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老司機】適者生存!下壓式散熱器的進化歷程

2020-11-24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雜談】一個價值上千的CPU居然要靠一個幾十一百的散熱器保護,對於處理器來說確實是挺諷刺的。對於散熱器來說倒是挺光榮的,整個主機裡最便宜的部件恰恰保護著最昂貴的硬體。而不同構造的CPU散熱器應用於不同的環境,今天我先來談談搭配ITX主機的利器:下壓式散熱器。

傳統下壓式散熱器

  傳統的下壓式散熱器由一個向下吹風的風扇與一「坨」用於導熱的金屬組成,CPU的熱量傳遞到金屬上,再由散熱風扇加快周圍空氣流動將熱量帶走。CPU兩巨頭Intel和AMD的盒裝散熱器都會贈送一個下壓式散熱器,這兩種散熱器都能滿足各自CPU的日常工作發熱量,但你想獲得CPU超頻快感它們就束手無策了。

  最低端的下壓式散熱器,主體採用一塊鋁金屬打造而成。底座打磨成光滑平面增加與CPU的接觸面積,然後四周是360°發散的鰭片加大與空氣接觸面積,金屬主體上方是一把風扇加速周圍空氣流動帶走熱量。

  之前在京東上面購買主板經常會贈送一個這樣的產品,它的做工是相當簡單,不過還是能勉強壓住當年性價比最高的Xeon e3-1231v3。幾年前氣味大師手裡就有一個,搭配Xeon e3-1231v3使用時,滿載溫度也得六七十度。後來我就將它送給某個親戚裝在他家的775平臺上使用了。畢竟這種散熱能力不是很好的產品還是回到低發熱量的CPU上比較合適。


Intel原裝散熱器

  再回來看Intel的原裝散熱器,與上面的產品相比它的底座改為純銅芯結構。相比鋁金屬,純銅的導熱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一個如此嬌小玲瓏的原裝散熱器也能搭配Intel的處理器使用。不過8代酷睿的牙膏擠得太多了,大家還是換個4熱管的塔式散熱器比較穩妥。

為什麼人們會選擇下壓式散熱器?

  在這裡我們就要說一說下壓式散熱器的應用環境。與塔式散熱器相比,下壓式散熱器的體積較小,因此可以應用於組裝mini主機。一般來說ITX機箱最多只會留給CPU散熱器120mm的高度,這種高度連一個9cm規格的塔式散熱器都裝不下,我們只能選擇下壓式散熱器或者水冷散熱器。但不是所有ITX機箱都會留有合適的風扇口和冷排位置,下壓式散熱器就成了最佳選擇。

  低端的下壓式散熱器用料較差但價格較便宜,能輕鬆滿足功耗低的CPU。為了控制成本,大多數配置較低端的主機都會選擇這種散熱器。

  當然也有不少人喜歡這種結構的散熱器,因此會為自己的CPU蓋上一個有超強吸引力的下壓式散熱器,因為在側投機箱中下壓式散熱器的燈效表現比塔式散熱器更直觀

  較其他類型的散熱器不同,大多數下壓式散熱器體積被設計得很小,散熱片體積和風扇規格也小於其他類型的散熱器,散熱效果也自然下降。加上風扇製造的空氣流動並不能把熱量帶離機箱,CPU產生的熱量更多地留在機箱內,沒有合適的風道設計只會讓機箱積熱嚴重

  

新型下壓式散熱器的設計

  為了提高散熱性能,更多不同結構的底座開始出現,散熱風扇也越來越大。現在更多的散熱器加入了熱管設計,其實就是將一個塔式散熱器主體作90度旋轉。


AMD銳龍原裝散熱器

  AMD最新的銳龍系列CPU搭配的RGB散熱器就是4熱管直觸設計的散熱器,這可是能搭配最高端的Zen+處理器使用的散熱器哦。

  另外也有一種均熱板底座設計的下壓式散熱器,散熱性能也是不錯的。均熱板的導熱方式與熱管類似,但熱管中熱量沿著管壁傳遞,而均熱板中的熱量則是在二維平面上傳遞,因此均熱板的導熱效率更高。均熱板內的冷卻液遇熱氣化帶著熱量上升,到達頂部降溫液化下降,從而形成一次循環並向上傳遞熱量。

為什麼要設計高質量的下壓式散熱器?

  上面說到,下壓式散熱器主要是配合低功耗CPU使用的,為什麼要設計更高散熱性能的散熱器呢?這當然是為了搭配ITX主機裡高性能的CPU使用啦。不少人喜歡搭建一臺工作用ITX主機,一臺用於渲染、視頻製作的主機需要至少4C8T的處理器,一體鋁金屬甚至帶有銅芯的散熱器遠遠無法滿足這種發熱量。

  這種散熱器可以看作是塔式散熱器的變異體,同樣的熱管導熱到鰭片,通過空氣流動的方式散熱。因此它的散熱效果也是比那些一坨坨金屬塊的要好不少。搭配一個4C8T的CPU使用也能控制好溫度,不會出現之前所說的Xeon e3-1231v3滿載70℃的情況。

  另外也有不少壕級DIYer喜歡把自己的高性能遊戲主機塞進一個小機箱內,尤其是Core i7-8700這類大火爐CPU,不僅要有一個好的下壓式散熱器,還需要更換一個大風量的散熱風扇才行。

  

除了買個好的散熱器我們還要做什麼?

