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來源出海瞭望,作者哈那。
業內所熱衷談論的「愛奇藝找爸爸」的故事更新了劇情。
繼今年6月有傳言稱騰訊與百度就購買愛奇藝股份而接洽後,近日,據路透社報導,這一收購談判已經暫緩。此外,新爆料出的潛在買家還有阿里和字節跳動。
目前,包括百度、字節跳動在內,多方回應「傳言不實」。而漩渦中的愛奇藝則表示「不予置評」。
屢屢陷入「被收購」傳聞的背後,是愛奇藝「找錢」的焦灼。
今年以來,愛奇藝通過《青春有你2》、《隱秘的角落》等爆款綜藝、劇集持續拉動付費會員的增長。與此同時,這也帶動了平臺營收的提升。根據今年Q3的財報,愛奇藝該季度會員服務收入40億元,總營收達到72億。
不過,對內容的大手筆投入也讓愛奇藝無法走出連續虧損的泥沼。這一季度,愛奇藝的淨虧損為12億元。上季度,其虧損為14億元。
在爆款內容主導用戶付費的情況下,視頻平臺對內容特別是自製內容的投入不會停。而在長視頻領域競爭處於關鍵時刻的當下,愛奇藝們的燒錢之戰也不能停。
但尷尬的是,愛奇藝的帳上錢不多了。最新財報顯示,第三季度末,愛奇藝現金等價物和限制現金為38億元,對比上個季度的53億元,減少了近30%。而這38億元甚至還無法覆蓋愛奇藝一個季度的內容成本(Q3為47億元)。
特別是,相比有騰訊力挺的騰訊視頻、阿里在背後支持的優酷,愛奇藝如今恰恰缺少一個能夠提供資金、資源的大股東——目前擁有愛奇藝56.2%股權的百度,伴隨其在BAT格局中式微,戰略重心重新調整,加之愛奇藝對其業務協同較少,因此其能為愛奇藝提供的資源越來越有限。
所以,愛奇藝是時候另找出路了。一方面其採用控制內容成本、提升會員價格等措施自救,另一方面也在努力進行資本市場的運作以緩解緊張的現金流,這就包括了傳聞中的回歸港股二次上市,以及如今所盛傳的「被收購」。
而如果賣身傳言屬實,無論最終愛奇藝與牌桌上的任何一方結盟,視頻行業都將迎來大變局。
在傳聞中,騰訊很早就出現在了競購愛奇藝的名單裡。
今年6月,路透社報導稱,騰訊正在和持有愛奇藝56.2%股權和92.7%股東投票權的百度接洽,計劃收購股權,以成為愛奇藝的最大股東。隨後,媒體的爆料中又出現了另一個買家的身影——阿里巴巴。
實際上,兩位買家手裡早已有視頻業務。並且,騰訊孵化的騰訊視頻、阿里收購的優酷加上百度旗下的愛奇藝,正是當今長視頻領域割據的三雄。
研究公司BlueCatData稱,截至2019年底,根據市場滲透率情況,三家的排序依次為騰(45%)、愛(43%)、優(27%)。
爭奪行業老二、進而徹底改變行業格局,就成為了如今騰訊和阿里可能出手的原因。
從理想的角度來看,如果拿下愛奇藝,兩個平臺所帶來的超80%滲透率,能讓騰訊視頻遠遠甩開同業,直接成為視頻行業的絕對王者,提前結束這場已經延續十餘年的長視頻之戰。
如果買家是阿里,有了愛奇藝的助力,旗下的視頻業務也能在與「老對手」騰訊的競爭中取得一定優勢。
相較之下,阿里或許是更加焦急的那一個,優酷的掉隊以及在「三巨頭」中所處的劣勢,都讓其可能採取更主動的方式破局。
而無論三強出現怎樣的兩兩組合,這場交易都將有最直接的影響:一個擁有更強大話語權的視頻平臺的誕生,以及隨之而來的強議價能力。這又能夠讓平臺的內容成本降低,甚至是有了走出虧損困境、提前迎來盈利的可能。
直到現在,包括愛優騰在內,大部分視頻平臺都深陷巨額虧損的噩夢中。2019年,愛奇藝全年虧損103億元,包括優酷在內的阿里大文娛虧損158億元,騰訊視頻披露出來的虧損相對較少但也有30億元。
高企的內容成本是各家虧損的主要原因。僅在2019年,愛奇藝的內容成本就高達222億元。雖然沒有具體披露相關數據,但同樣在持續推進爆款內容打造的優酷和騰訊視頻也在劇集、綜藝上有巨大投入。
這是國內視頻行業從版權時代到自製內容時代一直存在的痼疾。上遊優質內容的稀缺、頭部明星資源的有限,下遊吸引用戶特別是付費會員的渴望,都讓視頻平臺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對內容資源的爭奪中。
