂得自愛的人,大都是靈魂高貴的人。TA們能夠很好的管控自己,支配自己,正視自己。不會因為這個世界存在太多的誘惑而迷失自己,不會輕易心浮氣躁,不會為浮雲遮望眼,守得住平淡,耐得住寂寞。善於把握自己內心的真實,不忘與自己的初心對話。人,只有更好的愛自己,才能愛別人。愛自己是自愛的開始,潔身自好是愛自己的起碼錶現方式。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人皆有聖性,返樸還真,以存其本來赤子之心與聖性,擴而充之,上登聖境,即入於聖人境界。聖人境界之極,則天地與我為體,萬物與我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談天人合一,但無天人合一之修煉法)。至此則可稱為天地境界中人。再進而入於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與超聖人境界,丹道派則稱之為真人境界。
  • 期貨市場三重境界
    大學者王國維曾把求學過程喻為三重境界:第一重「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第二重「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期貨市場中的程序化交易也有三重境界。
  • 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境界
    錢穆主「天人合一」、南懷瑾論「人生最高境界」則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儒道佛同主改變自己佛家主慈悲為心,改變自己和內心融合,有六道輪迴:天、人、魔、地、餓鬼、畜生六道;道家主「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 愛的最高境界是………
    因為,愛的最高境界是——心疼……
  • 過了三十,女人最高的境界:大氣
    這也可以說要達到哪種境界。那一個女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其實就是這兩個字:大氣。大氣的女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會不自覺地讓人想要靠近,想要跟她相處。大氣的女人,往往有一顆大智若愚的心。她們樂於讀書,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遇到事情,她們首先會讓自己平靜下來,再想解決辦法。她們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受他人影響。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主要還是會自己決定。
  • 什麼又是愛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一個女孩對男孩子問道,親愛的,你說愛的最高境界究竟是什麼?那還是想了想說,我想應該是生死吧,因為一個人可以為了另一個人去死,可以捨去自己的生命,那對這個人來說對方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切,應該才是愛的最高境界。你還是想了想點點頭,因為女孩子也是這樣想的。你還是見過很多各種各樣的愛情,最重要的時候總是以生與死聯繫在一起,可是,更多的人們愛情卻只是平淡的愛與恨。
  • 風化,孔子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
    孔子認為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說教,而是「風化」。教育的低級境界是制定規則,比如我跟小孩說,你不許幹這個,不許幹那個,這只是定規矩,而帶著孩子做什麼,或我們為人處世的風範對孩子才更重要,風化,不是說教,而是像風一樣一點點輕拂你,像雨一樣一點點浸潤你。
  • 牛頓戀愛史,物理通道理,最高境界的大智若愚
    如果能達到牛頓哪種「無我」的狀態,有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在某個領域,一定會有所作為!若達不到「無我」的水平,那就索性「自我」一些,把自己生活中衝突的方面搞平衡,把矛盾的問題解決掉,讓自己生活得穩實而幸福,同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個人觀點請批評指正。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刪除)——作者注
  • 真心相愛的情人,恩愛時,才能達到「愛」的最高境界
    真心相愛的情人,恩愛時,才能達到「愛」的最高境界 不管陽曆洋人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還是本土農曆的七夕情人節,凡遇「節假」都不忘送一聲祝福給你的朋友,總是放你在心上的那位,收到祝福的人應該是開心和溫暖的。
  • 品牌最高境界:認知大於事實
    好品牌的最高境界,是讓認知大於事實。——王賽(本文僅為完整課程的1/8,完整課程視頻內容可掃描文末小程序碼免費學習)授課老師| 王賽科特勒諮詢集團合伙人如果左邊有一杯咖啡,沒有任何商標。你願意為它支付多少錢?5塊、7塊、10塊?
  • 期貨交易的至高境界:破繭成蝶,靜等風來
    古人聖賢給我們的引導,可謂多如恆河之沙,對於投資者最現實的選擇有兩個:一是要將交易僅僅視作生活的一部分。我相信,好生活的人一定會有好交易,親人朋友的愛意、高山流水的沐浴、青山古寺的祥和、打坐冥想的無我,都能淨化我們的心靈、梳理我們的思維、放大我們的格局、平衡我們的心態,從而有助於我們的交易;二是要學會一眼即透事物的本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修為看待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你的心裡有什麼,眼睛就能看到什麼」,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