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資料|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知識點整理(可下載)

2021-01-09 網易

  聲明

  本公眾號只作公益分享,供孩子們假期預習使用,請勿商用,違者追究!資源包括教科版3~6年級科學各單元知識點可直接複製下載使用。

  新版小學科學四上複習資料

  第一單元 聲音

  1-1聲音有高、低、強、弱之分。

  1-1有的聲音聽上去悅耳,有的聽上去刺耳。

  1-2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複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

  1-2聲音是由 物體振動 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

  如果停止振動發聲就會馬上停止。)

  1-2 撥動鋼尺、擊鼓、敲擊音義、吹豎笛都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而發出聲音。

  1-2我們的喉嚨裡有一個能夠發出聲音、控制聲音的器官-聲帶。(P5)

  1-2發聲時,聲帶變緊,快速振動,聲帶越緊,發出的聲音越高。

  1-3聲音可以向四面八方傳播。

  1-3用擊打過的音義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產生波紋,這說明音叉振動了。

  1-3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報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

  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1-3物體在振動時也會引起它周圍物質的振動,並通過這些物質把聲音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

  一個地方。

  1-3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傳播速度:鋁箔尺>木尺>尼龍線》棉線

  1-3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的環境中不能傳播聲音。

  1-3在月球上,由於沒有空氣,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

  到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必須要使用 無線電設備。

  1-3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的傳播速度固體>液體》氣體。

  1-3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米/秒。

  1-4我們的耳朵可分為外耳、中耳、內耳。我們怎樣聽到聲音:外界聲音>耳廓》外耳道

  鼓膜>聽小骨>耳蝸>聽覺神經》大腦

  1-4人的外耳就像一個隧道,聲音通過這個隧道到達

  小會

  其鎮聽鍾

  鼓膜。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

  真

  會 產生振動。

  14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構成,中耳由鼓膜和聽小骨

  構成,內耳由耳蝸組成,耳蝸與聽覺神經相連。

  1-4耳廓的作用:收集聲波: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

  動:耳蝸:將振動轉化為信號。

  1-4物體的振動帶動了周圍空氣的振動,空氣的振動又引起鼓膜的振動。聽小骨把振動傳達

  到內耳,並刺激聽覺神經,產生信號。大腦接收到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號,我們就感受到聲

  音。

  1-5用不同力度敲打音義,輕輕敲擊發出的聲音強,大力一點敲擊發出的聲音弱。

  1-5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

  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1-6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快慢決定的。振動越快,發出的聲

  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1-6越短、越小、越少、越細的物體 振動越快,發出的 聲音越高。越長、越大、越多、越

  粗的物體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越低。

  1-6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義,小音叉發出的聲音高,大音叉發出的聲音低。

  1-6 擊打長短不同釘子時,釘子越短髮出的聲音越高。

  1-6 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報

  動時發出的音高也會改變,因為尺子報動的快慢改變

  了。

  1-6尺子伸出桌面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尺子伸出

  桌面越長,發出的聲音趙低·

  1-7撥動琴弦時,琴弦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粗,聲

  音越低。

  1-8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

  1-8撥彈橡皮筋時,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聲音越低。

  新版小學科學四上複習資料

  第二單元 呼吸和消化

  2-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文氣管、肺、橫膈膜等。

  2-1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 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 排出二氧化碳。

  2-1吸氣。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腔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

  氣,交換後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過程,胸腔收縮,腹部放鬆。

  2-2呼出的和吸入的氣體相比,氧氣減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增加了,氯氣不變

  2-2一個正常人在平靜狀態下,每分鐘呼吸20 次左右。每分鐘心跳80 次左右。

  2-2為什麼運動時呼吸會加快?

  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所以呼吸的次數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

  入比平時多的氣體。

  2-2人體需要的 氧氣由肺吸入後進入血液,再由 心臟通過血管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

  2-2為什麼運動時心跳會加快?