而背靠BAT財主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也讓視頻平臺將燒錢賽進行得更加徹底。有媒體計算,十餘年間,三家長視頻足足燒掉了超過1000億,而結果也不過是換來了現在三分天下的膠著。
如果能通過收購愛奇藝終結當前的局面,並且換來盈利的希望,對騰訊和阿里來說當然是有吸引力的。此外,納入憑藉《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為代表的懸疑系列「迷霧劇場」打出口碑的愛奇藝,也能為優騰提供更加多元且差異化的內容。
對愛奇藝而言,有個能在資金、版權、流量等方面給予支持的新股東也是條可能的出路。儘管相比二次上市等方向,賣身這個選擇並不算是最優解。
但分析這場交易可能性時,還有幾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首先是價格問題。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百度提出的愛奇藝估值為200億美金。哪怕是對於騰訊、阿里這樣的巨頭來說這也是筆大價錢。根據財報,2019年,騰訊和阿里的淨利潤分別為943.5億元、933.1億元。
以高於一年淨利潤的價錢拿下愛奇藝是否划算需要好好考慮。更何況相比實際情況來說,這個估值還有溢價的成分存在。截至發稿前,愛奇藝市值為167億美元。
其次是可能遇到的壟斷問題。11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內容涵蓋了對於市場支配地位、不公平價格行為、低於成本銷售等行為的認定。
對擁有視頻業務的騰訊、阿里來說,收購愛奇藝是否將涉及壟斷問題也存在討論空間。根據路透社11月27日消息,因價格和對監管的擔憂,騰訊、阿里已暫停洽購愛奇藝股權。
最後是後續運營問題。就算接下來談判能夠重啟,擺在騰訊、阿里面前的還有後續如何運營愛奇藝的問題,是讓其獨立運營還是併入現有的視頻業務中?
若獨立運營,那麼就必須承受雙品牌策略下的一系列雙倍支出,如帶寬成本等;若進行合併,那麼視頻平臺之間高度的業務重合則非常考驗後續的整合能力。
特別是阿里,它至今還在整合5年前收購的優酷。
2015年,阿里以約47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優酷土豆。彼時,優酷還有殘存著屬於視頻行業一哥的輝煌。它是中國第一個上市的視頻平臺,2014年時,優酷月度使用時長位列手機APP使用時長第三位,排在它前面的只有微信和QQ。
而錯誤的戰略決策註定了優酷之後的行業位次改變——當視頻行業已經轉向PGC和付費會員時,優酷依舊強調UGC和廣告收入。這也直接導致了,2015年之後,優酷逐漸被愛、騰超越。
但在這個過程中,被外界稱為「不懂」文娛的阿里對優酷的改造也一定程度上束縛了其發展。多位輪值總裁的不同意志,全面阿里化的制度貫徹,內部反腐的推進,以及骨幹人員的大批流失,都導致了優酷如今在這場三國殺競爭中的尷尬位置。
根據QuestMobile披露的6月在線視頻平臺的月活數據,優酷(2.27億)已遠遠落後於愛(5.08億)、騰(4.83億)。
所以說,如果後續繼續推進收購與整合,如何避免把愛奇藝變成下一個優酷,也將會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
而這個看似美好的三強整合的故事,也將只會是看起來而已,實際落地將會有重重難題。
字節和愛奇藝也可能很早就進行了接觸。據媒體報導,在去年第三季度,張一鳴曾親自出馬與龔宇就入股事宜進行談判。
字節對愛奇藝感興趣的原因不難理解。
擁有抖音這個當下最受年輕人喜歡的娛樂短視頻平臺,字節跳動正以此為翹板展開涉及文娛產業鏈上下遊的布局。
在內容層面,字節通過投資、合作、成立子公司等方式,快速起步。
