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入侵房屋中介網站,竊取他人信息進行倒賣,7人被依法刑拘

2021-01-18 青海視界

導讀: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大家的個人信息被侵犯的行為經常發生,比如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現象都是普遍存在的,這些現象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危害,因此大家不應該輕易他人言語,隨意進行轉帳或告知個人信息等。

據北晚新視覺網報導,近期有一群黑客團夥利用網際網路等非法手段來侵犯他人信息,並盜取了某房屋中介的網站後臺數據,然後再將這些數據轉賣給他人來獲取利益,目前已經有七名犯罪嫌疑人因侵犯個人信息罪被警方拘留。

黑客入侵房屋中介網站,竊取信息倒賣

今年9月,警方接到了某房屋中介網站的報案,有一些非法分子通過網絡技術等非法的手段,很快就盜取了網站的房源數據以及經紀人的個人信息,目前發現已經有大部分人的都被盜取了,要是這些隱私被那些人用來做一些違法犯罪的事,那大家的生活將會受到威脅,這嚴重地影響到大家的人身財產安全。當警方接到此案件後,立即展開了調查工作。

經過調查,發現以餘某為代表在廈門某網絡公司,以技術的手段盜取了某房屋中介網站的後臺數據,到手之後又把這些數據再轉賣出去。不僅如此,餘某還在網絡上開通了會員充值等渠道,吸引大家的眼球,促使大家都去參與這些活動,待大家成功上鉤後,再藉此來倒賣他人的隱私,進而獲取相關利益來達到他們的目的。經過警察多方查證,最終將這七位犯罪嫌疑人緝捕歸案。

警方在嚴厲的追查下,通過各種方式收集了他們確鑿的犯罪證據,使犯罪分子無話反駁只能屈服,接著他們就說出了自己盜取信息拿去倒賣的真相,現在那些犯罪嫌疑人已經因侵犯他人隱私和信息等違法行為,被警方拘留,目前該案件還在審理中。

倒賣他人信息,正式宣判

現在這種在網上盜取他人隱私來倒賣的事件也經常遇到,2016年柳州一位袁某以假日群聊的方式,通過網友購買了約16萬條電話信息,之後再倒賣給他人,並從中獲利數萬元。2017年4月袁某與胡某合作,多次向對方購買他人隱私信息進行倒賣,後來胡某還通過黑客技術侵入袁某所提供的網站,將盜取的信息賣給袁某,到2017年6月,兩人被抓捕歸案。

胡某表示,自己之前是在某外派公司做信息網絡維護的工作,後面辭職和朋友開了一家信息科技公司,這次是他第一次作案,沒想到就被抓了。經審查,兩人是以盈利為目的,通過非法手段購買他人信息來達到自己的利益,此做法已經觸犯了我國刑法的規定,構成了侵犯公民的個人信息罪,依照法律判了兩人有期徒刑和相關罰款。

在如今的大數據時代,利用不正當的方式侵犯他人隱私信息屬於違法犯罪,並且刑法對侵犯個人信息罪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建議大家遵守法律底線,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做傷害自己和他人等違法犯罪的事。