  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氣,心跳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

  液。

  2-3經常鍛鍊身體,會提高我們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

  2-3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後,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

  2-3 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伴隨著運動量的增加,每分鐘呼吸的次數也會增加。

  2-4除了呼吸之外,飲食是我們從外界獲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動。

  2-4按人們的生活習慣,可以把食物分成糧食、藎菜、肉類、奶製品、水果、調味品等:

  2-4根據食物的來源可以分成植物類食物和動物類食物:根據食物的食用方式可以分成生食

  和熟食:根據食物的重要性可以分成主食和副食。另外,還有其他的分類方式。

  2-4我們常吃的主食有米飯、麵條、饅頭等,副食有肉、蛋、奶等,夏天常吃的涼菜中包含黃瓜、

  粉絲、粉皮等食物,從食物來源上分類,屬於植物類食物。

  2-4植物類食物有:穀物、水果、蔬菜等:動物類食物有:奶、奶製品、蛋、肉等。

  2-5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5 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2-5澱粉是富含糖類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2-5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肌肉、內臟、頭髮、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支持生長發育。含有豐富蛋

  白質的食物有:大豆、牛肉、魚肉、雞蛋、純牛奶、開心果等。蛋白質燃燒後有一股焦臭味。

  2-5脂肪和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我們身體可以儲存大量的脂防和糖類。含有豐富脂肪的

  食物有:食用油、花生、核桃、豬肉、巧克力等:含有豐富糖類的食物有:大米、麵條、果汁飲

  料、、烹調澱粉、馬鈴薯等。

  2-5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它們的各類非常多,是我們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營

  養。藁菜和水果裡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蔔、西紅柿、四季豆、南瓜、

  花菜、芹菜等,鹽是一種礦物質極其豐富的食物,水也是人體最基本的營養成分。人體所需要的

  營養從食物中來。

  2-5 如果把食物放在白紙上擠壓、滑動,白紙上留下了油漬,說明這種食物含有脂肪。在食

  物上滴碘酒,是為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澱粉,滴碘酒的地方變為藍色,說明這種食物含有

  澱粉。

  2-5想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我們可以採用看標籤或查責

  料的方法。

  2-5 食物的種類很多,並含有豐富的營養,保持合理營養,才能使身體健康。

  2-5人的生長與活動需要營養,營養是從食物中得到的。

  2-6沒有一種食物含有人體所需的所有營養成分,所以我們需要搭配膳食,保證營養的充足。

  2-6搭配膳食營養要做到品種多樣,並保持合理數量。

  2-6膳食營養搭配原則: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多種搭配;每日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運

  動量比較大。需要多吃糖類食物:手指間有一些脫皮,需要多吃含有維生素的食物等。

  2-6隻有營養均衡,才能保證我們正常的生活和成長。

  2-6各類食物在均衡營養中的地位和比重是不一樣的。

  2-6手指脫皮、口腔潰瘍時,需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2-6穀物類、油脂類食物含有糖類和脂肪,可以給我們提供能量。

  2-6奶製品、豆類、魚蝦類和蛋類等含有蛋白質,可以支持我們的生長發育。

  2-6蔬菜和水果類含有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讓我們保持健康。

  2-6不偏食、不挑食才能夠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這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營養獲取

  不均衡,會影響身體健康。

  2-7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料和能量,這一過程叫做消化。口腔是人體

  的消化器官之一。

  2-7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

  n%

  的。牙齒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可分為門齒(8個)、犬齒(4個)、

  大

  臼齒(20個)。

  0

  2-7 門齒:用來切割食物:白齒:用來咀嚼食物:犬齒:用來撕碎

  食物。

  2-7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於食

  大

  物在體內消化。

  門%

  2-7如果 牙齒不妊,化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動。

  牙流的分布排列圖

  2-7 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同的作

  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很有意義。

  2-8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腸和大腸。食物被食道運輸到胃裡,

  在胃裡被進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腸裡被吸收。

  2-8口腔:食物初步消化:食道特點:光滑且直,作用:輸送食物到胃部:置特點:肌肉發

  達,有胃酸。作用:把食物變成食糜:小腸特點:5-7米長,有很多消化液,作用:消化和

  吸收的主要場所:大腸:儲存食物殘渣,並吸收少量水分。

  2-8人體的每個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們愛護。

  2-8 食物的旅行線路:食物>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一體外

  2-8人體按工作類型分類可以分為:運動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等

  運動系統:(骨骼、關節、肌肉)

  消化系統:(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

  血液循環 系統:(心臟,血管)

  呼吸系統:(鼻腔、氣管、支氣管、肺)

  新版小學科學四上複習資料

  第三單元 運動和力

  3-1物體都有一個豎直向下的力,這個力就是重力。

  3-1重力能把地球表面的物體拉向地面。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拋向空中的皮球總要落回地面,小