近年來,字節已先後拿下了《亮劍》、《重案六組第一部》等影視版權。其中最引起行業關注的當屬今年初,字節以6.3億元拿下了《囧媽》線上放映權。
甚至在更上遊的IP環節,字節也在今年接連投資了吾裡文化、秀聞科技、鼎甜文化、塔讀文學等多個平臺。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今日(12月4日)上映的電影《赤狐書生》出品方一欄,抖音文化(廈門)有限公司就位列其中。
這是字節跳動旗下子公司,於今年3月成立,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電影和影視節目製作、發行,演出經紀業務,文化、藝術活動策劃,文藝創作與表演等。可以看出,字節接下來還會繼續深入影視內容製作領域。
在平臺層面,西瓜視頻則承擔著字節跳動向中長視頻進擊的野望。2018年,西瓜視頻宣布,未來一年將投入40億製作移動原生綜藝,標誌其正式進軍長視頻領域。其後,更是以不差錢的姿態從B站挖來敖廠長、巫師財經等UP主,大力扶持內容創作者。
不過當如今再來復盤,背負著巨大期待的西瓜視頻並沒有拿出理想的成績。不僅綜藝內容沒有激起什麼水花,重金挖來的UP主大多也沒有繼續留下。平臺的日活表現更是不及期待,截至去年9月,西瓜視頻日活剛超過5000萬。
根據今年11月流傳出的一份字節跳動專家會文件顯示,中長視頻是字節明年三個 S 級的業務線之一。而西瓜視頻將會為中長視頻投入百億預算,衝刺一億日活。
其中,特別強調的是「明年西瓜會走愛奇藝路線,會有長視頻的大規模投入」。但相比以巨大投入跟進,直接拿下愛奇藝,並通過這張入場券坐上長視頻領域的遊戲牌桌或許是更加快速的方式。
更何況,字節有買買買的底氣。根據近期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字節2020年全年營收將接近2400億元。
據悉,在此前和龔宇的談判中,張一鳴曾承諾除入股的資金外,未來將持續每年給到愛奇藝一定資金和資源。
對愛奇藝來說,這也是筆不錯的買賣。一來,作為字節現有業務的補充,愛奇藝能最大程度保留自身的完整性;二來,字節的資源將向愛奇藝傾斜,雙方還能夠有更契合的業務協同,例如短、中、長內容的打通,以及製作、宣傳層面的合作等等。
據媒體報導,在去年的接觸中,字節內部和龔宇曾對合作充滿期待,但這場關於投資的談判卻最終卡在了李彥宏那裡。
一種聲音認為,字節和百度在廣告、搜索市場的直接競爭,以及因此引發的頻繁摩擦,讓百度不願意促成這場合作。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合作後續或許還有繼續的可能。商業世界的敵友從來不是絕對的。愛奇藝的燒錢還在繼續,亟待重振的百度或許也會在資金壓力下有所鬆動。
一定程度上,現在並不是愛奇藝談判的好時機。
根據今年Q3交出的成績單,愛奇藝訂閱會員數為1.048億,連續三季度下滑,並被騰訊視頻(1.2億)反超。
優勢喪失之外,如今的愛奇藝還要直面第二梯隊選手的衝擊。
今年,芒果推出了爆款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在全網有巨大聲量,並且低價採購湖南衛視內容以實現盈利的優勢更是讓其受到資本市場熱捧。
今年以來,芒果TV背後的芒果超媒市值一路上漲,一度超過1300億元,雖然目前回落至1198億元,但依舊高於愛奇藝(約1093億元)。此外,B站市值也在今年超過了200億美元。
這種情況下,愛奇藝並非是那個最佳的標的。比如就在今天(12月4日),芒果超媒發布公告稱,確定阿里創投出資62.02億元入股芒果超媒。
不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只要長視頻虧損問題沒有解決,愛奇藝找錢的動作就不會停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