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署證實貧鈾彈中含有鈾—236

2021-01-10 光明網

新華社日內瓦1月17日電(記者 嚴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7日證實,在科索沃地區找到的北約貧鈾彈殘片中的確含有鈾-236,這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貧鈾彈中含有劇毒元素鈽的懷疑。

聯合國環境署當天在日內瓦發表的一份新聞公報說,根據實驗室初步分析結果,北約貧鈾彈中含有微量鈾-236,這說明貧鈾彈中的貧鈾是「處理過的鈾」。環境署已經要求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對這一分析結果進行評估。

環境署的一個專家小組在科索沃受到貧鈾彈襲擊的地區採集了數百份樣品,並委託歐洲地區的5個實驗室分析其放射性和化學毒性,以便評估貧鈾彈對環境的影響。該小組的正式報告將在不久後公布。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16日指出,鈾-236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只能來自核反應堆產生的核廢料。由於核反應過程中同時會生成鈽,而且很難把它從核廢料中分離出來,因此核廢料中不可避免會含有微量的鈽。科學家們表示:「這對誰都不是秘密」。

科學家們表示,貧鈾彈擊中裝甲後,彈頭中含有的部分鈾和鈽會汽化形成微粒散入空中,隨著呼吸進入人體肺部。鈽的放射性比鈾要強20萬倍,化學毒性比鈾強100萬倍,即使是以毫克計算的微量鈽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導致肺癌和骨癌等。