  孩從滑梯上滑下,水往低處流······.都是由於重力的作用。

  3-1在做小車運動快慢與拉力大小關係實驗時,拉力的大小用墊圈的個數來表示。

  3-1 提供動力可以使小車啟動,有阻力使運動的小車靜止。

  3-2氣球裡的氣體噴出時,會產生一個和噴出方向相反的推力,這個力叫反衝力。

  3-2充氣後的氣球具有能量,噴氣時可以產生動力。

  3-2噴氣式飛機、火箭都是靠噴氣發動機產生的反衝力運動的。

  3-3 像橡皮筋這樣的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時,形狀很容易改變,在形狀改變時,它們會產生一個

  要恢復原來形狀的力,這個力叫彈力。

  3-3用橡筋作動力的小車,橡皮筋繞的圈數越多,行駛速度越快,行駛距寓越遠:橡皮筋繞的圈

  數越少,行駛速度越慢,行駛距離越近。

  3-4研究運動和力時,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彈簧測力計就是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3-4 彈簧測力計是利用彈簧「拉力越大,彈簧仲得越長,示數也越大」的特徵製成的。彈簧秤由:(提環)、(指針)、(刻度板)、(掛鈎)、(彈彈簧)五部分組成。

  指針一

  3-4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1牛約等於100克的

  力。它是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的名字命名的。

  3-4 使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時應注意:

  (1)拿起測力計,先檢查指針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讀數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3)測量的力不能超過測力計刻度標出的最大中數量。

  3-4跳板、健身球、撐杆和海綿墊、蹦床等都是利用了物體的彈力。

  3-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運動時,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發生摩擦,運動物體要受到一種

  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摩擦力。

  3-5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和滾動兩種方式。滑動摩擦力要遠遠大於滾動摩擦

  力。

  3-5我們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一個物體,剛好能使這個物體運動起來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5物體間接觸面光滑,摩擦力越小:物體間接觸面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重,運動時摩擦力

  越大:物體輕,摩擦力越小·

  3-5自行車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後輪胎、腳蹬的表面、利車橡皮、手柄做成花紋:不需要摩

  擦力的地方:前軸、中軸、後軸、腳蹬的軸、大小齒輪與鏈條。

  3-6飛行的子彈將物體擊穿,踢飛的足球把玻璃打碎,呼嘯的狂風將大樹連根拔起。奔騰的江水

  驅動水輪轉動··.它們都具有能量。

  3-6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沒有能量,自然界就不會有運動和變化。也不會有生命。

  3-6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形式的能量,運動的小車、發光的燈泡、燃燒的蠟燭、拉長的

