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美國仙童半導體(Fairchild Semiconductor) (FCS.O) 2月16日表示,已拒絕中國華潤微電子有限公司 (CHRMI.UL) 和北京清芯華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華創投資)提出的26億美元收購要約,因為擔心美國監管當局會出於國家安全考慮而阻止該交易。
仙童半導體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這家曾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半導體生產企業拒絕了中國華潤微電子和北京清芯華創聯合提出的開價更高的收購要約,而選擇了美國安森美半導體(ON Semiconductor)。
安森美同意以每股20美元現金收購仙童,而上述兩家中資聯合財團提出的收購價遠高於美國競爭對手,為每股21.7美元。
仙童在向美國證交會(SEC)提交的文件中表示,這起併購交易很可能會被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否決。這凸顯出中國企業收購美國敏感資產企業困難重重。
CFIUS近期收緊了對涉及中國買家的跨國技術類交易的審查。上個月,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就是因為CFIUS的反對而決定終止向中資財團出售照明業務。
清華紫光去年提出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Micron)的計劃流產,原因同樣是美光科技擔心這筆交易會被美國政府否決而拒絕了這筆交易。
此外,部分投資者出於同樣理由擔心中國化工集團收購瑞士農業巨頭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這筆涉資440億美元的併購案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跨國併購交易。
中國企業為了推動自身的快速發展而採取的戰略之一就是收購,特別是在半導體領域。技術難度最高的電晶體之一——IGBT(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90%以上都需要進口。而仙童半導體正是IGBT器件的全球五強企業之一。
考慮到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產品的40%都依賴海外進口,Yole Developpement總裁兼執行長Jean Christophe Eloy表示,就中國政府而言,高功率半導體是「十三五」計劃的增長支柱之一。為了擺脫對發達國家的依賴,並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霸主,估計中國會繼續進行投資。
中國企業對海外資產的併購胃口依然較大。今年迄今,規模最為龐大的大型跨國併購交易中,有4/5都出現了中國買家的身影,他們對美國和歐洲資產提出的併購金額總計高達617億美元。
歷經坎坷的仙童半導體
1957年,以羅伯特·諾伊斯(N. Noyce)為首的八位年輕科學家從「電晶體之父」肖克利(W.Shockley)博士創建的公司出走,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了仙童半導體,繼而催生出如今的高科技產業搖籃矽谷。
仙童半導體曾經是全球最大、也最富於創新精神的半導體生產企業,因發明集成電路而聲名大振。仙童為矽谷孕育了成千上萬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被認為是電子業、電腦業界的「西點軍校」。
大名鼎鼎的英特爾公司(Intel)就是仙童孵化的眾多高科技公司之一,其創始人正是仙童的兩位創始人——羅伯特·諾伊斯和戈登·摩爾(Gordon Moore)。仙童半導體創始人之一傑裡·桑德斯(J. Sanders)後來創辦了AMD公司。
而這位戈登·摩爾曾經天才地預言道:集成電路上能被集成的電晶體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並在今後數十年內保持這種勢頭。摩爾所作的這個預言因後來集成電路的發展而得以證明,並在較長時期保持了它的有效性,被人譽為「摩爾定律」,成為新興電子電腦產業的「第一定律」。
仙童半導體在上世紀60年代發展到了黃金時期,年營業額一度接近2億美元。此後,由於部分元老創始人和技術人才相繼離開,仙童走上了下坡路,於1979年被法國公司Schlumberger收購,售價3.5億美元,當時這在矽谷內外造成極大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