相關焦點

  • 聯合國宣布在北約貧鈾彈投放地點發現放射性物質
    中新網北京1月6日消息: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迪雅裡克5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已經發現,他們抽樣檢測的南聯盟科索沃1999年遭受北約貧鈾彈襲擊的11處地點中,有8處存在放射性物質。  迪雅裡克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在處理廢棄的貧鈾彈或在貧鈾彈爆炸地點時應該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 黎巴嫩南部遭以軍轟炸土壤樣本中測出放射性鈾
    新華網貝魯特12月8日電(記者王昕 潘立文)黎巴嫩媒體7日援引專家的話說,在黎以戰爭期間曾遭到以軍猛烈轟炸的黎南部地區的土壤樣本中存在放射性鈾。  據黎巴嫩最大的英文報紙《每日星報》報導,歐洲輻射危險委員會的科學秘書克裡斯·巴斯比近日在接受《環境與發展》雜誌採訪時稱,仔細和精確的分析表明,黎巴嫩南部希亞姆地區一個彈坑的土壤樣本中存在貧鈾。
  • 新生兒畸形、癌症發病率攀升……美軍貧鈾彈留給伊拉克無窮遺患
    貧鈾彈:危害巨大 影響長期持續那麼到底什麼是貧鈾彈,它又會帶來哪些嚴重危害呢?貧鈾不是天然存在的,是從金屬鈾中提煉出核材料鈾-235以後得到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是放射性較弱的鈾-238,因此被稱為貧化鈾或貧鈾。貧鈾彈是指以含有鈾-238的硬質合金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炸彈、炮彈或子彈。
  • 貧鈾彈的危害--背景資料
    「貧鈾彈」是指以貧鈾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炸彈、炮彈或槍彈。  貧鈾是從金屬鈾中提煉出鈾235以後的副產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鈾238,故稱「貧化鈾」,簡稱「貧鈾」。它的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8.7克,是鋼密度的2.5倍。
  • 貧鈾彈是美軍獨門高技術嗎?中國早就有了,我們只是不稀罕使用
    貧鈾彈指以含有貧鈾硬質合金的高密度、高韌性彈芯炮彈,利用貧鈾合金高硬度特點,依靠炮彈動能來穿透目標。其穿透能力極強,因此多被用來毀傷以坦克為主的敵方裝甲目標。自上世紀末的海灣戰爭和屢次伊拉克戰爭及阿富汗戰爭以來,貧鈾彈這個詞便屢見報端,一時間貧鈾彈似乎成為了高大上的代名詞。
  • 威脅不遜於核武器,美軍下令處理三千萬發貧鈾彈,對士兵危害極大
    圖為美軍展示貧鈾彈近日,據媒體報導,美軍開始下令處理遺留在伊拉克等地的3000萬發貧鈾彈,請求環境專家制定處理方案,據稱貧鈾彈的威脅不遜於核武器,雖然它不能發生核爆炸,但是卻擁有輻射殘留,一旦投入實戰使用,將會對士兵造成極大的危害
  • 貧鈾彈致癌症、中風與出生缺陷發病率飛漲,伊拉克將起訴美國
    貧鈾彈當地時間12月15日,伊拉克政府稱其將在近期向歐洲法院起訴美國,控訴美國在伊拉克戰爭時期在該國領土上使用貧鈾彈,犯下了對平民健康與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的惡劣罪行。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5日報導,伊拉克議會的顧問哈提夫·裡卡比近日向媒體表示,伊拉克政府將就美國涉嫌使用貧鈾彈藥破壞環境等罪行向瑞典和德國的法院提起訴訟。在接受伊拉克阿爾瑪洛瑪通訊社採訪時,裡卡比提到:「伊拉克全國每個月都會新增數百例癌症病例,這個數字無疑是美軍造成的嚴重損失。」
  • 背景分析:揭穿「美軍貧鈾彈無害論」的謊言
    其實,貧鈾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美國海灣戰爭老兵中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一些受貧鈾汙染的老兵都被診斷出腎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多尿症、血管球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貧鈾彈在戰爭中的使用情況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貧鈾武器裝備部隊之後,由於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地面戰爭,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貧鈾彈才名聲大振,為世人所了解。
  • 伊拉克戰爭熱點關注:貧鈾彈與海灣綜合症
    美軍中央司令部發言人28日在戰情通報會上承認,美軍近日在伊拉克戰爭中使用了貧鈾彈。這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擔心,伊拉克戰爭後是否又會有許多人患上「海灣綜合症」。那麼,什麼是貧鈾彈?什麼是海灣綜合症?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專家這樣解釋:天然鈾被提取出供核武器裝料或核反應堆核燃料用的鈾-235之後剩餘的核廢料,被稱為貧化鈾,簡稱貧鈾。
  • Global Pact Coalition獲聯合國環境署認證|綠會國際部全球環境...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2019年5月,聯大通過決議成立《世界環境公約》磋商工作組。2019年,中法兩國《關於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第十二條顯示,「兩國將繼續努力,共同支持『邁向《世界環境公約》』特設工作組根據聯大決議授權開展工作,保持密切溝通,以改善國際環境法及其執行。」世界環境公約的動態是全球環境治理的一個前沿議題。
  • 背景分析:揭穿美國防部「貧鈾彈無害論」謊言
    其實,貧鈾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在美國海灣戰爭老兵中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一些受貧鈾汙染的老兵都被診斷出腎方面的疾病。主要表現為多尿症、血管球性腎炎、腎功能衰竭等。  貧鈾彈在戰爭中的使用情況及其所造成的危害  貧鈾武器裝備部隊之後,由於沒有發生大規模的地面戰爭,這種威力極大的武器一直沒有「用武之地」。直到1991年的海灣戰爭,貧鈾彈才名聲大振,為世人所了解。
  • 新生兒畸形,患癌率飆升:美國丟在伊拉克的貧鈾彈終於害人害己!
    伊拉克的費盧傑地區擁有世界上最高的出生率缺陷,癌症的發病率也明顯高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過了了在二戰中被美國原子彈轟炸過的廣島和長崎,而這些都和美國在伊拉克戰場上留下的貧鈾彈有著莫大的關係。
  • 高度致殘的貧鈾彈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國家使用?
    因此,美國在1943年的曼哈頓計劃報告中提到了使用貧鈾彈及鈾238廢料製成彈藥,可以有非常大的殺傷效果,並且由於鈾元素具有放射性,還可以沾染敵方領土,削弱地方的戰鬥力。因此貧鈾彈就此誕生了而為什麼選擇貧鈾呢?
  • 貧鈾彈究竟是啥,為何讓美軍愛不釋手?專家:危害嚴重,儘早禁止
    要想在一場戰爭中獲勝,離不開先進的武器,在海灣戰爭中,有一種武器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這種武器就是貧鈾彈,是一種以鈾238的硬質合金為主要原料研製出來的槍彈和炮彈,它的原理和普通的穿甲彈一樣,但受材料的影響,穿透性極強,主要用來摧毀坦克等裝甲目標。海灣戰爭中,貧鈾彈為何讓美軍愛不釋手?
  • 明明自然界中鈾-238最豐富,為什麼還要用稀有的鈾-235做核燃料?
    從理論上來看所有的放射性元素都可以拿來作核裂變燃料,但因為各种放射性元素的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取得的難易程度,以及加工成本的高低,使得我們可以選擇的餘地非常小!原子彈中常用的核材料是鈾和鈽,但在核能利用的核電站中,用的卻都是鈾,為什麼選鈾呢?
  • 貧鈾彈危害遠超原子彈,基因突變,看完就知道我軍為何不用
    而貧鈾彈則是穿甲彈中威力最強的一種。與其他穿甲彈不同,貧鈾彈由於成分問題,必須在製造時與其他金屬融合為貧鈾合金才能夠投入使用。這樣的彈頭在擊中裝甲板時,會引起自燃,而且貧鈾自帶自銳功能,這是什麼意思呢?就像裁紙刀一樣,比起普通穿甲彈更容易對裝甲板造成損傷。能夠輕易擊穿裝甲板不說,產生的高溫還會對目標內部造成二次傷害,而且貧鈾彈的成本非常低,比起普通穿甲彈更低。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氣溫2100年恐升高3℃
    【環球時報記者 汪品植】據英國《獨立報》9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9日發布報告稱,儘管新冠疫情使得今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7%,但這種減排並不具持久性,如當前趨勢無法扭轉,預計到2100年,全球溫度仍將上升3.2℃左右。
  • 最高法:10起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7月30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5年來百餘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的總體情況。紅星新聞從發布會上獲悉,最高法先後發布15批共135件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最高法從歷年發布的環境資源典型案件中選取了10起案例,已經翻譯成英文,納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資料庫。
  • 貧鈾彈太「髒」,良心發現的美國軍隊想用鎢合金彈取代?
    和中國、德國等主要採用鎢合金穿甲彈的國家不同,美國擁有大量的核武器,貧鈾材料DU(鍍)作為生產核反應堆燃料的副產品,它比鉛的密度高出60%, 不僅比鎢等類似金屬更緻密,而且價格更便宜,更容易獲得,美軍一直使用這種飽受非議的材料來製造穿甲彈和護甲,並將其用到美國所參與的世界各地的戰爭中。