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有些品種要求比較高甚至超過了超高精級標準,比如梳狀散熱器等,經過反覆修模都不能達到要求。要達到此標準,對模具的精度要求必須要提高。
為什麼新模的平面度一般都比舊模好?就是因為新模的工作帶平面度都比較好,而舊模經過幾次人工拋光後一個面的左右總沒有中間拋的多,也就是原來是平面現在是大圓弧面,那麼你怎麼能讓一個圓弧面出料成平面呢?也許你要說我修流量能修好,但是如果你不把基本的問題處理掉光靠流速修,平面總會有局部的凹凸不平,所以這時你必須要把工作帶橫向和縱向都用刀口角尺檢查一遍,把以前的阻礙角和加快角全部去掉、把緊貼著工作帶的焊塊打磨乾淨,壁厚調均勻,特別是平面一定要保證從左到右在一條線上,別忘了把分流孔和橋位角度包括上模舌頭根部的深度都檢查一遍保證對稱,再上機試模,若有流速問題就千萬別動工作帶直接從分流孔修或橋位修就能達到平面度了!
再就是梳狀的散熱器(見圖1)
底平面往往容易呈凸起,如果你在凸起處焊焊塊永遠修不平,也不能加快靠邊齒的速度因為你可能面還沒修好齒又起波浪了。這時你要把底邊靠齒邊的工作帶長度縮短1/3,也就是說讓齒的速度跟不上底邊的速度平面自然就平了,但千萬記住靠兩邊至少保留一個齒懸臂別減否則效果不好,因為這兩點起支撐作用。如果底邊凹只需把兩邊大概兩個齒懸臂工作帶縮短1/3即可(也是底邊靠齒邊的工作帶)。這種修法是最見效、最穩定的方法了。現在就有模具廠根據這種方法來設計模具,將內邊的工作帶設計時就縮短了近1/3,效果非常好,大家可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