  上文有提到下壓式散熱器導出來的熱量沒法通過空氣流動送出機箱,只能留在主板附近。因此我們要在機箱中設計好風道,至少加入一把機箱風扇將冷空氣抽入機箱或將熱空氣抽出機箱。搭配電源散熱風扇帶有的將熱量排出機箱的功能,也能適當減少機箱內部的積熱。

  另外由於ITX主機的體積限制,下壓式散熱器無論做工多精湛,散熱性能多強,它的體積也會限制在一定大小,因此比不上同價位甚至低一檔的塔式散熱器。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手工DIY繼續提高整體導熱性能。首先可以採用砂紙對散熱器底座和CPU頂蓋進行拋光。光滑的接觸面積更有利於熱量的傳遞

  解決了CPU到散熱器之間的導熱問題,我們就來解決CPU的內部導熱問題。總所周知,Intel的處理器核心到頂蓋的導熱方式從釺焊改為矽脂,導熱性能下降了不少,我們可以通過開蓋,擦除內部矽脂並換上液態金屬,提高內部導熱性能。

  通過以上幾個小妙招,我們就能用一個下壓式散熱器輕鬆駕馭一個高性能高發熱量的CPU,保證自己的ITX主機正常工作。大家對下壓式散熱器有什麼疑問或者見解,可以在下方留言喲。