文案丨耕野

編輯丨藍逸飛

(部分參考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北京奇案:7名「黑客」入侵房產中介公司電腦,竊取大量個人隱私
    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剛買完房,就接到了裝修公司打來的電話,車險還沒到期,就接到了保險公司的轟炸,當個人信息的數據越來越重要,又是誰在洩露我們的個人信息呢?近日,北京朝陽警方就打掉了一個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團夥。
  • Facebook確認:黑客未利用用戶登錄信息入侵其他網站
    PingWest品玩10月3日訊,引述新浪科技的消息,Facebook周二表示,調查人員已確定,在上周披露的大規模網絡攻擊中,黑客沒有利用Facebook登錄信息去入侵其他網站。Facebook安全事務副總裁蓋伊·羅森(Guy Rosen)在聲明中說:「在已確定的攻擊發生時,我們分析了第三方服務的訪問情況。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攻擊者使用Facebook登錄信息訪問任何應用。」
  • 又是圓通,40萬個人信息遭洩露!你的姓名和電話能賣多少錢?「信息...
    就在幾天前,圓通速遞被曝有5名「內鬼」有償租借員工帳號,導致超過40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近年來,快遞等掌握個人信息的行業洩露客戶信息的情況屢屢發生,背後有一條黑色「產業鏈」。一些市民建議,加強源頭治理,對企業採集個人信息進行規範,加大對這些掌握個人信息企業的監管力度,一旦發現存在違法行為應依法嚴懲。員工倒賣信息,圓通可以免責嗎?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4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通報了該院審理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情況及典型案例。根據三中院的統計,該院自2013年7月建院至今,轄區法院共受理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公訴案件75件,涉案人員104人,涉案單位2個,其中上訴案件16件。
  • 個人信息是被誰「偷走」的?酒店快遞外賣成信息洩露重災區_新華...
    4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通報了該院審理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情況及典型案例。根據三中院的統計,該院自2013年7月建院至今,轄區法院共受理涉及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公訴案件75件,涉案人員104人,涉案單位2個,其中上訴案件16件。
  •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黑客能通過腦電波「竊取」耳機用戶密碼 2017-07-03 08:2日電 (記者房琳琳)物理學家組織網日前報導了一項最新研究,提醒頭戴式腦電波監測耳機(EEG)用戶,黑客可以通過檢測其腦電波來猜測密碼。
  • 英國易捷航空遭黑客入侵,約900萬客戶個人信息被竊取
    英國廉價航空公司易捷航空EasyJet的一份聲明稱,在一次重大數據洩露事件中,約900萬客戶個人信息被竊取,其中包括2200名客戶的信用卡詳細信息也被獲取,但護照記錄暫未發現洩露。易捷航空沒有透露安全事件是何時發生的,也沒有說明黑客是如何進入其系統的。
  • 海口一寵物店主出售高冠變色龍 倒賣野生動物被刑拘
    海口一寵物店出售高冠變色龍  倒賣野生動物寵物店老闆被刑拘  南國都市報3月18日訊(記者王燕珍 通訊員吳海青 翁菖海文/圖)一男子為牟利竟利用寵物店幹起倒賣野生動物勾當,非法收購、出售瀕危野生動物高冠變色龍。日前,海口市森林公安局偵破該案,涉案嫌疑人宋某玉被依法刑拘。
  • 專家警告:馬斯克腦機接口或被黑客入侵,竊取人類思想和記憶
    目前只有10天時間了,提前了整整一個多月發出預報,這次的消息該有多重要可想而知,雖然我們還不知道腦機接口即將發布的是什麼消息,但馬斯克此前公布的信息已經吊足了人們的胃口。腦機接口已經在老鼠和猴子身上進行了試驗,並且通過自動機器人植入了它們的大腦,通過外接計算機實現了一些功能。
  • 黑客是如何入侵的
    隨著黑客活動的日益猖獗,信息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地被各級政府和網絡管理部門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黑客攻擊網絡的手段十分豐富,令人防不勝防。分析和研究黑客活動的手段和採用的技術,對我們加強網絡安全建設、防止網絡犯罪有很好的借鑑作用。本人了解研究了黑客攻擊網絡的一般過程以及常用的網絡攻擊工具。我們要防止黑客入侵,須知己知彼才行。
  • 懷疑大陸黑客竊取臺灣半導體機密,理由:工作時間996
