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雜談】一個價值上千的CPU居然要靠一個幾十一百的散熱器保護,對於處理器來說確實是挺諷刺的。對於散熱器來說倒是挺光榮的,整個主機裡最便宜的部件恰恰保護著最昂貴的硬體。而不同構造的CPU散熱器應用於不同的環境,今天我先來談談搭配ITX主機的利器:下壓式散熱器。
傳統的下壓式散熱器由一個向下吹風的風扇與一「坨」用於導熱的金屬組成,CPU的熱量傳遞到金屬上,再由散熱風扇加快周圍空氣流動將熱量帶走。CPU兩巨頭Intel和AMD的盒裝散熱器都會贈送一個下壓式散熱器,這兩種散熱器都能滿足各自CPU的日常工作發熱量,但你想獲得CPU超頻快感它們就束手無策了。
最低端的下壓式散熱器,主體採用一塊鋁金屬打造而成。底座打磨成光滑平面增加與CPU的接觸面積,然後四周是360°發散的鰭片加大與空氣接觸面積,金屬主體上方是一把風扇加速周圍空氣流動帶走熱量。
之前在京東上面購買主板經常會贈送一個這樣的產品,它的做工是相當簡單,不過還是能勉強壓住當年性價比最高的Xeon e3-1231v3。幾年前氣味大師手裡就有一個,搭配Xeon e3-1231v3使用時,滿載溫度也得六七十度。後來我就將它送給某個親戚裝在他家的775平臺上使用了。畢竟這種散熱能力不是很好的產品還是回到低發熱量的CPU上比較合適。
Intel原裝散熱器
再回來看Intel的原裝散熱器,與上面的產品相比它的底座改為純銅芯結構。相比鋁金屬,純銅的導熱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一個如此嬌小玲瓏的原裝散熱器也能搭配Intel的處理器使用。不過8代酷睿的牙膏擠得太多了,大家還是換個4熱管的塔式散熱器比較穩妥。
在這裡我們就要說一說下壓式散熱器的應用環境。與塔式散熱器相比,下壓式散熱器的體積較小,因此可以應用於組裝mini主機。一般來說ITX機箱最多只會留給CPU散熱器120mm的高度,這種高度連一個9cm規格的塔式散熱器都裝不下,我們只能選擇下壓式散熱器或者水冷散熱器。但不是所有ITX機箱都會留有合適的風扇口和冷排位置,下壓式散熱器就成了最佳選擇。
低端的下壓式散熱器用料較差但價格較便宜,能輕鬆滿足功耗低的CPU。為了控制成本,大多數配置較低端的主機都會選擇這種散熱器。
當然也有不少人喜歡這種結構的散熱器,因此會為自己的CPU蓋上一個有超強吸引力的下壓式散熱器,因為在側投機箱中下壓式散熱器的燈效表現比塔式散熱器更直觀。
較其他類型的散熱器不同,大多數下壓式散熱器體積被設計得很小,散熱片體積和風扇規格也小於其他類型的散熱器,散熱效果也自然下降。加上風扇製造的空氣流動並不能把熱量帶離機箱,CPU產生的熱量更多地留在機箱內,沒有合適的風道設計只會讓機箱積熱嚴重。
為了提高散熱性能,更多不同結構的底座開始出現,散熱風扇也越來越大。現在更多的散熱器加入了熱管設計,其實就是將一個塔式散熱器主體作90度旋轉。
AMD銳龍原裝散熱器
AMD最新的銳龍系列CPU搭配的RGB散熱器就是4熱管直觸設計的散熱器,這可是能搭配最高端的Zen+處理器使用的散熱器哦。
另外也有一種均熱板底座設計的下壓式散熱器,散熱性能也是不錯的。均熱板的導熱方式與熱管類似,但熱管中熱量沿著管壁傳遞,而均熱板中的熱量則是在二維平面上傳遞,因此均熱板的導熱效率更高。均熱板內的冷卻液遇熱氣化帶著熱量上升,到達頂部降溫液化下降,從而形成一次循環並向上傳遞熱量。
上面說到,下壓式散熱器主要是配合低功耗CPU使用的,為什麼要設計更高散熱性能的散熱器呢?這當然是為了搭配ITX主機裡高性能的CPU使用啦。不少人喜歡搭建一臺工作用ITX主機,一臺用於渲染、視頻製作的主機需要至少4C8T的處理器,一體鋁金屬甚至帶有銅芯的散熱器遠遠無法滿足這種發熱量。
這種散熱器可以看作是塔式散熱器的變異體,同樣的熱管導熱到鰭片,通過空氣流動的方式散熱。因此它的散熱效果也是比那些一坨坨金屬塊的要好不少。搭配一個4C8T的CPU使用也能控制好溫度,不會出現之前所說的Xeon e3-1231v3滿載70℃的情況。
另外也有不少壕級DIYer喜歡把自己的高性能遊戲主機塞進一個小機箱內,尤其是Core i7-8700這類大火爐CPU,不僅要有一個好的下壓式散熱器,還需要更換一個大風量的散熱風扇才行。
上文有提到下壓式散熱器導出來的熱量沒法通過空氣流動送出機箱,只能留在主板附近。因此我們要在機箱中設計好風道,至少加入一把機箱風扇將冷空氣抽入機箱或將熱空氣抽出機箱。搭配電源散熱風扇帶有的將熱量排出機箱的功能,也能適當減少機箱內部的積熱。
另外由於ITX主機的體積限制,下壓式散熱器無論做工多精湛,散熱性能多強,它的體積也會限制在一定大小,因此比不上同價位甚至低一檔的塔式散熱器。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手工DIY繼續提高整體導熱性能。首先可以採用砂紙對散熱器底座和CPU頂蓋進行拋光。光滑的接觸面積更有利於熱量的傳遞。
解決了CPU到散熱器之間的導熱問題,我們就來解決CPU的內部導熱問題。總所周知,Intel的處理器核心到頂蓋的導熱方式從釺焊改為矽脂,導熱性能下降了不少,我們可以通過開蓋,擦除內部矽脂並換上液態金屬,提高內部導熱性能。
通過以上幾個小妙招,我們就能用一個下壓式散熱器輕鬆駕馭一個高性能高發熱量的CPU,保證自己的ITX主機正常工作。大家對下壓式散熱器有什麼疑問或者見解,可以在下方留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