相關焦點

  •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適者生存任務做法
    導 讀 侏羅紀世界進化穆而他島適者生存任務怎麼過?
  • 萬物進化史之適者生存
    強者在某些時候會顯得過於剛硬反而易折,而弱者會根據環境的需求改變自身以達到適應的目的,這樣反而更加容易生存下來。所謂適者生存便是這個道理,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讓自身去適應大環境,而不是一味地與環境抗爭。看那些在生存競爭中滅絕的物種便可以看出強者不一定比弱者更有優勢,而那些弱者往往會更讓人出乎意料。
  • 適者生存:壓力選擇下肺癌的達爾文進化
    腫瘤的發生本質上是體細胞進化過程,腫瘤內部異質性是腫瘤產生抗藥性、轉移性的主要原因。將達爾文的進化理論應用於癌症研究領域,將廣泛存在的腫瘤異質性解釋為:在基因組不穩定性和遺傳變異的影響下,接受外在的篩選壓力(藥物,環境等),而選擇出不同的細胞亞群。多區域活檢包括來自同一個腫塊不同區域的組織的平行分析,也包括來自同一患者不同轉移部位病變的分析。
  • 適者生存,不一定是進步
    幾乎每個人都知道一條著名的定律——適者生存。這是出自達爾文著名的《進化論》。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本意是講不能適應競爭進化的物種會遭到無情的淘汰,從理論一出世,它就被引入來解釋各種社會現象。很多人都認為,事物的發展一定是一個進步的過程。
  • 求真實驗室:下壓式散熱器又該如何搭配機箱風扇
    這次我們將用下壓式散熱器取代之前的塔式散熱器,研究不同的CPU散熱方式該如何搭配機箱風扇的數量及位置。(附上一期文章:《求真實驗室:買機箱送的風扇裝哪個位置效果最好?》)測試平臺本次測試依舊採用上次的配置,由於採用下壓式散熱器,我將通過bios調節CPU發熱量保證最大限度體現實驗效果。
  • 達爾文進化論出現悖論!進化還是退化,適者生存
    原標題:達爾文進化論出現悖論!進化還是退化,適者生存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著自己的規律,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生物的進化也必定有著自己所遵循的自然法則。
  • 適者生存,在環境面前我們不堪一擊,不斷地進化才能活下去
    「適者生存,優勝略汰」。在大自然的環境裡從來都是這樣的法則,千千萬萬年。無論多強的生物適應不了環境那就只能走向滅亡的道路。而如今的時代,環境造就了新的社會,環境也有人改變很多了。不管如何在新的環境下,對我們的生存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如同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
  • 專家:達爾文沒明確提出「適者生存」
    旅美知名生物學家苗德歲,昨天在南京的一場講座上糾正說,其實除了在《物種起源》第五版序言中引用過這一句話,達爾文從沒說過這樣的話,甚至他自己都懷疑「適者生存」是否靠譜。他指出,被中國人熟知的「適者生存」這段話,其實出現在《物種起源》第五版中,但其他版本當中都沒有明確提及。而且,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出自翻譯家、教育家嚴復先生在1895年編寫的《天演論》。他是從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一書中,抽出來介紹達爾文演化論的部分內容,並加進去他自己的很多見解和想法。但這並不等於是達爾文提出了「適者生存」。
  • 「適者生存」究竟是誰提出來的?達爾文?NO!
    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是現代生物進化論的核心,這點上過高中的讀者都知道。自然選擇學說源於達爾文1895年發表的《物種起源》一書,其主要內容有四點: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變異、適者生存。在今天,人們普遍認為是達爾文發明了「適者生存」這一術語。但事實上是嗎?NO!
  •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
    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理論對嗎?古嶽丘壑社會達爾文主義,是把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應用到人類社會中,宣揚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社會學說。我認為有對的一面,也有不對的一面。生物進化論的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法則,在大自然的動物界裡確實是存在的。
  • 達爾文vs紅皇后:「適者生存」還是「協同進化」?
    這種情況就導致了羊在環境中的不斷進化,而狼也會因為羊的進化而跟著進化。紅皇后假說所闡述的就是物種之間的這樣一種動態平衡,新物種和老物種,捕獵者和被捕獵者兩者之間的滅絕關係是相同的。就好比羊死了被滅絕了,那麼狼就沒有食物了,它也將會滅絕。
  • 世界不是弱肉強食,也不是適者生存!
    後來有一個人在研究了生物進化之後說出一句話,生物的本質不是弱肉強食,而是適者生存。因為世界的一切都是我們定義的,所以沒有什麼是對的,同樣也沒有錯的,有的只是多少人認為而已,多數則是真理,少數則是錯誤。達爾文一個人說的話微不足道!但是現在卻是普遍認知,中間只隔了一個傳播。
  • 鄱陽築閘,讓白鶴適者生存就行嗎?
    然而前不久,江西省鄱建辦副主任紀偉濤卻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就算草不夠吃了,適者生存,鳥類也會捕魚,或者到農民田裡去吃玉米、番薯。「我們救助的時候給白鶴吃小魚,也都是吃的。」採訪中紀偉濤說,就算出現最差的結果,鳥類還是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結構尋找到生存方法。
  • 「適者生存」是達爾文的本意嗎?
    例如,某著名大學的教授曾和我討論過如下問題:「你們搞進化的說人是由猴子變的,那麼將來等到猴子變成了人,人會變成什麼?」而一位計程車司機師傅的疑惑是:「我一直在想,現在的猴子還真的能變成人嗎?這理兒好像不順啊!」    對「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個童叟皆知、且對中國近代的發展進程有重大影響的思想的曲解是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
  • 下壓散熱 超頻三Q版火鳥散熱器簡評
    下壓式散熱器有不佔空間,為CPU散熱的同時可以為周邊配件散熱等優勢,一直受到玩家的青睞。而如果了一款純銅下壓式散熱器一般都會有不錯的性能。筆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很平價的全銅散熱器——超頻三 Q版火鳥。此款產品採用了全銅下壓式設計,擁有多平臺支持能力,而價格僅有75元,在中關村超頻三眾專賣店有售。
  • 美媒:中國電影適者生存 年輕導演處於商業重壓下
    美國《紐約時報》6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電影,適者生存儘管中國電影的投資不斷增加,票房收入也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但中國不少二三十歲的電影人依然表示,如今在中國拍電影,資金和制度都是難題。「拉到資金非常難,」32歲的導演相國強如是說,「眼下,年輕導演不得不在拍高品質電影和拍賺錢電影二者間找到平衡。電影市場的現狀就是適者生存。」
  •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歷程
    初二生物(八年級生物)知識點:生物的進化   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1.多數學者認為:原始大氣中的無機物到有機物, 再到原始生命,這一過程是在原始地球上進行   2.原始地球條件:高溫、高壓、紫外線以及雷電、原始海洋、無氧氣
  • 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
    侏羅紀時代雖然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但許多小夥伴仍然是恐龍的忠實粉絲,而侏羅紀世界適者生存就是一款以侏羅紀為背景的動作冒險類手遊,這款遊戲的畫面非常的逼真,玩家在遊戲中不僅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恐龍,更是還能控制它們進行對抗,喜歡侏羅紀的小夥伴快來下載暢玩吧。
  •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這個社會很豐富,不是你想的那麼可怕,也不是你幻想的那麼美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有的人在負重前行,有的人在墨守成規,有的人成了社會的精英,有的人被社會淘汰。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改變,不斷適應的過程,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才能隨著時代巨輪滾滾向前。
  • 《方舟:適者生存》上架Steam平臺 免費暢玩!_遊俠網 Ali213.net
    《方舟:適者生存》是從《方舟:生存進化》分裂出來的一個遊戲,但現在它作為一個獨立的遊戲正式發布,已經在Steam平臺上開放下載並且免費暢玩。  《方舟:適者生存》預告:《方舟:適者生存》預告片  開發商稱《方舟:適者生存》是一個「MOSA」遊戲,即多人在線生存向競技遊戲。它支持最多70名玩家同臺競技,使用的是經過修改的《方舟:生存進化》的地圖,遊戲本身就是一場大規模戰鬥,目的非常簡單,就是自己再被幹掉之前儘可能的消滅其他玩家,並活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