    CyCraft的研究人員查德·達菲(Chad Duffy)指出,在2018年及2019年於新竹科學園區,發現幾起針對半導體業者的網絡攻擊事件,而且懷疑相關攻擊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黑客集團,不管是初期發現的攻擊或是隨後接獲的響應,都顯示它們採用了類似的策略、技術,以及客制化的惡意軟體,因此判斷至少有7家半導體業者曾被同一黑客集團鎖定,且目的都是為了竊取機密信息。
  • 公安部: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專項行動...
    截至目前,全國共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和黑客攻擊破壞案件18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800餘名,查獲各類公民個人信息500餘億條。據了解,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犯罪不斷向網際網路延伸,網絡犯罪與傳統犯罪日益交織,公民個人信息被洩露、竊取的案件高發。當前,此類案件主要呈現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黑客入侵網站非法竊取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增多。
  • 遊戲竊取者變種病毒可盜取用戶網遊信息
    本周有病毒值得注意,它是:「線上遊戲竊取者變種LUF(Trojan.PSW.Win32.GameOL.luf)」病毒。該病毒會竊取用戶網遊帳號、密碼等信息,使玩家蒙受損失。
  • 高度專業的黑客入侵 美國網站:網絡攻擊針對美國核武庫
    該網站報導稱,能源部官員計劃當地時間18日將黑客入侵網絡攻擊事件通知眾議院和參議院相關委員會,美國能源部的聲明稱,網絡攻擊未影響到美國國家核安全管理局(NNSA)。 另一方面,彭博社報導稱,網絡攻擊影響了至少三個美國州以及政府機構。
  • 竊取了卡普空機密文件的黑客組織,夠開一場「遊戲發布會」了
    隨後,卡普空關掉了部分伺服器來保障其餘部分正常運轉,並對外表示這不會影響到網站的訪問。很快,他們就意識到這是一次有預謀的黑客入侵。入侵者封鎖了他們大約1TB的資料和郵件,並索要1100萬美元的贖金來換回這1TB的資料,卡普空沒有對此作出回應。一場失控的資料洩露就這樣開始了。
  • 手機定位信息層層倒賣 10元漲到兩三千
    「我這個人比較懶惰,買賣公民信息來錢快,所以我就幹起了這行。」在肥城市公安局看守所,於某某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主要通過網際網路招攬客戶收單,然後將查詢需求報給上線,上線將結果拍照通過網際網路發給我,我再轉發給客戶,客戶將錢給我後,我再和上線進行結算。」辦案民警介紹,於某某買賣公民個人信息多達幾百萬條,獲利四五十萬元。
  • 全球最牛9大黑客:他入侵日本網站,插入中國國旗,被拉入黑名單
    相信大家對「黑客」一詞並不陌生,但對普通人而言,黑客這一職業卻是遙不可及。起初,黑客是指那些精通電腦技術的人,但後來卻被大家逐漸視為電腦入侵者。隨著網際網路逐漸融入大家的生活,在很多人的主觀印象中,黑客專門盜取資料,破環網絡安全,甚至用「恐怖分子」來形容他們也不為過。
  • 梅花網|MICE一周熱點觀察:上海7房產中介造樓市謠言被刑拘
    ,廣州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向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下發了《關於規範校園網絡借貸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 二、房地產行業 (MICE高級研究員陳佳虹點評) 圖片來自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上海7房產中介造樓市謠言被刑拘|
  • 美國氣象局四家網站遭黑客攻擊 目前已恢復服務
    中新網11月13日電據美國媒體12日報導,美國國家氣象局運營商12日表示,其四家網站近幾周遭到了黑客攻擊,這也是最新一處遭到網絡攻擊的聯邦機構。  據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發言人斯馬倫當天通報了該消息。
  • 男子利用「黑客」技術盜版文學網站 被抓時腳下還有一箱現金
    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中,北京通州警方通過細緻偵查,成功破獲一起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查獲涉案計算機、手機等設備26部,關停相關網站8個。4月11日,北京通州警方接到某公司報案,稱其運營的網絡文學網站多個會員帳戶被盜用,且網站部分獨家授權的付費小說被他人利用技術手段非法複製,發布在其他網站上供人免費閱讀,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