  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學物質中。

相關焦點

  • 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彭詩韻)5月20日至22日,2019年教科版小學《科學》新教材培訓研討會在長沙舉行。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濤、教育科學出版社社長李東和總編輯鄭豪傑、教科版小學《科學》主編鬱波以及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科學教研員和優秀教師參加了本次大會。
  •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四)
    寧波2011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複習已經打響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科學三到六年級的歷年期末試卷整理出來,每個年級都有五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請點擊下載: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四)     (點擊下載
  • 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一)
    寧波2011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複習已經打響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科學三到六年級的歷年期末試卷整理出來,每個年級都有五份,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幫助! 請點擊下載:     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期末模擬卷(一)     (點擊下載
  • 寧波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距離期末考試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也開始著手期末考試的複習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各年級科學的知識點做了一個匯總,讓大家在複習的時候能有一個參照! 請點擊下載:     寧波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點擊下載
  • 寧波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距離期末考試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也開始著手期末考試的複習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各年級科學的知識點做了一個匯總,讓大家在複習的時候能有一個參照! 請點擊下載:     寧波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點擊下載
  • 寧波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知識點匯總
    距離期末考試只剩下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也開始著手期末考試的複習了,寧波奧數網小編為大家把小學各年級科學的知識點做了一個匯總,讓大家在複習的時候能有一個參照!本地下載)   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   1、空氣沒有形狀,看不見,摸不著,空氣有質量,要佔據空間,容易被壓縮
  •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
    退休老師熬夜整理:教科版六年級下《科學》知識大全,必備一份在小學階段,很多家長只注重語數外這三門學科,並不重視其它副科,例如:道德與法治以及科學,不少學生和家長認為這些課程只是用來充數的,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嘛。
  • 青島版小學三年級上冊科學複習知識點匯總
    1、科學就是提出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問題。   14、我們可以在仔細觀察周圍事物時提出問題、對一些流行的說法提出懷疑、在科學小製作的過程中提出問題。   15、如何尋找問題的答案:1.到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2.自己通過觀察和實驗找答案。   16、如何選擇能研究的問題:1.多提可以通過觀察、實驗、調查能夠找到答案的問題。2.多提與科學知識有關的問題。3.多提不涉及複雜知識的問題。
  • 想知道人教版和教科版的初中物理有啥區別嗎?
    八年級上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機械運動、聲現象、物態變化、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質量與密度;八年級下冊有六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力、運動和力、壓強、浮力、功和機械能、簡單機械;九年級全一冊有十一章的內容,其中包括內能、內能的利用、電流和電路、電壓和電阻、歐姆定律、電功率、生活用電、電與磁、信息的傳遞、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可複製下載)
    2020-09-05 18:56:42 來源: 大潘科學實驗站 舉報   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 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易錯題匯總!細緻到每一章節,務必收藏
    新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易錯題匯總!細緻到每一章節,務必收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間期末考試已經臨近了,同學們也投入到緊張的複習備考狀態當中。而對於小學四年級的孩子來講,他們的複習備考任務則比其他孩子要艱巨許多,因為教育部對小學教材剛進行了改革,各章節的知識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難度還有繼續往上加的趨勢。再另外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坎,因為這個時間段脫離了低年級的稚嫩,又面臨像高年級過渡這樣的情況,如果稍微一放鬆的話,那麼後面的學習肯定就會跟不上了。
  • 新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1.4 冰融化了 【課件+知識點+練習】
    新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1.4 冰融化了 【課件+知識點+練習】【課件】
  • 【科學魚】1-6年級單元複習匯總
    2020年秋季學期  教科版《科學》複習資料  一、二年級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一年級第一單元《植物》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二年級第一單元《我們的地球家園》  【知識點】教科版《科學》一、二年級第二單元
  • 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單元測試題|期中測試卷(可列印)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2020小學四年級上冊單元測試題|期中測試卷(可列印) 2020-10-21 16: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3.7《信息的交流傳播》微課教學視頻
    課堂匯說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科學3.7《信息的交流傳播》微課教學視頻 特別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分享的資源均通過網絡等公共合法渠道獲得,版權屬於出版機構或原作者,本號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微課(講課視頻)
    課堂匯說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2.4《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微課(講課視頻) 特別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分享的資源均通過網絡等公共合法渠道獲得,版權屬於出版機構或原作者
  • 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梳理,都是老師整理的期末考點,務必列印!
    五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梳理,都是老師整理的期末考點,務必列印!科學探究是指通過科學的方式分析、了解科學知識,實現科學知識的內化,是人們在研究各類科學,特別是自然科學問題時所採取的一種常見方法。一般來說,科學探究的過程包括如下幾個環節:首先,要確定科學探究的內容和方向,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分析問題的可能性結論,並根據結論制訂探究的方式方法;其次,進行實驗操作,做好實驗記錄,查詢相應資料,將實驗結果與分析結論作對比,確認實驗結果的合理性;最後,通過與他人共同交流、探討,得出更為具體和深入的結論。
  • 【期末複習】二年級上冊期末詞語專項訓練(可下載)
    ◀二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複習資料整合◀到底要不要檢查孩子的回家作業?!◀和小豬佩奇學寫留言條◀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二年級語文上冊按課文內容填空(可列印)◀二年級語文上冊多音字彙總(可下載)◀看圖寫話範文精選◀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全冊單元習作◀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生字卡片(帶拼音、組詞、造句等)◀二年級常見關聯詞+造句總結歸納(附練習)
  •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
    數學老師精心整理:小學三年級公式大全,各個知識點都很全面!進入三年級以後,數學就要開始一段長時間的「學習」階段,從三年級開始接觸幾何知識,到引入新的數學概念,這是三年級需要統統掌握的。尤其是測量、四邊形、三角形、面積、周長,以及三角形的特徵、內角和。
  • 小學科學三(下)主題單元科學概念結構圖
    科學課複習如何進行有效的的科學知識梳理與建構,我覺得概念圖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