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1月17日電(記者 嚴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7日證實,在科索沃地區找到的北約貧鈾彈殘片中的確含有鈾-236,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貧鈾彈中含有劇毒元素鈽的懷疑。
聯合國環境署當天在日內瓦發表的一份新聞公報說,根據實驗室初步分析結果,北約貧鈾彈中含有微量鈾-236,這說明貧鈾彈中的貧鈾是「處理過的鈾」。環境署已經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對這一分析結果進行評估。
環境署的一個專家小組在科索沃受到貧鈾彈襲擊的地區採集了數百份樣品,並委託歐洲地區的5個實驗室分析其放射性和化學毒性,以便評估貧鈾彈對環境的影響。該小組的正式報告將在不久後公布。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16日指出,鈾-236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只能來自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由於核反應過程中同時會生成鈽,而且很難把它從核廢料中分離出來,因此核廢料中不可避免會含有微量的鈽。科學家們表示:「這對誰都不是秘密」。
科學家們表示,貧鈾彈擊中裝甲後,彈頭中含有的部分鈾和鈽會汽化形成微粒散入空中,隨著呼吸進入人體肺部。鈽的放射性比鈾要強20萬倍,化學毒性比鈾強100萬倍,即使是以毫克計算的微量鈽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導致肺癌和骨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